鄭媛帶著滿肚子的疑惑,回家立馬就給馮建文寫了一封信,詳細描述了下剛剛發生的事情,也不等小何了,下午的時候就帶著信去了縣裡郵局。
鄭媛騎洋車子去的,洋車子騎起來雖然有點顛簸,但也比用兩條腿走著強。本來李金枝要是知道是不會讓鄭媛前三個月就騎洋車子的,這萬一要是摔了,出了事就不好了。可李金枝這不是被馮建文傷了心了麼,她懶得管鄭媛。沒人攔著,於是鄭媛吃完飯就順利騎著洋車子去了縣裡。
這時候的金水縣非常小,政府百貨大樓國營飯店郵局等等全都在一個地方,郵局雖然和百貨大樓不在同一條街上,但出了百貨大樓順著那條街第一個路口一拐,就是金水縣郵局。
郵局門口放著個綠色的郵筒,鄭媛寫給馮建文的信已經裝好了信封,貼好了郵票,直接投進郵筒裡就行。所以她進門之前,就把信先投了,隻帶著彙款取款通知單進了郵局。
這個時候的聯係方式很少,大部分人隻能寫信,電報也有,但是發電報很貴,按照字數收費,沒有急事誰也不會發電報,BB機八十年代才出現,電話大部分人隻聽說過沒見過,更彆說手機了。所以這個年代的郵局還是很熱鬨的,鄭媛一進門,就看到不少人在寫信寄信買郵票什麼的。
鄭媛找了個人打聽:“同誌,請問從哪裡取彙款?”
那位男同誌雖然穿得板板整整的,一聲中山裝,卻不是這地方的工作人員,擺了擺手,表示不知道。這時旁邊一位穿著黑藍色工裝的熱心男青年在鄭媛斜後方說:“您要取彙款是嗎,在那邊取。”
他指了個方向,鄭媛往那邊看了眼,前麵有兩三個人正排隊呢,她客氣得對男青年表示感謝:“這位同誌,謝謝你。”
男同誌擺擺手,笑著說:“為人民服務。”
這邊的工作人員負責取彙款和彙款,業務比較複雜,又涉及金錢,所以業務進行的慢,鄭媛等了十幾分鐘,才等到她。
她拿出彙款單,交給工作人員,讓工作人員把所有的錢都取出來。
馮建文總共寄來了七十塊錢,沒有零錢,所以工作人員點了七張大團結她:“您點一點,正好。”
鄭媛接過來,撚開幾張紙票打眼一掃,正好七張,笑說:“正好。”她把錢收起來,忽然問:“同誌,我聽說郵局能訂雜誌報紙啥的,不知道怎麼訂?”
那位工作人員看她一眼:“你要訂雜誌?你是什麼單位的?是單位訂還是個人?”
鄭媛:“是我個人要訂。”
工作人員給她指了指旁邊的一張桌子:“你去那兒訂。”
鄭媛站起來:“好嘞,謝謝您啊同誌。”
工作人員給鄭媛指的那張桌子前也有人在辦事,鄭媛就站在附近一等,這張桌子旁邊擺放著許多雜誌和報紙,鄭媛隨手拿起來一本雜誌,翻了翻。
忽然,她聽到有人感慨了句:“現在這本雜誌還辦著呐?”
鄭媛回頭,說話的是一個戴著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的男人,約有三十來歲,中山裝胸口的兜裡彆著一根鋼筆,看起來就是一個文化人。
鄭媛合上雜誌,看了看雜誌名字,納悶:“為什麼這麼說啊?”
男人無奈得搖搖頭:“沒有稿費,文人要吃飯呐,都乾活去了,寫稿子的時間就少了。沒有稿子,這雜誌還怎麼辦?”
鄭媛一呆:“沒有稿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