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沒有稿費,稿費前些年取消了。”
男人說到這裡就不繼續說了,正好排隊輪到了他,他繞過鄭媛去辦自己的事了。鄭媛仍舊愣愣的,前些年,那應該就是文革開始的時候,鄭媛上輩子不是個文人沒投過稿子,所以不清楚中間還出過這麼一件事。鄭媛舔了舔嘴唇,她竟然還一直在等自己那兩篇稿子的稿費,看來是等不到了,寫稿來賺稿費貼補家用的計劃應該也行不通了。
說不遺憾那是不可能的,她興衝衝的寫了將近二十篇稿子,浪費了那麼多的熱情和時間,可到最後卻一點回報都沒有,她的心臟像是懸在半空中,落不到實處,整個人空落落的。
可她又能怎麼辦呢,國家政策如此,往高興的地方想,文人們的寒冬期很快就要過去了,再過上兩三年,稿費製度肯定得重新施行。就是可惜了自己新寫出來的那些科普說明文了。
鄭媛放下雜誌,也不想訂雜誌了,轉身朝外走去,一邊想,沒有稿費,那她的那十幾篇稿子該怎麼辦呢,放在家裡落灰嗎?好不容易寫出來的呢。
算了,既然都寫了,那就都投了,沒有稿費就沒有稿費,就當做善事了,算是對《科學普及》這本雜誌的鼎力支持,省的這本雜誌也因為缺稿最後導致停刊。讓老百姓了解科學相信科學可是一件非常重要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這本雜誌多辦一天,就能多為群眾解決一些生活中的疑惑,忽悠幾個聰明的孩子對科學產生興趣。
鄭媛想,這樣也挺好的。
出了郵局,外麵陽光燦爛春光明媚,就連空氣的味道都不像二十一世紀那樣帶著塵土和汽油尾氣的味道。
想開了,就覺得這個時代還是挺好的。
既然來了一趟縣城,那就不能空著手回去。鄭媛出了郵局,路過百貨大樓的時候一停,轉身就進去了。她家裡本來什麼都不缺,所以也不知道要買點什麼,就是先進來轉轉,說不定看到什麼就忽然想買了。
抱著這個目的,鄭媛的腳步停在了賣毛線的那組櫃台前。
之前送給馮建文的那件羊毛衫,是鄭媛從空間裡隨便找的,東西是好東西,穿著也暖和,可那東西不能代表她的心意,太敷衍太隨意了。鄭媛摸摸脖子裡掛著的那枚平安扣,覺得自己應該給馮建文補上一件她親手織的毛衣。
雖然已經入了春,天氣越來越暖,等她織好馮建文也穿不上了,可毛衣又不會過時,今年不能穿那就明年,鄭媛想得開。
這個節氣買毛線的人不多,鄭媛在櫃台前站了一會兒,才有售貨員過來服務,問鄭媛要什麼。鄭媛目光落在那一排排的毛線上,問:“都是純羊毛的嗎?”
售貨員說:“是。”
鄭媛手一指:“那個、那個……”鄭媛指的藍色的、灰色的、白色的、墨綠色的……都是冷色調,她都很喜歡。
雖然現在買毛線的變少了,可毛線的價格一點都沒變,還是那麼貴。售貨員被鄭媛豪爽的姿態驚了下,疑惑:“毛線很貴的,同誌你要是買不起就不要亂選。”
這話說的可真不客氣,要是二十一世紀售貨員這態度,鄭媛非得給她點顏色看看,現在,她懶得理她,說:“我買得起。”
鄭媛剛剛領了馮建文的工資,不僅有錢,還有票呢。
鄭媛是這麼想的,既然要買,那就買齊了,給馮建文織一件,給自己織一件,給她爸媽各織一件,再給公公婆婆各織一件。她會很多種毛衣的織法,平針和反針是最簡單的,她還會織銅錢紋、元寶紋、菠蘿花、玉米花等等花樣。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大部分人穿得毛衣都是自家人自己織的,鄭媛的水平就是那個時候練出來的。
一件毛衣需要一斤多毛線,六個人的毛衣差不多需要十斤毛線,買完,鄭媛才發現自己買多了。
東西不好拿,這一大包拿回去讓人看到了不知道會怎麼說她敗家,鄭媛便找了個沒人的地方進空間,把大部分毛線放在空間裡,又從空間裡拿了點糕點糖塊出來。回家前,她準備先回一趟娘家,給娘家送點糕點,讓家裡的孩子們解解饞。,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