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不是那種人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悠悠煙水,碧波浩渺。
水鳥咕咕, 似遠還近。
王徽之與王獻之穿著裘衣,坐在船上。他們的身旁,擺著兩尊食案。食案上有酒, 還有一些柿子, 以及幾盤蟹螯。蟹螯已經處理好了,用八和齏醃了兩個時辰。
這八和齏, 是由八種食料配成的。八樣東西分彆是蔥、薑、橘皮、白梅、以及熟栗子肉、還有粳米飯、鹽與醋。乃是從漢時流傳至今的調味品。用來醃肉,極好!
另一旁擺著釉陶炙爐, 爐中燒著炭。阿良將四方食鼎架在釉陶炙爐上,四方食鼎裡裝了一鍋水。
阿陌幫忙將豆豉,以及切好的新鮮大蔥段放入鍋中。
早上吃了熱湯餅才出門,王獻之與王徽之並不餓。兩人不急著吃東西, 山間的迷霧尚未散去,也沒什麼景色可賞。王徽之便拿出一份帛書, 開口言道:“七郎,我教你讀書。”
王獻之點頭。他的皮膚白嫩如雪,眼眸烏黑明亮,清澈似水。
王徽之看了喜愛, 於是語調輕快的朗誦帛書上的內容:“隹十又四月,則贏絀不得其當。”
王獻之理解不來,他湊近一看,發現自己根本看不懂帛書上的文字!
“這是什麼文字?”王獻之伸手指著帛書上的文字詢問王徽之。
王徽之告訴王獻之:“這是千年前的楚國文字。是古文, 不易看懂。”
千年前的楚國,那就是春秋戰國時期!
王獻之驚訝,開口問道:“這是古書?”
王徽之搖頭:“自然不是。我手上這份是阿耶抄寫的。阿耶曾任過秘書郎,他任官期間閱覽了許多皇家收藏的書物。阿耶將那些帛書與竹書,都抄寫了下來。”
王獻之奇怪:“為何抄寫的是楚文字?”
難道王羲之也看不懂楚文字?
王獻之搖頭。王徽之既然能看懂楚文字,那王羲之肯定也能看懂楚文字。為什麼王羲之不直接將楚文字翻譯成隸書或者行書,這樣傳給後人,豈不是更方便嗎?
王徽之摸著下巴,思索了一下,出聲告訴王獻之:“七郎,經你這麼一問。我忽而有了一個猜測。阿耶此舉或許是想將真品換出來!”
說到此,王徽之低聲說道:“阿耶善書寫,若是他有心弄份贗品,定然能以假亂真。待歸家後,我問問阿耶是不是調換了真品。”
王獻之眯起眼睛,若有所思。若是王羲之果真這麼做,那他的膽子還挺大的!
王獻之又問道:“你能看得懂楚文字?”
王徽之點頭,笑著回答道:“這有何難!這幾年我閒在家中,將阿耶的藏書都翻了個遍。千年前的文字,我學會了五種。”
王獻之詫異了,目光讚賞的看了眼王徽之。
晨曦籠罩大地,江上的白霧漸漸消散。
王徽之指著天邊的朝雲,對王獻之說道:“七郎!日出了!”
王獻之抬頭望去,晨曦明媚,天邊的雲朵斑斕燦爛。
“啊——”
遠處的青山,傳來長嘯聲。
受驚的鳥,成群的飛離山林。
王徽之挑眉,站起來,衝那座青山長嘯一聲:“噫——”
王獻之靜靜地看著。
時代不同,人們的生活方式也不同,其思想自然也不一樣。這個時期的人,崇尚自由,隨心所欲。女子可以出門看美男,沒有人會逼她們纏足。男子可以美妝打扮,沒有人會指責他們‘不男不女’,‘娘炮’。無論是女子喜歡女子,亦或是男子喜歡男子,隻要大大方方的承認,都會被人尊敬。沒有人會開口謾罵他們‘變態’,說他們惡心。
一道清脆的笛聲從不遠處傳來,於青山綠水間,空靈悅耳。
王徽之長嘯了一會兒,臉色有些泛紅。他拿起酒杯,喝了兩口酒。神色平靜,眉眼淡淡的望著遠方的青山。
王獻之靜靜地聽著。
待笛聲消失,他才開口說道:“真好。”
王徽之倏然一笑,笑容明媚的言道:“七郎若是喜歡,可日日如此逍遙。”
放下酒杯,王徽之低聲呢喃道:“也不知能逍遙多久。”
說這話的時候,王徽之的聲音很輕。若是不仔細聽,根本聽不清楚。
王獻之目光複雜的看著王徽之。王徽之才十一二歲,十歲出頭的孩子,竟然如此清楚天下局勢。
食鼎裡的水滾了,阿陌將蟹膏放入食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