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看似冷靜,實則是個不肯吃虧的暴脾氣。
衛慈欠了他一文錢的包子,楊思也能牢牢記著,利滾利變成好幾貫。
他連至交好友都敢坑,更彆說一個對他出言不遜的小子。
若非顧慮到淵鏡先生和主公,楊思肯定不會這麼算了。
等唐耀這件事情傳入衛慈耳中,天氣已經徹底轉涼了。
他仔細回憶,不由得輕歎一聲。
楊思和唐耀真是命中注定的冤家。
前世,楊思和唐耀都在黃嵩帳下效力。
那時候天下已經大亂,五國不複,諸侯之間的征伐愈演愈烈,世家豪族紛紛站隊。
對寒門偏見頗深的唐耀為了家族大計,不得已出仕,選擇當時勢力一流的黃嵩。
唐耀剛到黃嵩帳下便得到了重用,兩次建功。他是士族出身,有了他的加入,黃嵩帳下的士族勢力猛地增長了一截,身為主公的黃嵩又沒有及時調解,無意間加劇了兩方勢力的矛盾。
兩派明爭暗鬥,戰況愈演愈烈。
某次慶功宴,黃嵩將偶然得來的美酒分與眾人享受,唐耀一時高興,不由得喝多了。
大庭廣眾之下,他指桑罵槐不說,還引經據典嘲諷他是娼伎之子,弄得楊思下不來台。
此次之後,二人結了死仇,水火不容。
那時候,陛下已經乾掉許氏,偷襲了兵力內虛的安慛,她與黃嵩的矛盾擺在了明麵上。
雙方休整之後,默契一致地集結兵力,預備來一場你死我活的大戰。
正麵戰場僵持不下,陛下將戰局的突破口放在較為薄弱的側翼。
巧得很,楊思與唐耀被安排在一處。
陛下利用楊思愛吃貪食的毛病,故意派人接觸楊思,還刻意讓唐耀看到。
楊思貪吃挑食的毛病,黃嵩勢力的人都知道,極少有食物能被他那條挑剔的舌頭認可。
起初,黃嵩對此嗤之以鼻。
這種低劣的挑撥離間的手段根本不起作用!
一次兩次自然沒事,楊思也親自跟黃嵩解釋清楚,但次數要是多了呢?
積少成多,積土成山。
懷疑的雪球越滾越大,外加唐耀在一側挑撥,楊思的處境堪憂。
哪怕後來楊思義正辭嚴地拒絕了糖衣炮彈,可黃嵩對他的懷疑也已經紮根。
在這之後,陛下又采納了謀士的建議,玩了一出帽子戲法,成功把黃嵩一部分精銳坑死,讓書法最好的人仿照楊思的筆跡寫了一封似是而非的“通敵書”,再故意賣了破綻給唐耀。
唐耀得到了證據,自然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
另一頭,陛下又讓臥底暗中給楊思透露口風,讓他儘快逃命。
一整套組合拳下來,黃嵩帳下再無楊思的容身之處。
陛下坑來了楊思,變相削弱了側翼的防線,以此為突破口布局,越戰越勇。
因為這些經曆,衛慈是相當心疼楊思。
有點兒小愛好不是大毛病,奈何碰見一個心黑的對手以及豬一樣的隊友。
黃嵩落敗之後,楊思仍舊記著仇,將過往遭受的羞辱完完整整還給了唐耀。
唐耀不堪受辱,撞牆自儘。
今生麼……看這個情形,二人雖有矛盾,但結仇不算太深,至少沒有深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顧念著淵鏡先生這層關係,他們應該不會徹底下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