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犯帶著五名隨從,在發現異常後立刻逃竄,張家口堡反應稍微慢了點,被人給跑了。
矛盾、公私、生產、階級、分配、鬥爭這些,陳末根本不理解,也懶得理解,他就一個辦案的緹騎,他覺得自己不需要理解那些,他就知道兩個字,忠誠!
敢和倭寇攪合到一起試圖顛覆陛下的統治,陳末就不可能放過這些逆賊!要不然他陳末就對不起一年近三百銀的俸祿,以及子嗣講武學堂等等待遇。
陳末看了看緹騎,心情頗為平和,這些膽大包天的逆賊,根本跑不了。
緹騎人均三匹馬,而逆賊一人隻有一匹馬,即便是逆賊的馬,是上等的後山馬,耐力極強,但跑了一百二十裡後,一匹馬喘著粗氣,馬失前蹄,馬背上的逆賊摔在了地上,被緹騎抓捕。
很快,逆賊的馬都開始失力,這些賊人連匕首都掏出來,紮在了馬背上,但馬匹還是接二連三的倒下。
“以多欺少,這不公平!”典型的草原大漢,甚至連發型都是三搭頭,就是頭頂兩邊剃光,直到鬢角,前額留一綹頭發,被綁著的大漢,依舊滿臉的不服氣。
輸的太憋屈了,緹騎全靠著馬多,根本沒有騎術。
陳末一隻手扛著騎銃,一隻手拉著韁繩,讓馬匹慢行,平靜的說道:“我是陳末。”
“天鷹海東青?”大漢麵色立刻就變了。
陳末這個名字在大明並不響亮,左右不過是個五年份的墩台遠侯罷了,但是在草原上,赫赫有名,人稱天鷹海東青,有起錯的名字,絕沒有叫錯的外號。
當年有一個兩百人的馬匪追殺陳末,陳末殺了十二個,逃出生天,後來陳末引官軍,滅了這個馬匪山寨。
馬匪最麻煩的地方,就是摸清楚他們遷徙和駐紮的地方,隻要找到,就能剿滅。
陳末抬了抬頭,兩隻手端槍,扣動了扳機,燧石在火鐮上摩擦出了火星,點燃了火門裡的火藥,引火藥迅速燃燒,發射藥在槍膛內猛烈爆燃,鉛子打著旋,呼嘯而出,射向了天空,射中了在天空盤旋的禿鷲。
“久疏戰陣,有些手生了。”陳末清理著騎銃,對著大漢笑著說道:“你老實交代,否則我有的是手段讓你開口。”
大漢本來還琢磨著搶匹馬,繼續逃跑,現在他放棄了,當年陳末的箭就準的厲害,現在這火銃玩的也這麼好,跑是跑不掉的,隻能老實交代,防止被一槍斃了。
陳末帶著大漢回到了宣府,乘坐火車過居庸關,用了一天的時間,抵達了大明京師西直門車站,將案犯押入了北鎮撫司天牢之中。
“也就是說草原上依舊有抱著重塑大元榮光的死硬之徒,抗拒王化,才和神田真一同流合汙?”朱翊鈞眉頭緊蹙的說道:“朕怎麼感覺這中間,還缺少一個關鍵人物,居中聯係。”
“倭寇和北虜,攪合在一起,沒人居中介紹,他們怎麼可能相識。”
“陛下聖明。”陳末俯首說道:“陛下南巡到天津,河間章氏子殺父,而後查出了走私阿片之事,根據神田真一的交代,河間章氏和倭寇一直有來往,被斬首的章平山,有一外室子,名叫章聽軒,居中聯係。”
“已經逮捕入了天牢。”
“哦,殺父之仇。”朱翊鈞理解了,他南巡路過天津,把人家河間章氏滿門給端了,把人親爹殺了,把賺大錢的阿片買賣破壞了,這不在案的外室子,憤恨報仇,也算是情理之中。
“一並送解刳院吧,他要不跟倭寇攪合在一起,朕還給他個體麵。”
報仇就刺殺,朱翊鈞還認他是條漢子,和倭寇搞到一起,那就隻能送到解刳院為醫學做貢獻了。
“陳末,皇叔讓朕去看看他的新玩具,走一起去湊湊熱鬨,朕還有話要問你。”朱翊鈞站起來,皇叔朱載堉搗鼓出來一個好玩的東西,已經定好了行程,但宣府大同清汰的情況,朱翊鈞還沒問清楚,所以就一起辦了。
陳末將自己看到的情況一五一十的講了出來,沒有任何的隱瞞,周良寅的清汰很成功,他奏聞皇帝還有點保守了,生怕出現反複,沒有容錯。
周良寅清汰主要辦法,是找到循吏和冗員的共同點,進行定點清除。
比如點卯冊,點卯冊上人人都在,但其實筆記都是出自同一個人,那說明這個人是這個六房裡唯一的中流砥柱,是循吏;
在點卯冊上,誰缺勤最多,把他和他的裙帶清掉,衙門可以照常運轉,有他沒他都一個樣,那一定是冗員。
“他這個清汰法有點熟悉啊,這不是朕稽稅用的李開芳公式嗎?”朱翊鈞越聽越覺得不對勁兒,這周良寅還在抄!
以前周良寅喜歡抄侯於趙,侯於趙走一步,周良寅就喊一句我也是,現在周良寅抄到了皇帝的頭上!
李開芳公式其實就是條件概率計算公式,公式雖然麻煩,但朱翊鈞用稽稅這件具體的事兒,解釋的太好了,以至於周良寅直接拿去用了,他甚至把張居正的《賤儒通疾疏》,拿去當做冗員的條件,進行全麵篩選。
陳末想了想說道:“那麼多人,周巡撫總的想辦法,把循吏和冗員區分出來才是,這既要保證衙門一切正常,還要把多餘的冗員清理掉,這有好辦法,自然要用。”
“給國朝辦事,就讓他抄去吧。”朱翊鈞不是很在意的說道。
朱翊鈞和陳末一邊走一邊說,就到了皇家格物院的門前,見到了朱載堉,而後乘坐了火車前往了北大營,皇家格物院搗鼓出來的東西,實在是有點大,格物院有點施展不開。
“陛下,這是黃子複黃博士的發明,讓黃博士來為陛下解釋,到底搗鼓出個什麼。”朱載堉把黃子複領到了皇帝麵前。
黃子複是當初譚倫舉薦給朝廷的山人,心靈手巧擅長工匠製作,譚倫病逝已久,但他的朋友依舊在為大明發光發熱。
“臣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黃子複恭敬見禮,才站起身來,猶豫再三說道:“陛下,臣做了一個鳥。”
“鳥?”朱翊鈞一愣,麵色凝重的說道:“仔細說說。”
“陛下,水師有綁在船上放飛的熱氣球,因為絲綢製作,價格極為昂貴的同時,還有隨風而動的缺陷,水師有迫切的需求,需要飛得更高,看得更遠,水師總兵陳璘的想法是,弄一個能帶人的風箏。”黃子複首先說起了閱艦式出現的熱氣球。
孔明燈,就是熱空氣上升,熱氣球是大號的孔明燈,但絲綢真的太貴了,隨風而動的熱氣球變數太大,所以水師希望格物院能夠搞一個符合需求的風箏,方便瞭望。
大明軍對於情報非常重視,海戰觀察敵情隻靠瞭望塔和不穩定的熱氣球,實在是讓水師非常惱火,就詢問格物院能不能搞個大風箏,把人帶上天。
“臣就開始按照水師的要求,開始設計。”黃子複拿出了一本厚厚的筆記,呈送給了皇帝。
朱翊鈞打開了筆記本,筆記本非常厚重,最開始的設計圖紙,和泰西達芬奇的撲翼機有些類似,人俯臥在撲翼機中部,腳蹬後頂板,手扳動前部裝有鳥羽的橫杵,像鳥一樣扇動,試圖飛起來。
從筆記上,可以清晰的看到,黃子複在那段時間非常非常的焦慮,草稿上全都是黃子複畫的叉號,甚至還有黃子複對自己的抱怨。
主要是浪費了十數萬銀,都沒有任何的成果,一次次的失敗,讓黃子複有點頭暈目眩。
撲翼機的設計圖紙占了大半,而後設計風格忽然就變了。
“陛下,臣那天睡得有點不安生,一直做夢,夢裡是什麼,臣記不得,但臣醒來之後,就想到了硬帆。”黃子複介紹著他的設計思路為何會改變。
大明的硬帆可以行八麵風,即便是逆風也能前行,曲麵的硬帆,因為空氣流過的路程不同,一麵空氣流速快,一麵空氣流速慢,會產生壓力差,產生力推動船隻航行。
把硬帆橫過來,就可以產生向上的托舉力了。
黃子複將硬帆平放,開始了新的圖紙設計,材料也從最開始的布料,變成了全木材製作,並且在關鍵的位置進行了鋼件加固,每一次實驗,都會有新的收獲,從草稿紙上文字和圖紙,看得出黃子複的心情越來越好。
在整個設計過程中,空氣升力及機翼的角度、機身的形狀、方向舵、升降舵、起落架等等開始出現。
“這是空氣壓力圖表?”朱翊鈞翻到了最後一頁,五丈的高台,五年時間,三千多次實驗數據,數據彙成了麵前的壓力差圖表,從無人到有人,一點點修改硬木機翼形狀,力求機翼的曲麵得到足夠的升力,滿足需要。
“臣一共設計了5種單翼滑翔機和2種雙翼滑翔機,最終確定了這兩種滑翔機。”黃子複說完,讓人拖來了兩台滑翔機。
第一台帶著一個大三角的滑翔翼,機翼大約隻有一丈,單翼要交付水師用於偵查使用,海上拖拽也比較輕鬆,像是風箏。
第二台是雙層機翼,機翼長達兩丈有餘,設計的極為複雜。
(雙翼滑翔機示意圖)
“目前在地麵牽引之下,這台雙翼滑翔機從五丈高的地方滑落,可以滑翔三十五丈的距離。”黃子複介紹著這一台定型的雙翼滑翔機的性能。
黃子複不光是說,讓人將滑翔機拖到了五丈高的土台之上,土台長二十丈,在台子上安裝著一個生平四號七十二馬力的鐵馬作為拖曳動力,一名緹騎趴在了滑翔機上。
隨著鐵馬的咆哮,滑翔機被拉動,速度越來越快,繩索脫離,滑翔機在慣性之下,激射而出,飛了出去,緹騎調整自己的姿勢,控製著方向舵,讓滑翔機保持穩定,平穩的滑落在了遠處的地麵之上。
滑翔機已經經過了數次無人實驗,甚至綁了兩頭豬上天,實驗了近百次,才讓緹騎上了滑翔機,最開始是一丈高拖拽,而後一點點的增加,最後增加到了五丈高。
“鐵馬如果能夠繼續縮小,馬力有一百馬力以上的話,可以帶著給這個雙翼滑翔機提供足夠的動力,它可以在天上一直飛!”黃子複頗為興奮的解釋,為何滿足了水師的需求,還要繼續研發。
朱翊鈞清楚的知道,黃子複掉到坑裡去了。
就像是朱載堉一直在搗鼓蒸汽輪機一樣,在當下的大明,不可能有結果,蒸汽機自重實在是太大了,煤炭、水,全都太重了,機翼的升力根本無法把蒸汽機帶上天。
“這個項目朕投了,你安心製作就是。”朱翊鈞笑的陽光燦爛說道:“花多少錢,跟朕說就是,內帑完全資助。”
注定沒結果的事兒,但朱翊鈞依舊堅定的投資,失敗並不可怕,整個過程中,機械設計的經驗,是無價的,這些經驗,可以讓蒸汽機小型化、改變構造,提高熱利用率等等,好處數不勝數。
穩賺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