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老奴酋的七宗罪(1 / 2)

朕真的不務正業正文卷第三百九十四章老奴酋的七宗罪努爾哈赤入京朝貢的資格,需要努爾哈赤自己去爭取,而且還要窮儘一切手段,因為對於此時關外的諸多部族而言,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不像有的野狗跑來跑去,不知道主人是誰。

對於此時的關外諸多部族,對於朝鮮、琉球、安南、暹羅、老撾、錫蘭等等諸國,這不是一句玩笑,而是現實。

如果努爾哈赤這次順利朝貢歸來,就會得到莫大的好處。

首先是名望,踩著巴圖魯的名頭,獲得了朝貢的資格;其次是利益,用一些馬匹、人參、鹿茸等物,換取許多許多的賞賜,如果能夠獲得貢市邊貿的資格,那就再好不過了;最後狐假虎威,我在大明有人,也是一種威懾其他部族的軟實力,如果能獲得大明的冊封,就會名正言順。

這都是努爾哈赤想要的好處。

三娘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能夠把俺答汗架空,的確是北虜內部和解派的力量的支持和體現,何嘗不是得益於來自大明的支持?沒有大明的支持,北虜內部和解勢力,也要觀望。

努爾哈赤一共會經曆三次朝貢,他這三次朝貢,每一次都收獲巨大,而這三次朝貢他也見識到了大明的鼎盛、衰弱和糜爛,最終讓他下定了決心反明。

大明在張居正死後,開始快速衰弱,到了萬曆末年,已經不是一句糜爛可以去形容了。

努爾哈赤的軍事天賦並不耀眼,絕對不如李成梁、熊廷弼、戚繼光之流,連賀世賢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遼東總兵,都能摁著努爾哈赤的頭吊打他,努爾哈赤的成功,在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因為大明的配合實在太好了。

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朱翊鈞並不想辯論努爾哈赤的成功是因為什麼,他從來到大明開始,一直在等,等努爾哈赤上鉤的那一天,隻要努爾哈赤隻要踏入大明的領土,就會被他這個皇帝,送進解刳院裡,讓努爾哈赤見證一下,權力的小小任性。

不是努爾哈赤踏入京師,而是努爾哈赤踏入大明的領土,他從踏上朝貢之路的時候,命運的結局已經注定。

如果仔細留心,就會發現朱翊鈞對外使真的很好。

三娘子和大明皇帝的緋聞,在坊間愈演愈烈,當事人並沒有辟謠;土蠻汗甚至放心讓自己最成才的兒子布延來往大明;黎牙實得到了優待,甚至成婚也得到了大明皇帝的祝福,雖然黎牙實遇人不淑;安東尼奧獲得了大明皇帝的海量投資,當然大明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迭戈·德出言不遜,也隻是被揍了一頓;魯伊·德殿內咆哮,僅僅是驅逐;

這是基於大明海陸並舉開拓戰略需要,才會如此優待,同樣,也是朱翊鈞設下的圈套。

這一事實造成了努爾哈赤從來沒想過,入大明朝貢會是如此危險的一件事。

朱翊鈞設想過自己和努爾哈赤的若乾個結局,其中有三個主要方向。

第一個就是任由努爾哈赤在關外,拿著十三副盔甲,踩著臭魚爛蝦耀武揚威,整合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勢力和大明決戰,大明獲勝,將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

第二個則是大明不斷振武,傾儘全力的對遼東方向開拓,將努爾哈赤扼殺在搖籃之中,將他俘虜,送到解刳院內;

第三個就是努爾哈赤按照既定曆史,進入大明朝貢,這就來到了朱翊鈞的主場,朱翊鈞發揮自己皇權的絕對優勢,將其送進解刳院內。

朱翊鈞都在做,包括對外使的部分優厚待遇,也是朱翊鈞故意留下的圈套,也是計劃的一部分,對外使的部分優厚待遇,就是釣魚必要放出的魚餌,將努爾哈赤這條魚釣上來。

朱翊鈞從來沒有想過把努爾哈赤收為走狗,曆史已經證明過了,努爾哈赤這種夷狄,根本就是養不熟的狼崽子,在大明稍微有頹勢的時候,就會反咬一口,努爾哈赤的五世祖董山是這樣的,努爾哈赤本人更是如此,他受大明的冊封,才獲得了整合女真力量的名分,最後反噬了大明。

養條狗,在有人登門侵戶的時候,還知道叫兩聲。

努爾哈赤在入京,他從遼陽出發。

遼陽對於東夷女真諸部,已經是他們窮儘想象最繁華的城池了,古勒寨隻是一個山寨,圖倫城圍不過十裡,有五萬人居住其中,已經是關外最大的勢力。

在努爾哈赤眼裡,圍超過了三十裡的遼陽,是不會陷落的天京,磚石城牆,每一個臼位都放置火炮,城牆外有護城河,護城河外有不利於攻城衝鋒、利於守城射擊的大緩坡,努爾哈赤在離開遼陽的時候,思索了許久許久,才想到攻破遼陽的辦法。

一定要拿下它,隻有拿下遼陽,才能證明自己是那個天命所歸之人。

堅固的城堡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隻需要朝廷和地方離心離德,遼東地麵重用降夷那一日,遼陽未嘗沒有可能。

努爾哈赤朝貢的車隊,離開遼陽沒多久,就抵達了廣寧,一到廣寧,努爾哈赤就迫不及待的登高望遠,而後就立刻意識到了廣寧這個位置的重要性,從廣寧可以去三個地方,遼陽、大寧衛和燕山東麓山海關。

占領了廣寧,才能徹底掙脫了囚籠!才能占據進可攻、退可守的主導地位!

隻有占領了廣寧,才能從遼東調兵遣將,從大明漫長的長城防線的任何一點進行突破和進攻,去劫掠自己所需要的錢糧和人口,才能進一步的擴張,將早已經虛弱不堪的北虜擊潰並收入自己的麾下!

熊廷弼的三方布置戰略,廣寧是鎖鑰之地,隻要廣寧還在大明的手中,努爾哈赤的後金,會被堵死在遼東,後金也注定曇花一現,類似於也先、達延汗、土蠻汗一樣,成為劃過曆史長河的一道流星。

可王化貞仗著自己是東林黨黨魁葉向高的弟子,帶兵六萬要跟努爾哈赤決戰,而後廣寧落入敵手。

或許這就是軍事天賦的一部分,隻需要登高望遠,就立刻明白這裡的重要和為什麼重要。

努爾哈赤戀戀不舍的離開了廣寧,隻要得到了廣寧,他們女真人,未嘗不會像曆史上的金國那樣,再次入主中原,努爾哈赤的野心不是一蹴而就的,金人擊敗了遼國,再擊敗了北宋,入主中原;蒙兀人南下,打敗了西夏、金國、戰勝了南宋,入主中原。

南北兩宋的兩次徹徹底底的敗北,徹底打破了中原不可戰勝的神話,讓夷狄都有了非分之想。

按理說,南北兩宋,中原王朝亡國,中原人、漢人政權應該滅亡,分崩離析才對,但曆史就是這麼不講道理,驅逐胡虜、複我中華,大明建立,十三次北上靖虜蕩寇,讓世界都顫栗的北虜,被打的肢解,苟延殘喘。

大明人對大明,是極其驕傲的。

五日後,努爾哈赤來到了大明山海關,走過了燕山南麓,努爾哈赤有些絕望,想要從燕山南麓攻破那些營堡,再攻破山海關,在努爾哈赤的眼裡,這就是一個不可能做到的事兒!

從軍事的角度去看,這一道防線,根本就無法攻破。

不破山海關,根本不用去奢求入主中原,喜峰口的確可以攻破,但是山道狹窄,從喜峰口等地攻破,頂多擄掠一番,就必須撤兵,後繼無力,想要入主中原,就必須從山海關走,但這裡從軍事層麵而言,是沒辦法打過去的。

入關,難如登天。

努爾哈赤、黃台吉、多爾袞,三代人,都沒能攻破山海關,若非吳三桂獻出山海關,多爾袞又怎麼入關呢?

努爾哈赤到山海關是入關而不得的絕望,等到了薊州,稍微登高望遠,絕望已經變成了萬念俱灰,隻需要在薊州布置一萬可戰之兵,大明京畿便可以高枕無憂。

他因為個人勇武和軍事天賦激起的野心再次龜縮起來,或許做大明的狗,的確是一件幸事。

在軍事層麵上,大明一眼看不到頭的血條,就是層層疊嶂的戰略縱深。

首先要擊敗大明在塞外養的狗尼堪外蘭,而後要應對天怒,大明皇帝的震怒和天兵天將,抵抗大明的討伐之後,才能圖謀撫順關,擊潰大明遼東長城防線,而後才能麵對不可陷落的遼陽,走到這一步已經是不世出的人傑了。

但凡是頭豬在遼陽鎮守,以建州女真的軍事水平,都無法攻克,但攻克遼陽不是沒有可能,隻需要鼓噪降夷謀叛,未嘗不可一試,但也就僅限於此了。

之後是廣寧、山海關、薊門、京師。

做不到,根本做不到。

努爾哈赤在薊門逗留了一日,很快就接到了大明禮部鴻臚寺的通關文牒,他開始帶著人前往京師,那個四海一統之大君、大明皇帝住的地方。

努爾哈赤的野心,雖然已經龜縮,但他還是有一些奢求,比如大明陷於內亂之中,未嘗不可一試。

但走到京師的時候,努爾哈赤覺得自己的野心就是個笑話,他看到的隻有繁華。

無數的商隊,即便是在大雪封路的情況下,依舊在官道驛路上向著京師堅定的前進著,車轍、人畜的腳印,將積雪踩碎,這便有了路。

他以為自己已經到了京師,稍一打聽,才發現,自己隻是到了城外草市,那一眼看不到頭的民舍,不是京師。

到這時,努爾哈赤才徹底明白,為何俺答汗和土蠻汗攻破了關隘,劫掠京畿,卻沒有動過攻破京師的念頭。

城外草市綿延不絕的民舍,就是騎兵最大的敵人,隻要進入這裡,騎兵就會失去他們最大的倚仗,機動能力。隻要大明軍民還有反抗之心,把軍兵布置在民舍之間,就可以擊退來犯之敵,就像當初於謙出城作戰,擊退瓦剌也先一樣。

川流不息的人群、車水馬龍的街道、歡聲笑語的祥和,大明要陷入內亂之中,顯然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至少此時的努爾哈赤,完全找不到大明會內亂的理由,一進山海關,努爾哈赤才清楚的知道,自己之前隻不過是生活在地獄之中,這裡才是人間。

努爾哈赤調整好了心態,此番入京,就是要想方設法的獲得大明的冊封,他的祖父覺昌安,並沒有獲得建州左衛指揮使的冊封,大明似乎忘了這茬,消滅了王杲和王台後,就一直沒有冊封新的指揮使,尼堪外蘭這條狗,大明也沒有冊封。

名不正,則言不順。

而這次,努爾哈赤入京的一個目的,就是獲得建州左衛指揮使的冊封,更加明確的說,以一種極為恭順的姿態,獲得成為大明一條看門狗的資格。

“那個就是努爾哈赤嗎?”朱翊鈞放下了千裡鏡,握著手中的腰刀,他站在四夷館外的一處高閣,用千裡鏡觀察著努爾哈赤,極為壯碩的老奴酋,看起來,真的很能打。

他很能打,但朱翊鈞人很多,這裡是他的主場。

朱翊鈞布置了天羅地網,在等待著努爾哈赤自投羅網。

努爾哈赤在德勝門入京,這裡是兵道,也是大明北方貢使入京的城門,在鴻臚寺卿官員的招待下,努爾哈赤順利的下榻了四夷館。

隻不過這一日的四夷館,顯得格外的安靜,鴻臚寺官吏將努爾哈赤一行人引導下榻之後,便消失的無影無蹤。

趙夢佑在陛下身邊站著,陛下出宮之後,趙夢佑是絕對不會離開陛下三丈,他要保護陛下的安全,所以負責逮捕的是兩名提刑千戶。

這兩名提刑千戶每人帶著三百緹騎,在四夷館內埋伏,就是到了一切都布置妥當的時候,提刑千戶們依舊不知道這一次行動,到底要乾什麼,接到命令就執行,軍令如山便是如此。

信息總是向上單向透明。

兩名提刑千戶收到了陛下的敕諭和刑部的駕貼,今日任務終於明朗,剛剛入住的努爾哈赤就是目標。

緹騎們開始行動,努爾哈赤沒有任何抵抗,就被摁倒在了地上,被繩索牢牢地綁住,一雙襪子塞到了努爾哈赤的嘴裡,麻袋將努爾哈赤籠罩,兩名緹騎扛起了麻袋,回到了北鎮撫司衙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