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2 / 2)

作惡?哪有什麼惡?

那些田畝是自己跑到他們家名下的,都是鄉民覺得老爺苦,老爺累,主動獻上的。

朱翊鈞越發覺得王崇古搞的那個《論宋時監當官稍複疏》很有必要,在為官一方之前,確實需要累積一些經驗。

大明皇帝收到了第一份普查丁口的報告,來自鬆江府巡撫申時行,最快完成普查丁口的考成。

申時行現在一心一意想要繼承張居正的衣缽當首輔,那是牟足了勁兒刷政績,朝廷有的考成要做,沒有的考成也要做,確實做的相當好。

鬆江府現設五縣,青浦、上海、華亭、奉賢、南彙,共有52.5萬戶,丁口為人,其中水手人,在籍舟師2000餘人,僅上海一縣就有62萬人之多,新港、青龍、上海、得勝四港,船籍二桅餘條,三桅三千餘條,五桅過洋船超過了40條,沙船舢板不計。

之前,戶部對鬆江府人丁預期是在100萬以上,但鬆江府率先完成了普查丁口,丁口超過了250萬。

真正的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這完全超出了大明朝堂對鬆江府的預期,鬆江府作為開海的橋頭堡,人口虹吸效應是極為明顯的,人口仍在彙聚。

發展,可以掩蓋大多數問題,發展可以緩解大多數的矛盾。

人地矛盾尖銳的鬆江府,在開海之後,人地矛盾就不在那麼重要了,無論是去什麼工坊做工都能討到飯吃,再不濟也能給朝廷打灰,鬆江府仍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各種榷場、酒庫、軍隘、官署、儒塾、佛宮、仙館、賈肆、勾欄,都在興建。

京城的普查丁口還沒做完,鬆江府就做完了,這不是京官不忠誠,而是鬆江府做在了前麵,作為動輒試點新政的地方,鬆江府早在開海之初,就對往來人丁進行了詳細的登記,這也要得益於鬆江第一世家孫氏的積極配合。

孫克弘並不想當水師的磨刀石,領著鬆江遠洋商行的他,太清楚水師的實力了,那是什麼名門望族能硬碰硬的戰力?隻有沒見過水師的才不會畏懼水師,所以孫氏始終保持恭順。

當初倒徐階,孫克弘幫幫場子是為了泄私憤,私憤泄完了,跟朝廷翻臉,孫克弘實在是缺乏勇氣。

孫家明麵上詩書禮樂簪纓之家,但他們家也是大明最大的畫舫生意擁有者,畫舫生意甚至做到了長崎去,畫舫不算是作惡嗎?那些船上的女子,是孫家斂財的工具,就朱翊鈞所知,恩客玩起勁了,把人扔進海裡的都有,人死了,賠點銀子就行。

同樣鬆江巡撫申時行彙報了遊龍號和飛雲號的修建進度,一切都在超過計劃的速度進行。

汪道昆和申時行低估了大明皇帝那二百萬銀砸進來的效果,沒有錢真的寸步難行,有了錢真的順暢無比,根據目前的進度,有望提前一年,也就是萬曆十年年末,遊龍號就可以正式完成海航,在渤海灣解凍後,行至天津衛供陛下閱視水師儀仗。

鬆江鎮總兵首裡伯陳璘不止一次提出過一個問題,富國強兵乃是新政的主要脈絡,京營振武,陛下天天都能看到,水師振武,陛下從來未曾親眼目睹,這不公平,就他們京營忠君體國,水師就是白吃俸祿?

所以遊龍號至天津衛,大明水師請命部分艦隊一同前來,請陛下閱視水師威武。

朱翊鈞已經準奏,禮部也擬好了章程,有祖宗成法可以照搬,抄作業自然快,永樂七年六月初七,成祖文皇帝閱視水師儀仗,照著當時的禮部左侍郎胡濙擬定禮禮儀就是。

朱翊鏐始終覺得皇帝的日子不好過,尤其是皇兄這樣的,磨坊的驢看見了都得叫一聲大哥。

政務是相當鼓噪且無聊的,都是人心鬼蜮的爾虞我詐,看多了甚至懷疑人性裡究竟有沒有善,很多事情不能隨心所欲,因為隨心所欲的結果就是政令無法得到貫徹,任何事都要多想幾遍,但凡是想少了,都有可能造成不可忽視的問題。

三月九日,朱翊鏐的大婚開始了,李太後對朱翊鏐極為寵愛,除了儀仗沒有用皇帝儀仗外,大婚的場麵,絲毫不落於皇帝大婚,但是李太後看著那一排十二個萬國美人叫她母親,也是臉色極為難看,陰沉的能滴出水來。

在大明華夷之辨的敘事裡,萬國美人這些番夷,和能開口說話的牲畜無二。

一王妃兩個側妃都是漢人,這十二個萬國美人是個添頭,皇帝大婚四年,後宮一共就隻有五個人,這朱翊鏐大婚當天,就搞了十五個,外臣們整日裡喊著禮法,到了這個時候,反而一言不發了。

朱翊鏐樂開了花,一直鬨騰到了傍晚時候,大婚的典禮才算是結束了,荒唐事這才開始,當夜,十五個人一起伺候朱翊鏐!

關鍵這是,朱翊鏐還讓宮婢們宣揚的哪裡都是,

第二天整個京師都知道,聽到消息的群臣開始上奏勸諫陛下約束潞王,宗室乃大明顏麵,長兄如父,作為皇帝要約束潞王行徑,納番夷也就算了,你親王好這口,大明也有這類先例,畢竟太宗後宮裡就有高麗姬,可荒唐到滿朝文武皆知的地步,還是有損朝廷顏麵。

整個京師街頭巷尾,都在議論朱翊鏐的勇武,不過是在床上。

簡直是胡鬨。

李太後也是氣的破口大罵,舍不得處置朱翊鏐,準備將那些萬國美人統統打殺了。

朱翊鏐大婚,弄的內廷外廷都是雞飛狗跳。

“說吧,這麼混賬,到底想乾什麼?”朱翊鈞認真觀察了下朱翊鏐走進來的腳步,並不虛浮,見禮的時候,也是中氣十足,不像是被美色掏空了身子的樣子。

朱翊鏐跪在地上,俯首帖耳的說道:“這麼一鬨騰,就可以安心的混吃等死了,皇兄,臣弟已然大婚,就是成丁了,有些心裡全是野心的人,必然會打歪主意,臣弟如此荒唐,就沒人會把主意打到臣弟身上了。”

大婚意味著朱翊鏐現在不是跟在哥哥身後,鼻子裡吐著鼻涕泡、用尿和泥的弟弟,而是大明潞王了。

朱翊鏐生在帝王家,這些年他一直跟在皇兄身邊,長兄如父,朱翊鈞一直悉心教導,朱翊鏐並不想自己成為大明的罪人。

大明又不是沒有兄終弟及過,明英宗和景皇帝的那出鬨劇,決計不能在自己身邊重現,朱翊鏐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鬨出了大荒唐來,看誰還敢來招惹他。

陛下為了大明再興,通和宮禦書房的燈,如常亮到子時,第二天寅時就得起床,朱翊鏐知道皇兄的辛苦,不忍皇兄心血付之東流。

“何苦。”朱翊鈞搖頭,日後春秋論斷,朱翊鏐就隻有一個荒唐的標簽,大明追求以名長存,以名長生,日後但凡是有人提起他,就是荒唐二字。

朱翊鏐再拜,俯首帖耳的說道:“皇兄又是何苦呢。”

“行了,彆跪著了,娘親那裡,朕去說,你寵愛的那十二個萬國美人死不了,一天天的淨整這些幺蛾子。”朱翊鈞擺了擺手,示意朱翊鏐免禮說話。

“謝陛下!”朱翊鏐磕了個頭,歡天喜地的站了起來,眉頭一挑,左右看了看說道:“皇兄,萬國美人的滋味極為美妙,不嘗一下委實可惜。”

“朕數到三,還能看到你的身影,就打斷你的腿,滾!一,二…”朱翊鈞伸出了第二個指頭的時候,潞王一溜煙跑沒影了。

朱翊鈞並沒有生氣,而是麵色格外的複雜,這個弟弟吐鼻涕泡的時候就跟在他的身後,他當然知道朱翊鏐的秉性不壞,更不會口出狂言,剛才朱翊鏐胡言亂語,不過是在演戲而已。

演技太差,被朱翊鈞識破了,皇帝身邊全是影帝,朱翊鏐這點演技,屬實是不夠看。

最是無情帝王家。

朱翊鏐連哥都不叫了,開口不是陛下就是皇兄,之前朱翊鏐可不喜歡這樣正式的稱呼了,總覺得家裡人,這麼叫生分。

現在,生分了,以後是臣子了,不是弟弟了。

朱翊鏐能怎麼辦?作為有繼承皇位資格的繼承人,他隻能表現的這麼荒唐,像當年英宗皇帝和景皇帝鬨得刀兵相見?

所以朱翊鏐隻能這麼荒唐。

王崇古開始收拾官廠,用王崇古本人的話說,隻要沒有皇親國戚往官廠裡塞人,官廠就能乾乾淨淨,他作為大明官選官的頂層建築,他怕誰?

在推行三逢三必的過程中,王崇古在官廠團造設立了惠民藥局,僅僅毛呢官廠就有十四個惠民藥局,而在西山煤局高達二十七處。

惠民藥局就是醫倌,以平價、廉價的藥材,專門為大明工匠看病,診金並不昂貴。

朱翊鈞對這個惠民藥局十分好奇,細細查問才知道,王崇古找到了一本大明常青樹胡濙寫的《衛生簡易方》,這本醫書主要是常見病,主張藥方簡易,藥材多為平價。

這本簡易方是經過解刳院大醫官的修訂的,將其中一些錯謬之處進行更改,對一些沒有錄入的常見病進行了錄入,並且簡化藥方,而且解刳院的新藥,也會供應惠民藥局。

大明官廠團造法,再次得到了強化。

之所以叫衛生簡易方,就是整本書的核心是預防,搞好衛生,防止生病更加重要。

朱翊鈞還專門叫人取來了醫書,細細看了一下,不得不說胡濙是禮法大師,同樣也是醫學家。

之所以要搞惠民藥局,理由也很簡單,要提高生產效率,讓擁有豐富經驗的工匠能夠為官廠工作更多的時間,來確保產生足夠的效益。

至此,大明的發展進入了一個矛盾的時代。

以王崇古為首的工黨,或者說激進派,支持開海,是努力的創造更多的物質,或者說商品。

而以張居正為首的張黨,或者說保守派,支持開海,是為了更多的貨幣,確切的說是白銀和黃銅。

這兩種背道而馳的主張,居然在矛盾說之下,就這麼矛盾著共存共生,並且達到了一種陰陽平衡彼此互相補足的狀態,著實是讓朱翊鈞格外的意外。

是更多的物質重要,還是更多的貨幣重要,這本身兩種水火不相容的主張。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