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峰嗬了一聲道:“是啊,當真是好主意。讓江西、湖廣的百姓跑去兩淮鹽運司支鹽,讓開封府的百姓支鹽於山東、山西鹽司,幾百上千裡的路程,夏部堂可給百姓配上筋鬥雲?當然,如果筋鬥雲不行,換成風火輪也可以,要不然每戶配上一匹良馬?”
楊少峰的話音剛落下,朱老四就陰沉著臉道:“鹽鈔法乃是朕同意的,永樂元年試行於廣東,二年推於全國,四年重申一體見丁納鈔支鹽。合著你的意思是,朕給百姓添了麻煩,更是朕讓這民間私鹽泛濫?”
楊少峰低著頭,小聲嘀咕道:“本來就是。”
朱老四沒聽清楚楊少峰在嘀咕什麼,但是本能的就感覺不對勁,喝道:“大點聲兒!”
楊少峰躬身道:“啟奏陛下,臣以為陛下聖明,回收寶鈔之舉更顯陛下愛民之心,隻是被下麵執行的念歪了經,以致於鹽鈔法沒能執行明白!”
朱老四卻不吃楊少峰這一套,冷笑道:“朕看你個狗東西就是在腹誹朕,其心當誅!”
夏元吉皺著眉頭琢磨了半晌,然後捋著胡子道:“如今稅糧已許用寶鈔折輸,一應稅賦亦是七成用寶鈔,三成用銅錢,百文以下皆用銅錢,如何還不行?”
楊少峰攤了攤手道:“宋時曾發行交子,蒙元亦發行交子,前麵便有可供參考的案例,而我大明的問題就止有這些,夏部堂何不集思廣益,讓戶部諸位同僚都出出主意?”
夏元吉冷笑一聲道:“一事不煩二主。方才楊狀元說這寶鈔是爛在我夏某人手上,那我夏某人也不用再去麻煩彆人了,就指望著楊狀元能給我出個好主意了!”
楊少峰瞧了夏元吉一眼,無奈的道:“夏部堂這不是難為人麼?寶鈔之事涉及方方麵麵,小子一個區區從九品的芝麻小官,如何能應付得來?”
朱老四不陰不陽的道:“合著朕還得先給你升官,讓你楊大狀元當個一品大員?”
楊少峰無奈的道:“若要解決民間不認可寶鈔的問題,首在增加寶鈔的信用與用途。
如果要增加寶鈔的信用,最好的方法就是開放寶鈔與金銀的兌換。
而現在的情況是,一旦全麵放開,最大的可能就是全麵擠兌,那些想要把寶鈔換成金銀的百姓和商人們,能在一瞬間兌空國庫的金銀。
等到國庫無力再繼續兌換之後,民間就會產生恐慌,到時候局麵就會更爛。”
朱老四點了點頭道:“難得你能想到這些。隻是,朕想聽的是如何解決,而不是讓你來告訴朕這些難處。”
楊少峰眼珠子轉了轉,躬身道:“是否可以進行分批回收?
現在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如何減少民間的寶鈔持有量,而鹽鈔法和稅收折輸已經收回了一部分,這些寶鈔暫時不要放出去流通,也不要發行新寶鈔。
然後由寶鈔司牽頭,將洪武年至今發行的寶鈔按批進行回收,折成金銀、銅幣。
隻有回收上這麼兩批,百姓們自然也就知道朝廷要回收寶鈔的打算,心裡的底氣自然就足了。
而百姓的心裡對於寶鈔的底氣足了,再想解決寶鈔貶值的問題,是否也就容易了?”
夏元吉卻黑著臉道:“兌以金銀?民間寶鈔的數量有多少,你知道不知道?如今國庫裡麵空得能跑老鼠,拿什麼去兌換給百姓?”
楊少峰嗬嗬冷笑一聲道:“夏部堂要個解決方法,我已經說了,至於用或不用,那就不是我的問題了。”
想了想,楊少峰還是沒能忍住,指了指南邊的方向,躬身道:“交有銅,緬甸有銅,我大明許多地方也不缺銅,所以銅錢的問題其實很好解決。
至於金銀的問題,鄭公公這幾次下西洋,弄回來的金銀還少麼?”
這下子輪到朱老四不樂意了:“確實沒多少,主要還是些不值錢的小玩意,當不得什麼。”
望著說謊連臉都不紅的朱老四,夏元吉咬牙道:“陛下,臣以為些許金銀,如何能與寶鈔大計相提並論?”
朱老四怒道:“分批回收!此事由寶鈔司牽頭,朕撥內帑五百萬兩,這樣兒總行了吧!”
夏元吉試探著道:“民間寶鈔近億,五百萬兩,實在當不得什麼。
要不,陛下您再添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