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瞻基的話一出口,氣氛頓時就變得有些微妙起來。
倭國那邊有什麼?石見銀山。
倭國那邊還有什麼?倭寇啊。
石見銀山想都不用想,肯定是皇家的,朱老四不可能把這麼一大塊肥肉讓給彆人吃,親兒子都不行。
至於倭寇,這玩意確實能抓來賣勞工,但是能抓多少?傷亡又會有多少?如果傷亡大,抓來的勞工又少,那豈不是大大的賠本?
風險大,收益未知,還很有可能賠本的生意……
徐景昌小心翼翼的伸手指了指屋頂,神秘兮兮的問了一句:“是……陛下的意思?”
朱瞻基正想開口說是,楊少峰就直接開口說道:“是,也不是。這次的機會,可是我拉著太孫殿下替大家夥兒爭取來的好機會,千萬不能錯過。”
一聽楊少峰說是他拉著朱瞻基一起找朱老四要來的機會,徐景昌等人的臉色就變得凝重了起來。
如果說楊少峰這個六首狀元有多好多好的文采,估計會有一大堆人不服氣,包括那些狀元探花之類的,都覺得自己未必就不如楊少峰。
但是如果說到生財有道能賺錢,整個大明幾乎是公認的,就算是幾百個狀元捆在一起,也比不過楊少峰這個六首狀元。
就像是是邊市城和順天府都城的營建,當初多少人都以為這是個跳進去就出不來的大坑,甚至有人以為楊少峰這是得罪了朱老四,要被砍了腦袋的前兆。
可是實際上呢?
就如同當初的楊家莊子打了一大票士紳的臉一樣,邊市城和順天府同樣狠狠的抽了很多文武大臣和勳貴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楊家不僅沒窮,反而更富了,就連人家莊子上的莊戶們都富到流油,就連銀行都在考慮是不是要到楊家莊子上開家網點。
還有夏原吉,當初天天指天劃地的罵楊少峰不是東西,可是現在呢?但凡是遇到朱老四發火罵楊少峰,夏原吉卻是第一個跳出來維護。
為啥?因為國庫空虛啊。
現在楊少峰說這是他搶來的機會,那就意味著他肯定會摻和進去。
楊少峰願意親自摻和進去的事情,不說賺到盆滿缽滿,可是也不存在什麼賠本的可能。
這幾個幾乎可以說是大明第一梯隊的勳貴們互相對視了一眼之後,就各自下定了決心。
乾了!
楊少峰眼見著一群勳貴們心動無比的表情,便笑眯眯的說道:“各位彆以為倭國真就窮的不行不行的,實際上,倭國能賺錢的機會,簡直太多了。”
徐景昌試探著問道:“抓了倭國男子賣勞工,抓了倭女回來賣給青樓?”
“什麼亂七八糟的,”楊少峰斜了徐景昌一眼,說道:“勞工肯定要弄,但是抓倭女賣給青樓這種事兒,我乾不出來,你們願意乾你們乾。
我的意思是,既然島根以南直到九州島那裡都歸了大明所有,那咱大明總得遷移百姓過去吧?這些人到了那裡,衣食住行全都要從頭搞起來,不是錢是什麼?
就比如這蓋房子,抓勞工,用石頭木頭水泥之類的把房子蓋起來,成本低到近乎於沒有成本,然後咱們把這些房子免費送給大明的百姓,把周圍的鋪子全部占下來,這些人的柴米油鹽全都是咱們的,能不賺錢?”
徐景昌摸著下巴嘿嘿笑了兩聲,說道:“確實能賺錢,一石糧食哪怕賣三兩銀子,他們也得捏著鼻子認了,這世上上哪兒找比這更賺錢的買賣去?而且倭國跟邊市城和順天府不一樣,就算他們想到彆的地方去買東西,估計也沒有這個機會。”
楊少峰瞪了徐景昌一眼,說道:“國公爺,你要是真打著這麼個主意,那你還是趁早彆去,省得被人彈劾你苛待百姓,到時候為難的是陛下他老人家,砍不砍你都為難。”
徐景昌道:“那你說咋辦?”
楊少峰道:“在這方麵,隻要咱們的鋪子比大明的物價稍微高那麼一點兒就有的賺,不賠就好。
真正能讓咱們賺錢的,是從這些百姓裡麵挑選一些鐵匠木匠之類的,打造一些仿製的兵器,質量隻要稍微過得去,能砍死人就行。
反正倭國那邊亂成狗,南朝北朝互相攻伐不斷,各地的守護大名也是不斷的互相攻伐,咱們的兵器不愁沒有銷路。”
朱瞻基也點了點頭,說道:“沒錯,隻要弄出來的兵器不涉及到大型的弓弩和火器,另外再交上些商稅,以農用器具的名義往外賣,朝廷這邊就會當看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