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節還有一天正式開幕,而整個城市四處可見電影元素。
喬翼橋四處逛著,戛納依舊是那個有名的電影之都,每一個地方都擠滿了電影人。
也是這樣的氛圍裡,才讓他發現,自己或許已經有了那麼一些知名度。
每到一處,他都能遇到認出他的人。
那些他叫不上名字的人們,尤其是來自第二、第三世界非科班出身的電影人,都熱情地跟他打著招呼。
而這份熱情,也延續到了電影節的開幕。
作為開幕影片,又是調了整個
歐洲地區電影愛好者這麼長時間胃口的電影,《六個麵具》的放映場次爆滿。
喬翼橋走入盧米埃爾廳的時候,全場人都看向他。
目光幾乎把他洞穿。
放映開始。
喬翼橋對於整部影片已經太熟悉了,對於觀眾會有怎樣的反應也太熟悉了,因此不覺得有多期待。
唯一讓他有些緊張的,就是放映結束後的掌聲。
如同歐洲音樂節一樣,戛納電影節拚的也是映後觀眾的掌聲,而開幕影片的掌聲尤為重要,因為在座的全部都是歐洲,乃至世界最一線的導演、演員與製片人。
這掌聲將預示著他的電影是走上電影史書還是就此湮滅。
放映結束後,喬翼橋等待著、等待著……
掌聲響起。
如潮水般的聲音在小小的電影廳裡回蕩、壯大,甚至有山河呼嘯的感覺。
十分鐘。
直到十分鐘後,掌聲才漸漸熄滅。
喬翼橋長舒一口氣。
圓滿了。
之後的日子,他每天都在海濱大道上奔跑,要麼是采訪,要麼是去看片。
整條街上隨時可以聽到掌聲與歡呼,也隨處可見從銀幕上走下來的人。
《六個麵具》又舉行了幾場放映,場場都是爆滿狀態。
而喬翼橋也把CULT觀影的那一套搬到了連女性不穿高跟鞋、男性不穿正裝都不能進入的盧米埃爾影廳,照例反響熱烈。
在之後的幾天裡,海濱大道的小店裡也都出現了儺戲麵具、水杯等等。
喬翼橋甚至還見到了幾位拿過金棕櫚的電影人指著他們西裝上的小儺戲麵具胸針和他打招呼。
一切的一切都如夢似幻。
喬翼橋對於自己能否獲獎,已經沒有太過期待了。
畢竟電影節的傳統就是開幕影片很難獲獎,能被選為開幕影片已經代表了電影節十足的重視了。
但他沒想到,侯賽因還是找到了他。
跟他談話的內容也是言簡意賅,先是對他的《六個麵具》表達了高度讚揚,也表達了他對於放映反響的祝賀,最後就是邀請他務必參與這次電影節的閉幕儀式。
喬翼橋知道,這是代表自己的片子要獲獎了。
但究竟是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演員,還是……金棕櫚呢?
喬翼橋逼著自己,不要胡思亂想。
而頒獎禮照例,一項項流程走著。
最佳導演、編劇和男演員等等熱門獎項一一公布,並沒有六個麵具。
喬翼橋不免開始緊張起來,難道侯賽因是在亂講?
那這個歐洲佬可太不厚道了。
然而。
或許是吸引力法則真的奏效,也或許是今年並非電影的大年。
總之,當喬翼橋聽到那位做嘉賓的歐洲老牌導演念出:“金棕櫚獎的獲獎影片是,《六個麵具》,來自華國,恭喜!”
的時候,整個人處於一種即是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的感覺。
他沒有事先準備獲獎詞,但拿到這份榮譽的時候已經沒有太多慌張了,而是款款走上台,冷靜地致謝,收獲大家的掌聲,而後又走下了台。
他不需要什麼華麗的辭藻,因為他對這部電影的感謝,對於所有參與者的感謝,他們都知道。
這部片子已經走了太遠太遠。
遠到超乎喬翼橋的想象。
隨著斬獲金棕櫚,《六個麵具》在整個歐洲的知名度也瞬間熱了起來。
剛一上映,就直接被推到了多個國家的實時票房第一位。
而儺戲的各類衍生品和課程在歐洲也爆了。
這種又先鋒又傳統的藝術形式打動了全世界最難打動的那一波觀眾。
喬翼橋對於儺戲和自己電影的火爆程度已經失去判斷了。
直到小何和劉衝接連給他打來電話。
二人作為萬事以數據為先的“商人”
,給了喬翼橋一個非常直觀的答案。
“大哥,你知道咱們《六個麵具》和儺戲的衍生品以及授權,一共賺了多少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