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想的這是啥主意啊?”燕之看著附近人少,便小聲說道:“姑姑一去他嶽父家鬨騰,有理都變成沒理了。”
“姑姑隻是猜測劉大人是知道姑姑的身世,可姑姑自己並不記得過去的那些事兒了。”
“若是他隨意編些謊話來騙我,姑姑也分不清真假。”燕之喝了口茶笑著說道:“這寺裡的茶倒是挺好喝,比咱家的茶葉末強。”
“我喝不出好壞來。”阿文一口氣喝光了半盞茶看著燕之說道:“姑姑以後打算怎麼辦呢?”
“走一步看一步。”燕之垂眼看著杯裡的一盞清茶輕聲道:“今兒倒是沒想到會遇見了他,而且還知道了自己姓成,不錯了。”
她扭頭看著阿文賊眉鼠眼的問道:“哎,兒子,帝都裡有沒有王公貴胄姓成啊?”
“嗬嗬!”阿文低頭‘嗬嗬’笑道:“姑姑啊,帝都裡王公貴胄都是姓景的……賢王爺不就是麼!”
“彆提他,影響我認祖歸宗的心情!”燕之一伸胳膊把低頭偷笑的阿文摟在自己身邊接著問道:“不是還有異姓王麼?難道就沒個姓成的?”
“咱大惠的百姓誰不知道,大惠隻有景姓皇族有親王爵位的,太祖皇帝時就留了規矩,大惠是沒有異姓王的。”阿文靠在燕之的身邊小聲嘀咕道。
“這什麼破規矩啊!讓姑姑我想當個郡主的希望都沒有了……”燕之歎了口氣。
阿文抬頭看了她一眼笑得更歡了:“姑姑,你還是彆當郡主了……我就見過賢王府的三郡主,她的腰……”阿文兩隻手伸展開來比劃個大小:“三郡主的腰比報國寺山門裡的香爐還粗呢!姑姑的腰太細,當不了郡主!”
“又胡扯!”燕之低頭看了他一眼也笑了:“姑姑還沒聽說過冊封郡主是按腰粗腰細的呢……去,給姑姑倒杯茶去!”
“噯。”阿文把手裡的一點糕點都塞進嘴裡,一手拿著一隻茶杯去倒茶。
很快,阿文就端著兩杯茶走了回來,遞了一杯到燕之手裡。
“阿文,那你聽說過帝都裡有大戶人家是成的麼?”燕之接了茶杯依舊在想著方才的問題。
“姑姑,其實……”阿文看了她一眼,欲言又止。
燕之端著茶杯才要喝,卻停了下來皺眉道:“我怎麼就見不得你這個德行呢?有話就說出來,彆學那個劉狗蛋,總是話說一半,吞一半,也不怕憋出病來!”
“我是想說,帝都裡有錢有勢的人雖多,我卻不認識幾個,確實沒有聽說過姓成的。還有……”阿文看著燕之輕聲說道:“姑姑,你並非帝都人士。你說話雖然口音和帝都的官話很像,可我早就聽出姑姑是外郡來的了。”
“……”燕之沉默了。
又過了好一會兒她才輕聲說道:“姑姑其實並不是真想當個郡主啥的,隻是覺得成這個姓氏應該姓的並不多,若是大戶人家有姓了這個姓的,可能知道的人會多些吧……”
“攀龍附鳳的事姑姑心裡從來沒有這個想法,姑姑現在隻想弄清楚自己的身世,補上一張戶牒,再弄個路引,那樣,我們才能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姑姑想離開帝都?”她的話讓阿文有些吃驚:“就咱們兩個麼?”
“不知道。”燕之把茶杯放在凳子上伸手摸了摸阿文的頭發:“到時候你若不想跟著姑姑了,我也會給你安排好,總不能讓你挨凍受餓。”
“姑姑。你快彆這麼說!”阿文也把茶杯放到了凳子上,他兩手緊緊抱著燕之的一隻手臂說道:“咱不是早就說好了,咱們倆是一家人,姑姑去哪兒,我就去哪兒!”
“那就帶著你。”燕之歎了口氣苦笑道:“原來啊,他總是叫姑姑鄉下妞兒,姑姑還總是要搶白幾句,現在阿文也這麼說,姑姑也沒啥可說的了,就安心的做個鄉下妞兒了……”
“王爺也不知道乾什麼去了,都這麼久沒來咱家了。”阿文知道燕之口中的他說的是景行,便嘟嚷道:“要是王爺在,姑姑隻要去求了他,他定會把那個劉大人給送到姑姑跟前來,也省的讓姑姑繞了這麼多圈子。”
“他是他,我是我。姑姑是不會求他做任何事的。”燕之移開視線抬眼看了遠處,寺外一棵楊樹才落了楊花,生了葉子,嫩綠嫩綠的一樹新葉看了使人心生歡喜……春夏交接,正是繁花似錦的好時候……
燕之說話的聲音卻是涼涼的:“姑姑若是有一天非要離開這帝都不可了,大概也會是因為他。”
……
兩個人坐在院子的角落裡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四周雖然有不少過來觀看的人,可這些人都是男人,礙於身份,也沒人過來與燕之坐在一處。
這倒讓她得了清淨,甚至坐著閉目養神了片刻。
“姑姑,大和尚出來了!”天將黑的時候,院子裡突然騷動起來,阿文趕緊推了推身旁的燕之:“許是出結果了。”
燕之睜了眼,往前望去,就見那慈眉善目的典座僧已然站在了齋堂的門口,而他身邊還站著個雙手捧著托盤的小沙彌!
“阿彌陀佛!”典座僧站在那裡開了腔,顯然沒有請大夥進到齋堂裡的意思:“諸位施主久候了!”
“好說,好說!”
“師傅,還請您老人家快點說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