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方總對魅族的新機上市怎麼看?”
雷軍不緊不慢的開口,語氣裡聽不出意味。
就算雷軍不問,方年本也會趁這個電話說道幾句,畢竟是早有計劃。
沒多猶豫,方年開誠布公道:“黃總那邊跟女媧實驗室聯係過。”
“已經決定明天下午兩點啟動最後一輪推廣預熱,下周一新機在北上廣深珠海五市上市開售。”
“女媧實驗室方麵會給予必要的配合宣傳。”
“畢竟是第一款搭載女媧係統的手機,需要承擔一定的額外風險,就算幾經調校,我個人也還是不大看好,雖然從網上熱度看,煤油挺多的樣子,不過……”
說到這裡,方年略作停頓,歎息道:“據說產能嚴重不足。”
聽方年說完,雷軍稍作沉吟,貌似隨意道:“產能確實不理想,平均每天3000台左右。”
“……”
這話可以說是心照不宣了。
怎麼說呢……
整個中國目前也就魅族一家國產智能手機品牌能稍微拿得出手。
‘中華酷聯’現在還是運營商定製機。
包括菊廠最新的那個ideos,光是從外觀設計上就沒打算擠入主流市場。
魅族從m8開始就頗有一種顛覆國產手機的意思。
所以,魅族這個品牌其實是有一定粉絲擁躉的。
而且這台無數次跳票的m9又應用了不少新設計理念。
但最終魅族給出來的數字是日產能3000。
不是魅族沒錢,方年特地提前結算了當初約定可以在年底交割的投資款項。
也不是代工廠不接單。
這個時間節點發售新機其實很不錯。
蘋果的iphone4已上市近半年,也已在國內上市,用戶購買熱情逐步下降,相應的代工訂單量也會減少。
相應的,部分代工廠的生產力會空閒出來。
剛好又臨近春節,工人們也期待回家時腰包能鼓一點。
從這個層麵來將,代工廠以及工人們都恨不得一天能有30個小時。
可惜……
這一切都抵不過黃秀傑本人的謹慎。
他不敢承擔過大的風險。
而從方年跟雷軍的角度來看,魅族這台m9的賣點不要太多,怎麼也不至於連100萬台的市場評估都不敢做。
就算是雷軍來說,都能隨便找到十幾個賣點。
第一台從內到外都是國產的智能手機。
第一台搭載‘女媧’係統的手機。
第一台媲美iphone4的中國手機。
第一台……
更彆說經過無數年廣告熏陶的方年,他連‘次世代’這種詞都敢整出來。
可惜還是那句話,沒人能真的替另外一個人做決定……
從知道宣傳方案和產能起,方年就接受了這個結果,並不意外。
聽著雷軍心照不宣的語氣,方年平靜道:“黃總說會通過專賣店接受定金預定,我是想在8號之後根據總的銷售狀況,召集一次聯盟會議;
在m9上市以後,女媧係統實驗室算是完成了階段性任務;
後續包括怎麼發布版本,怎麼給聯盟內技術支持等等,我希望能坐下來開誠布公的談一談,明確規則。”
聞言,雷軍當即表態:“小米這邊沒問題,無論是電話會議還是怎樣。”
“正好前沿天使最近發了點財,我做東,在申城柏悅舉辦酒會,大家過來坐坐,你看怎樣?”方年征詢道。
雷軍稍作沉吟,道:“方總先定個時間。”
“最好是邀請一些投資人。”
方年笑著應下:“沒問題。”
“……”
對方年來說,定個時間的意思就是……
看看哪天下午不想偷懶了。
腦子裡念頭一轉,就定在了11月10日。
跟雷軍說明後掛了電話,之後一一聯係了黃秀傑、陳明勇、沈偉、餘大東幾人。
然後又聯係了沈尼爾、鄺平、劉芹等等一眾熟悉的投資人。
左右算下來,聲勢不算小。
畢竟還會有一些自覺夠格的投資人會來湊個熱鬨。
包括這些被邀請的人也會適當帶一兩個恰當的朋友。
算算也差不多有近半年時間,方年沒太跟外界走動了。
是得勤快個幾天。
時間定下來後,方年把事情交給了溫葉去聯係籌備。
酒會這種東西也沒什麼太多的講究,尤其是對柏悅這種酒店來說,駕輕就熟。
溫葉隻需要根據方年的喜好,把需求提交給柏悅,就完事了。
雖然她人還在東北三省。
“……”
…………
當天傍晚,陸薇語和關秋荷處理完羊城·前沿院的初步落實事務後回申。
比起申城的順暢,羊城那邊差了一截。
畢竟各人行事風格不同。
再加上方年身為複旦在校生,多少還是讓楊餘良‘偏心’了些許。
不過關秋荷跟陸薇語都是‘熟練工’,這幾天功夫已經處理妥當。
之後會根據時間窗口,安排在12月份之前掛牌。
畢竟在規劃中,方年希望明年9月份能有第一批研究生入住各個前沿院……
此外,方年終究還是沒能在這周五等來白澤實驗室的報告提交。
最新消息是:
下周五下班之前必定提交。
當然……
這周也有好消息,京城前沿院初步協調工作完成,下周就可以進入初步落實階段。
實在說,女媧實驗室的成立發展有多順暢,現在白澤實驗室的成立過程就有多拖遝。
不管有多少好消息,方年對白澤實驗室工作效率的不滿依舊溢於言表。
“方總彆總皺眉了,顯老!”
見狀,陸薇語笑嘻嘻地打趣道。
“芯片畢竟是硬件層麵的東西,而且國內基礎又非常薄弱,哪怕是在公版架構上進行自主設計,也是會麵臨許多困難。”
方年歎氣道:“這樣的效率很難令人滿意,真是出師不利!”
陸薇語安慰道:“彆拿女媧實驗室作對比就好了,畢竟這兩年國內計算機大熱,軟件更是最熱行業,而且此前小米是完成了基礎工作的。”
“如果按照這種工作效率,9個月內我可能見不到任何有效成果。”方年冷靜道。
聞言,陸薇語也蹙起了眉頭:“不能放緩嗎?”
“哪怕不斷砸錢也不能放緩。”方年堅定道。
陸薇語稍加思索,道:“好,我會再次評估準備工作對整體進度的影響。”
“你就彆糾結了。”
“好吧。”方年笑了笑,果真沒再多糾結。
“……”
在不滿意白澤實驗室教授團隊工作效率的同時,方年也對自己的部署進行了反思。
反思結果很簡單,除非9月份提出相應規劃時同時啟動籌備工作。
但那不咋太現實。
9月份的工作內容已經算是高負荷了。
現在隻能是順其自然,無非是後續追加資金投入。
…………
晚飯後,方年、陸薇語、關秋荷在20號彆墅的客廳嗑瓜子。
談起了招聘會的事情。
關秋荷率先說道:“五天時間,當康這邊一共發出去1300份正式offer,900份實習offer,進度不算快。”
“也沒事,前沿這邊大概下周一就會大概招滿,剩一周時間全是當康的。”方年說了句。
招聘會並不分工作日與周末。
所以前沿會提前招滿。
畢竟數量上少許多,無非是工作地點是廬州的200人門檻會比較高。
連陸薇語都不抱希望能招滿。
可能最後還是得通過跟各大高校的合作關係去邀請人。
“我是說……”
關秋荷蹙眉道,“這樣的進度滋生了一些小問題。”
“哦?”方年挑了下眉,“是不是有言論說,沒有前沿社團的大學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