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腹背(三)(2 / 2)

蚍蜉傳 陳安野 6121 字 10個月前

然而,麵對陷入苦戰的友軍,他卻並沒有出兵援助的意思,反而是扣下了常國安派來的使者,並令全軍戒備,在原地布陣作防禦狀。

他派出的哨探塘兵不少,幾乎眾口鑠詞皆言趙營來兵隻有數百。這就好說了,任他再精銳,區區之數,自己手下六七千主力,十個打一個也夠了,癬疥之疾不足為慮。反倒是常國安那瓜皮,不是一向仗著老卒強橫,不將自己放在眼中?他能,就讓他好好表現表現,勝了最好,不勝,左右死的不是自己人,不心疼,還能借趙營的手幫自己解決一個潛在的競爭對手,何樂不為?

作壁上觀之下,常國安一連遣來幾名求救的使者都被扣留,營中幾名將領不知袁韜心思,請兵出戰,也都被他大罵駁斥。眾人見他如此,噤若寒蟬,再無人敢言。數千人就迎著微風,沉默著目望西方,注視著咫尺之距的友軍在前線與趙營鏖戰。

徐琿本來甚為擔心袁韜的主力,打算略攻幾下就跑路。哪料觀察多時,袁部棒賊就似個個腳下生根般駐守原地,動也不動。當即大喜,因勢利導,將頭前騷擾激怒敵軍的戰術目標改為了徹底擊潰常國安部。

數千棒賊的按兵不動使得常國安的處境大為艱

難。數次求援無果後,他旋即醒悟:袁韜就是要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借刀殺人,好個龜孫。”趙營炮矢齊放,勢若奔雷,常國安中路傷亡慘重,兩翼也開始向內收縮。敗事漸明,他罵罵咧咧,坐如針氈,腦中所想,不是如何克敵,而是後悔來此一遭,“早知姓袁的不是好鳥,不想絕情陰險至斯。若曉得趙營如此善戰,就死也不會聽信他的花言巧語。”

追悔莫及間,已有手下上來,懇求退兵。常國安怒意如潮,按刀站起,罵道:“退,退什麼退,往哪裡退?兒郎們不要驚慌,隨老子上!”邊呼叱,邊拔刀,意欲親自上陣。然而眼下形勢危急,但凡長雙招子的都看得出自家不行了,他連呼幾遍,四周棒賊隻是各顧各慌不擇路,聚過來的寥寥無幾。

軍心已渙,軍勢已崩,困鬥無益。

常國安不勝憤怒,掙脫左右,自揮舞腰刀想要衝上前線,不防一支流矢從他腦袋上尖嘯而過,突然,心中沒來由地生出一陣恐懼。

他還不想死。雖起事多年,也被旁人稱為老人前輩,年紀實際還不到四十。金銀沒搶夠,娘們沒上夠,榮華沒享夠,他不甘心就這般如條野狗默默無聞,淒淒慘慘死在山澗溝壑之中。

“退,退。”他臉色煞白,頹然下令。

常國安部既敗,袁韜的部隊便暴露在了徐琿麵前。但他沒有再擊,而是下達了撤退的命令。對方戰鬥力不足,好歹也有數千人,在平坦的地形上以寡敵眾,硬碰硬,占不了便宜。

袁韜正嚴陣以待,等著趙營來,忽聞對方向西退卻,不禁仰天大笑:“蕞爾小賊,無知鼠輩,看到老子的精兵強將竟不戰自潰。彼等膽寒至此,我軍安能不勝?”一得意,對常國安的敗走也不在意了。

當下他儘拔兵馬,隨後追擊。卻擔憂分輕兵先追,會如常營般為趙營所敗,顧慮再三,還是數千人馬聚在一起迤邐而行,這速度一下子就被拉下來。

按照先前部署,徐琿且戰且退,拿捏把握分寸,將袁營兵馬一步步帶到土埡西北端的澗槽溝一帶。那裡,他早布好了防禦陣地。

對於徐琿的勾誘,袁韜不是沒有警覺,隻是他放出哨探,探出前方的消息無一例外都是敵軍僅僅千人上下,實在不足掛齒。他倒想看看,實力差距如此懸殊,趙營還能耍出什麼手段。

澗槽溝地如其名,狹窄陡峻,壩子的邊緣在這裡就像被鐵錐生生鑿出個口般向外擴展。又像手指,除卻入口處,三麵絕壁,僅有小道可上,兵家稱之為

“天牢”。袁韜追趕至此,徐琿已率人徐徐登溝上,倚靠高地,向下飛拋箭矢鉤錘。

是進是避?袁韜稍有遲疑,很快便決心消滅這股趙營兵馬。這支人馬明顯與狹道那邊的遊擊隊不同,聚而為拳,戰鬥力不俗。遊擊隊勢散力輕,又有景可勤清剿,放其在身後無關緊要,但若留這支兵馬在後,則便如芒在背,時時顧忌,難以全力以赴。他有自信,傍晚之前,他便能儘數殲滅這支人馬並搶占北方渡口。

趙當世很快得到了袁韜圍攻澗槽溝的消息,他撫掌大笑:“原以為還需動用後備劉營人馬對土埡西麵的道路進行堵截,今看來,徐、郝等人就足以製敵了。”兵貴神速,袁韜的目標是大獲山,他本應該全力向渡口進軍,今卻甘願陷戰險地,徒耗兵力時間、折軍銳氣,其人鼠目寸光至此,敗之無疑。

他一麵多派塘馬偵查澗槽溝戰況,一麵信步向廟中走去。形勢大好,他有十足的把握在日落前擊潰棒賊。山風輕掠,林海起伏,想著今日一過自己就將成為川中流寇的最強者,他的手心都因心情激蕩泛出些汗。

走到廟門口,餘光瞄到一人攀山而上。俟其近,卻發現對方發蓬甲斜,渾身血汙,再定睛一看,竟

是王來興身邊的體己親兵。

他心中“咯噔”一下,暗覺不妙。那親兵看見趙當世,連滾帶爬過來,臉上紅黃交加,好容易調勻呼吸,附耳壓低聲音:“官軍圍攻大獲山甚急!”

短短幾個字,不啻驚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