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借刀(四)(2 / 2)

蚍蜉傳 陳安野 6418 字 10個月前

“指揮且慢。”鄧宗震剛走兩步,腦後覃福便說道。

“覃公有何指教?”

覃福看了看他,輕歎口氣,也扶著椅子悠悠站起:“指揮,你聽我一言,施州未必就成死局。”

往日裡,覃福心直口快、雷厲風行,說話從不拖泥帶水,也許是痛失愛子給他打擊太大,亦或許是出兵大敗給他陰影太深,如今言行舉止,都有些婆婆媽媽的。

“覃公直說無妨。”

覃福負手而立,道:“衛所有城垣不假,但指揮豈不聞向年川中故事?趙營兵如貔貅,連劍州、達州那樣的通都大邑都打得下來,施州衛城又豈放在趙賊眼中?”他話至此處,觀察了鄧宗震顏色,見他有些怫然,搖頭往下說,“我知指揮驍勇,不懼趙賊。可指揮想想,徒死城中又有何益?施州中官兵已經不多,再白白損了這數百健兒,不是抗賊,而是助賊了

!”

最後一句實乃誅心之言,鄧宗震渾身一震,口中反複咀嚼這一句“不是抗賊,而是助賊”,越想越覺得有理,再想到覃福又說“未必就成死局”,心中一股希望之火猛然燒起,走上來拱手道:“在下魯莽,虧得公提點,否則枉自死了事小,害了衛所以至全州事大。”

覃福臉上難得露出微笑:“你能如此想,自是再好不過。”邊說邊收了笑,“我有一議,請指揮考慮。”

當下覃福說出他的提議,鄧宗震半晌無言,思慮了許久,衡量各方利害,終無更佳方法,這才點頭應允。

趙營因得忠路之便,在施州頭次大戰,便取得殲敵兩千餘的戰果,大動官軍筋骨,全營上下無不歡欣鼓舞。此時雪勢已逐日消弭,但春雪未融,川中官軍聽說已有幾路到了順慶府,不過要想跋山涉水追到此處,尚需時日。更何況,施州衛不屬四川而屬湖廣,王維章好不容易送趙營出川,是否會派兵跨省追擊,還在模棱之間。總的來說,在至少一兩個月內,局

麵大有可為。

趙當世不想給施州官兵有反應布策的機會,在七藥山之戰一日後即兵分兩路,一路自己與侯大貴帶領中營,直取施州衛指揮使司,另一路則慣例由徐琿帶領前營,向南攻擊大田所。

之所以選擇施州衛所與大田千戶所,原因有三。

第一,施州上下大多山地,土地貧瘠,籌糧不易。最為肥沃的兩塊地段就在施州衛所與大田所。施州衛所三千戶所屯田二百六十餘頃,大田千戶所屯田一百五十餘頃,根據覃奇功提供的情報,施州衛所府庫存糧兩千五百餘石,大田所二千餘石,都是不小的數目。一般來說,在籍明軍每人薪俸是日銀三分,米一升五合,馬則日草一束,為銀二分,豆三升。趙當世注重兵士營養,或許銀錢方麵比不上明軍,但糧食是竭力供給,趙營單兵每日份額有糧二升。若能儘取二地屯糧,足以支持趙營五千人馬的消耗將近兩個月。

第二,整個施州衛,僅有施州衛所與大田千戶所築有城垣。趙營雖強,屯駐在土司地界,難保不會

受到偷襲。若有城牆庇護,防護能力無疑大為躍升。又施州衛山地廣袤,佛郎機等炮銃機動困難,難有用武之地,若憑城而戰,就算外地官軍支援,趙營也可重施故技,據城死守一番。

第三,施州衛上下,多為土人,漢人不多。一因此地貧瘠,很難吸引外人,二也因各地土人宗族觀念深,排外現象極重,尤其是對文化習俗甚異的漢人,更是排斥。似容美田玄、田甘霖父子這樣親近漢家的土人畢竟是少數。趙營能打下土司地區,卻不定能輕易管理統治,相較之下,施州衛所、大田千戶所漢人比例較高,掌控起來相對方便。

大破各地土兵聯軍的輝煌戰績,使得覃奇勳、覃進孝對於趙營又高看了一眼。因不能公然出手相助,期間,忠路方麵暗派覃奇策送來施州衛南部各地輿圖,有了這些,加之夾雜在各軍中那些當地土著指引,施州衛全部的情形,已在趙當世的掌握中。

前營與中營先後出發。前營徐琿帶著,清晨出發。這是趙營成軍以來首次分兵。營中人數一多,就不能按照以往那樣一窩蜂地自一處走。施州山道多,不寬且難行,五千人同行,行軍隊列勢必拉得很長,

不但於指揮不利,也嚴重拖延速度。前營、中營各兩千餘眾,分彆走,利大於弊。施州兵新敗,短期內難以大規模卷土重來,兩邊兩千人,足以應付情況。而且趙當世對於徐琿指揮能力有著很強的信心。誠然,組織指揮能力後天可以慢慢提高,但有些人就是天生能力強,在趙當世眼中,以徐琿現在的水平,指揮五六千人也綽綽有餘。

中營在傍晚出發,戰兵先行,輜重隊迤邐隨後。夜行數十裡,於次日晌午俟近施州衛所。施州衛所其實不小,宋代就有雛形,以山為基,洪武十四年複築,“東北帶清江,南環溪水,五門四橋,城周九裡有奇”,又是石城,最高處三丈五,其上串樓、警鋪、女牆皆備。

這次攻打施州衛所,趙當世特意從前營調來幾尊炮,以備不時。又知城垣地形複雜,牆高壁厚,本做好了打硬仗的準備,哪料到了城外,才發現城中早無守軍,唾手可入。

因為鄧宗震撤退太急,城中居民不及逃散,大多還在城內。人人皆知來者乃是川中打到這裡的巨寇,無不自危,家家閉戶,暗自祈禱能避過一場刀兵之

災。

趙當世跨馬入城。城中主道前,跪有五六人,看裝束,均是儒生打扮。

趙營中最缺的就是儒士,趙當世秉承一貫作風,不以幾人阻道為惱,反跳下馬背,親自扶起跪在最前頭的一人,道:“先生是斯文人,何必行此大禮。”

那人一襲青衫,頭戴網巾,年約三十,身子頎長,模樣頗為秀氣。他站起來後,身後的幾人也站了起來。隻聽他道:“小可劉孝竑,領城中各族代表,恭迎趙將軍入城。”嘴上恭敬,眼神卻遊離無光,明顯神不思屬。

施州衛所,土人居外,漢人居內。聽這自稱劉孝竑所言,竟是城內漢人家族一並來歡迎自己了,趙當世乍聽之下,喜悅非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