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重慶府東南的石砫,是與酉陽、烏蠻等地並稱的強勢土司,境內土漢雜居,人口繁盛,物產富饒。比起動員上下才勉強湊到千把人的忠路來說,其常備兵力就達三千,再加上馬氏父子與秦良玉的極高威望與與對周邊地區的強大號召力,每次召集兵馬,一次性集齊近萬人也非難事。
石砫精兵中最為人稱道的有兩種:一為白杆兵,二為僧兵。
白杆兵基本來源於石砫境內居民,少數時候也會招徠外地人補充。顧名思義,此類兵所用兵器俱為白蠟木為柄的長槍,槍長高人一頭,槍頭略似鉤鐮槍。除卻銳利的槍頭,還有帶刃的短鉤。槍尾端則鑄重鐵環。戰時白杆槍可刺可砍,可拉可錘,戰技極多。除了戰鬥作用,鉤環相合,亦可作牽引攀緣之用,在山地作戰時極為有利。
除了白杆槍,白杆兵陣中也廣泛配有強弩、圓
盾以及少量的利劍大刀。敵遠,勁弩射之,敵近,換槍盾肉搏。兵器精銳的同時,白杆兵的防具亦極為到位,其兵內著鐵甲,外披棉甲,刀劍不能入。當初不可一世的後金兵會在渾河受挫,也是因小覷了白杆兵所致。川楚交界土司不可勝計,但真有財力人力能支撐起如此精良裝備的一支軍隊的,隻石砫一家而已。
比起名聞海內的白杆兵,石砫僧兵的名氣便小得多了,然而他們的戰力也絕不可小視。土司多信佛,石砫富裕,境內寺院繁多,其中三教寺、東林寺、石峰寺、南城寺四個廟宇的長老智先、智發、智睿、智啟本源出一門,皆俠肝義膽,嫉惡如仇,會五百僧兵協助石砫保衛鄉裡。人不多,可出戰至今無一敗績。隻因從未出遠境作戰,所以名聲不顯。
馬千乘、秦良玉夫婦都崇佛,與四位長老以師兄弟互稱。自馬千乘亡故後,秦良玉此時也已六十出頭,四位長老更是圓寂了三位。五百僧兵卻因不斷補充,仍然維持著昔日規模,由新一代的長老業恒領導。業恒年輕有為,坐兼四寺主持,是以這五百僧兵的
凝聚力較此前尤強。
這次石砫出兵,打得雖是宣慰使馬祥麟旗號,可實質上崇禎四年馬祥麟隨母親秦良玉入京參與收複永平四城後,就與妻子張鳳儀被崇禎皇帝留在了京師負責警備,故此間真正的指揮官乃是秦良玉——秦翼明等也被留下或協助戍守京師或調往中原剿賊,獨秦良玉一個回鄉“專辦蜀賊”。
秦良玉雖年老,但依然善戰。其體甚肥大,勇武遠超普通男子。她自小生長石砫,耳聞目見忠路對附近彭水、黔江等地無節製的剽掠屠戮,深惡忠路覃氏的貪婪殘暴,故此一接到田玄的求助信,即刻便動員起了三千白杆兵。業恒與之交厚,也主動召集僧兵助戰。
業恒甚有謀略,在他的提議下,秦良玉選出近百精明強乾之輩率先潛入蟄伏於忠路寨旁,出其不意搶奪寨門,秦良玉與業恒隨後大隊掩殺,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宿敵覃氏一網打儘。
秦良玉雖極厭惡覃奇勳,卻因自小父親教育熏
陶,深明忠義之道,見了這個狼狽無言的階下囚後,也沒有公報私仇,而是差人將覃氏上下全都解回了石砫。她在出兵前曾與智先、業恒等人討論過,認為忠路覃氏無非癬疥之疾,跳梁小醜罷了,在施州興風作浪的趙營才是真正的硬手。
取覃氏,不過順手而為,對趙營,絕不可因勝生怠。
早在趙營盤踞達州時,秦良玉就曾經向王維章傳達過助剿的意願,可王維章似乎有些忌憚石砫,不為所動,她也不能隨意越境。等趙營進入湖廣後,她就更沒有希望出陣了。原還在嗟恨,不想機會反從天而降。
忠路的敗兵也有些逃到了施州衛所,趙當世在與眾將商討完畢後,還是認為當務之急乃是與徐琿部合兵。石砫兵畢竟達三千五百,趙營集中主力,或許尚能依靠人數抗衡,但分處兩處,勢必難逃被各個擊破的下場。時不我待,趙當世在接到消息的次日就整頓兵馬準備離開,孰料前部才開出數裡,就聞敵情,
竟是有一支兩千餘人的兵馬駐防遊弋於施州衛所西南一線。他們的目的顯而易見,就是要阻撓趙當世南下合軍。
那邊石砫才破忠路,這邊施州兵便已策應到位,憑借多年積累下來的軍事經驗,趙當世不會單純的以為二者隻是巧合,再想之下,他認為自己是被人算計了。
施州衛所西南一麵山多林密,裡頭堡寨無數,路徑也極儘險絕,施州兵分據其中,趙營是無論如何也突破不了的,此前侯大貴的遭遇就是明鑒。如果自西北七藥山繞路,則太靠近忠路,很有可能提前陷入與石砫兵的苦戰,趙當世沒把握取勝。
該怎麼辦?又一次,趙當世進退維穀。
趙營在施州衛所又躊躇了一日,期間,覃進孝帶兵來合,沿路吸納了接近三百的忠路潰卒,禦下兵數也有一千五百,頗為可觀。趙當世出郭相迎,與之攜手入城。覃進孝麵色哀愁,無心赴趙當世特意備下的洗塵宴,隻去後司尋到了幺妹覃施路,二人相抱痛
哭,旁觀者無不嗟歎。
第三日,有哨騎歸報,還帶來一個使者。
那使者自稱是受徐琿所遣。他全身泥血,蓬頭垢麵,若非穿著一身輕甲,又帶著憑證,很難讓人相信他會是行伍中人。據他所言,昨日晚些時候,忽有一軍自北突襲,其時徐琿正與郭虎頭等領著前部勘察地貌,倉皇交戰,幾乎全軍覆滅,幾名重要將領僥幸逃出,可也當場損失了近百名弟兄。徐琿得知是石砫兵來後,不敢野戰,躲入唐崖長官司的土寨據守。石砫兵傍晚攻了一次,很快天黑,便收兵後撤了。他與另外三個被徐琿委派,來此傳遞消息,同時求援,怎料中間山區施州兵戒嚴甚慎,他們四個中被殺了三個,隻剩下他九死一生,千難萬險摸到了附近,若不是恰好遇到趙營哨騎,亮明了身份,隻怕此時也同樣難逃被施州遊兵擒殺的下場。
趙當世看他久未飲食,且心力交瘁,精神很差,又略問幾句就差人帶他下去領賞歇息。
軍事蜩螗,隨著趙營規模越來越大,趙當世漸
漸感受到了自己的精力已經無法像往昔般沛然充盈。他固然比尋常人見識廣,手段高,但一人之力再強,麵對似乎無窮無儘,紛至遝來的問題與選擇,終歸會出現彷徨與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