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營出來後,趙當世頗感迷茫。隨著曆練的增加,他已經能很好地控製住自己的脾氣,漸漸養成了喜怒不形於色的習慣。然而,對於一些觸碰到他底線的事,因為天性剛強,他實在是無法忍受。
他答應了高迎恩的請求,薛飛仙卻辱其妻殺其女,令他的信義毀於一旦。若非韓袞與孟敖曹搶先一個抱住自己,一個架走薛飛仙,想來一場火並在所難免。等逐漸冷靜下來,他才發現事情的嚴重性。
薛飛仙是自己的部下不假,但是和侯大貴等人比起來,他獨立性很強,以至於可以帶著自己部眾脫離趙營。對於這樣的部下,以暴製暴隻會適得其反。韓袞說的不錯,趙營新近擴充人馬,穩定為上,如果為了一個敗將而使自家部眾離心離德,實非明智之舉。
由此出發,趙當世想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擴張的同時保持住自己對部隊的絕對權威。如
果不能做到一令既出,全軍皆服,那麼盲目地擴大化對趙營來說,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尤其是近一段時間,覃進孝、韓袞等部的陸續加入雖然有效增長了趙營的戰鬥力,但趙當世對趙營卻越來越有一種陌生與距離感。再這樣下去,趙營遲早會走上絕大部分營頭都會走的老路,即魚龍混雜導致的凝聚力脆弱、戰鬥力失衡乃至軍紀敗壞。他暗自思忖,接下來勢必要采取一些行動,以便將這些個新附之軍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高迎恩那裡,隻能將他的妻子送回後加以撫恤。對於這個人,趙當世還不準備殺。畢竟是高迎祥的親弟弟,殺了影響差,也得不到什麼實際的好處。
高、拓二營戰敗後,崩潰的速度之快,委實難以想象。那些原本信誓旦旦支持著二者的營中宿老們樹倒猢猻散,各自率部離去,根本沒有半點義氣情誼可言。趙當世看在眼裡,心思若自己手下都是這樣一幫人在輔佐,簡直令人不寒而栗。同時又想,以這樣的禦下能力統率著一群離心離德的烏合之眾爭名奪利
,無怪高迎恩、拓攀高二人會很快湮滅在曆史的塵埃中,籍籍無名。
反之自省,此次薛飛仙的這件事,或許並非全是壞處。能敲響警鐘讓自己清醒認識到勝利之下趙營潛在的危險,實在是收獲到的最大戰果。居安思危,至理之一,隻有做到這一點,方能及時避開禍端,穩固發展。
這些想法在沒有相對成熟的解決思路作支撐前,趙當世不會和任何人說。回到現實,畢竟是大勝深有沉澱的闖營餘部,實打實點計出來的戰利品還是很快將趙當世心中的陰霾衝淡。
首先是二營的俘虜。在兵將脫離逃竄大半後,二營中被看押起來的零零碎碎加在一起還有二三千人。趙當世不準備全部吸收,隻是挑選了一些精壯的補充營中缺員以及將個把有手藝技藝的工匠、大夫等留在後營。其餘的全都打發給了張妙手,也算是對他出手相助的報答。
雖然闖營的精銳馬軍在馬朝所一戰中土崩瓦解
,但說到底還是有著闖營的積澱,高迎恩與拓攀高兩營中著實有著不少甲械物資,光火藥一項的繳獲,就讓徐琿難得地笑得合不攏嘴。
可惜的是,糧秣不多,這倒也在趙當世的預料中。數萬大軍麇集一隅大半個月,方圓百餘裡間都被掘地三尺,那還有什麼餘糧積蓄。通過後營方麵的清點和統籌,以剩下的糧草支撐起最近幾日趙營整頓的緩衝期還是可以的。能堅持到這個地步,趙當世已經滿意了。
軍隊整頓期間,趙當世召開了一次軍議,把總以上者悉數參加。目的是確定下一步的動向。經過對斥候回報信息的彙總,趙當世等大概知道了目前陝豫等省官軍、流寇兩方的基本態勢。
總的來說,眼下官賊雙方鬥爭的焦點地帶有三處:陝北、豫西和楚豫交界。
陝北不必多說,闖將李自成、過天星惠登相、混天星周清三部與洪承疇僵持。洪承疇全部家底現在都在圍困他們,雙方你來我往,乍降乍叛,局勢撲朔
迷離。二者拉鋸日久,其實不但李自成等狼狽,洪承疇以及樊一蘅、左光先、曹變蛟、賀人龍等官兵也是焦頭爛額。
豫西是老回回馬守應、混十萬馬進忠、掃地王張一川、興世王王國寧合著張四天王、整齊王、瓦背王等等十餘家賊寇與豫撫陳必謙、豫按楊繩武以及豫將左良玉、陳永福、申如裕等等混戰,難解難分。
楚豫交界則為西營八大王張獻忠與曹操羅汝才領著射塌天李萬慶、左金王賀錦、亂世王藺養成等一票小弟四處攻襲。李自成擅長伏兵,張獻忠擅長奔襲流動,這會兒就體現了出來。盧象升近段時間受詔調任宣大總督,流寇彈冠相賀。沒了他統一調派,楚北一帶的楊世恩、許成名等部官軍對付蹤跡飄忽不定的張獻忠,幾乎可用疲於奔命形容。
除了這三個地方,還有幾處的情況引人注目:陝西的商洛山區有著革裡眼賀一龍,聽說其部有去河南會合老回回等營的打算;鄖陽、襄陽一帶闖塌天劉國能、張胖子還在四處流竄,與秦翼明、鄧祖禹等捉
迷藏;蠍子塊拓養坤前不久又在西安複叛,被孫傳庭擊敗,退向東麵;漢中小紅狼等部收容各地殘兵,勢力日張。
以上林林總總,都是近期些較大規模的勢力分布,其餘遍布各省的大大小小流賊數目浩如星海,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