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紙上看,官軍這次帶來了麥穀雜糧等湊一起,基本上達到了九千石左右的水準,至於少去的一千石,怕是在路上給押送的民夫兵士吃掉或是軍官分潤了,這是當初定下協議一個小漏洞,給柳紹宗鑽了,倒也無關緊要。
大頭拿到,侯大貴心定不少,接著看,除卻糧草,火藥也有一千斤。雖不多,但聊勝於無。與流寇交易,給些錢糧,多少說得過去,可要是火藥這類的國之利器數目太大,給人捅了出去,就算是皇帝的親叔叔,瑞王恐怕也擔不起這份罪責。所以不論是囿於庫存所限還是為了自保,瑞王能拿出一千斤火藥,已經很夠意思了。其他東西,雜七雜八,並不太多,也不重要,侯大貴對清點的結果基本滿意。
柳紹宗看著侯大貴緊繃的臉逐漸緩和,也鬆了口氣,問道:“怎樣,可以將郡主交於我了
吧?”
“且慢。”侯大貴大手一立,“還有個條件,柳總兵可彆忘了。”
“哼,你是要說那三千百姓?”
侯大貴擠出一個很難看的微笑:“人都在寺外等著柳總兵去清點,柳總兵點完,咱們就可散了。”
他說完,身子往後一靠,準備做長時間耗著的準備,豈料柳紹宗手一揮道:“不必點了,你既然對糧草沒有異議,就將郡主帶出來,寺外的人,我一並帶走就是。”
侯大貴聞言大喜,暗想如此最好,免我費心。往後招招手,叫來龐勁明,讓他將郡主帶出來。不多時,華清再次來到了正殿。侯大貴走上去,抱拳與她說話道:“郡主,事已辦好,我趙營這邊就不留你了。望你歸城路上一路順遂。”頓了頓,聲音微沉,“我家主公托我和你說一聲,你送的那朵小藍花他很喜歡。”
“他真這麼說了?”原本一語不發,態度淡漠的華清在這時候忽然起了興致也似,反問一句。隻不過,侯大貴僅僅點點頭,沒有再說其他。
華清忽而失落,感覺心中有些空蕩蕩的,緊抿上了唇。柳紹宗心中焦急,聽不清侯大貴鬼鬼祟祟又說些什麼,生怕夜長夢多,大跨一步上前道:“郡主,咱們走吧。王爺和王妃,可想你得緊!”說完,自將身子隔在了她與侯大貴之間。
侯大貴打量他兩眼,轉身離開,邊走口中尚道:“送柳總兵與郡主出寺。”柳紹宗怕再出岔子,他又何嘗不是。
華清跟著柳紹宗向外走出兩步,卻還是忍不住回頭看了看侯大貴、龐勁明、王來興甚至是每一個趙營的兵士。這些人,她沒接觸過甚至也是頭一次見,但不知怎麼的,一想到這些人是和趙當世朝夕相處的戰友夥伴,她看到他們就倍感
親切。透過他們,她似乎就能看到趙當世的影子,他的英容笑貌,意氣風發…
柳紹宗這次帶來的人不算太多,一千兵士,五百民夫。他將華清送上早已備好的帷幕馬車,當先開路。一千兵士分兩列將馬車夾在中間,又給民夫們發了銅錢解散了事,將近三千的百姓放在後方由少數兵士看管,散亂跟著走。
車行轔轔,永恩寺很快就消失在了深邃的草木後。每隔一段時間,華清就會掀開窗帷,問跟在車轅邊的小竹到了哪裡。有時小竹也不知道,隻能邁著小步子,跑到前頭去問柳紹宗。當確定已經離開褒城的地界,進入南鄭境內後,華清才停止了詢問。
她沒來由的,分外想念起了趙當世。幾天前這情緒還沒這麼強烈,可自打離開了永恩寺,趙當世的身影就一直在她眼前揮之不去。她覺得胸口有顆無形的石頭壓著也似,壓得她喘不上氣。
“我這是怎麼了?”她不斷問自己,卻始終得不到答案。
到了南鄭,進入官道,馬車平順了不少,華清卻感覺不太舒服,想靠著小憩片刻,誰知這時候車外傳來了小竹的呼喚。
“怎麼了?”她掀帷問道。
小竹向裡邊靠了靠,對她道:“前麵柳大人派了幾個人去後麵,奴婢這時候向後看,不見了那些一直跟在後麵的百姓。”從趙營那裡交接來的近三千百姓,本一直跟在後麵,小竹生性活潑,最喜左顧右盼,無意中發現了這個情況。
“人去哪裡了?”華清這時腦袋有些難受,但一想到那三千百姓,責任感還是驅使著她打點起精神。
“不知道。”小竹搖著頭說,“要不郡主你問問柳大人吧。可彆是百姓們趁他不注意跑了,那他不就失職了?”小竹心地善良單純,又不明內情,很感激將她和郡主救出趙營的柳紹宗,
所以言語間頗為擔心他。
“也是…”華清想了想道,“你費費力,再去柳大人那裡問問。”
少頃,小竹從前頭複奔了回來,華清問她:“柳大人怎麼說?”
小竹咽了口唾沫,回話:“柳大人說,百姓速度太慢,延誤郡主歸城,兩邊分開,郡主先走一步。”
“這樣嗎…”華清聞之,尚在思索,馬車卻在這時候猛然一停,“呃…”慣性幾乎令她撞到車門上,好在及時攀住護欄,才免於受傷。
“郡主!”小竹大驚失色,卻在同時聽到兵士高呼:“小心,有賊寇!”
緊接著,卻又聞兵士呼喊:“彆慌,不過是幾個破落戶。”如此一來,小竹本提到嗓子眼的心,重新落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