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潛流(一)(2 / 2)

蚍蜉傳 陳安野 5197 字 10個月前

趙當世回道:“行事過猶不及,牧齋公是尊長,男女私情豈容我輩指手畫腳,鞭辟過深,反引起警覺反感。有緣千裡自相會,牧齋公與柳姑娘都是風流人物,自有主張個性,靜觀可也。我隻起個頭,若真成了,往後牧齋公處,就多份人情;縱然未果,也不尷尬。”

林吾璋聞言,暗自點頭。

拜訪完了錢謙益,餘路皆無他事。過一日,一行人馬不停蹄離開常熟,直驅鎮江。但行到一半,隻覺陸路冰封難行,故而臨時改弦易轍,在常州府江陰縣的夏港雇船,提前行水路。

溯江而上,正月底,複達安慶。趙當世想著上次與史可法不歡而散,心存芥蒂,欲以林吾璋作陪,再訪其人,但被告知史可法嶽父病重,已經告假省親去了,由是作罷。

二月中,出南直隸至湖廣蘄州附近,聞監軍道袁繼鹹近期以辰州兵驅賊,州城附近不太平。於是一行人從馬口鎮上岸,走大冶,繞行至武昌。一路道路艱辛,並不好走,中途亦多發狀況,短短路程,卻花去了將近半月時間,到了二月底,方才到達武昌府城。欲渡江,又得訊湖廣

巡撫方孔炤以楚將楊世恩、羅安邦等擊流賊於黃陂之木蘭山,兵荒馬亂,江麵封鎖戒嚴,隻舟不得渡。

武昌府賊寇複猖的情況引起了趙當世的注意,他將華清與林吾璋安置好,由鄧龍野與滿寧保護,自與周文赫前往沿江地帶探查情況。繞了一圈打聽,才曉得原來去年底“混十萬”馬進忠迫於形勢,向左良玉投降。回營在鄖陽山區又與已經招安的曹營生隙,“老回回”馬守應與“革裡眼”賀一龍屢要招撫不成,便重新出山,流竄在楚豫一帶。近期來回湖廣黃州府與河南汝寧府二地,因此引發兵禍。

曆數當今依然負隅頑抗的巨寇,唯剩陝西闖營與湖廣回營,形勢對官軍而言似乎一片大好,然而趙當世卻始終放不下心。他深知朝廷在沒有後續切實舉動的情況下就招降西營、曹營,雖能解一時之渴,卻沒有辦法徹底解決問題。熊文燦的所作所為,隻不過是當年楊鶴的又一翻版,過往的經驗告訴趙當世,在這貌似平和的氣氛下,依舊暗流湧動。這也是他人在外,卻一刻也不敢多耽擱的重要原因。

三月初,回營再度請降於監軍孔貞會,雙方斡旋,乾戈稍息,江禁短暫接觸。趙當世一行人趁此機會,不敢走黃州,轉走德安府,經孝感、雲夢、安陸、隨州回到棗

陽。這段陸路的回程與去程的安擔截然不同,一路異常緊張,若非趙當世有著多年行伍的敏銳性,數次都幾乎要為流賊所捉。中旬,先抵棗陽範河城。

華清思念小竹,趙當世便不著急將她送去襄陽,回營第一件事即召集眾將,巡視軍務。

數月不見,諸將多有些勞形之色,侯大貴、徐琿這兩個趙營的二三把手在趙當世不在的日子裡,更是焦勞昕夜,半點都不敢放鬆,侯大貴的須髯中甚至都多了些灰白。

軍務之一,在於軍改。此事由徐琿推進,目前野戰軍五營都已經整改完備,操練也如期不輟。本來,流賊投順,接受與否需要上報朝堂參奪,但王光恩等降寇戰兵基本散儘,有熊文燦掩護,向朝廷方麵隻說諸寇“散眾獨降”。這種情況好處理得多,趙營也因此逃過了“僭製自裁”的罪名。

一二月時,回營複出,侯大貴與徐琿也接到軍令,也帶著麾下兵馬協助參與了幾次剿寇的戰鬥,總體說來戰鬥規模不大,他們也都基本都收著打,既無傷亡,也無斬獲。不過這聽令便出的積極表現給了熊文燦很好的印象。

目前野戰五營部署,侯大貴無儔營與韓袞飛捷左營駐紮範河城,徐琿效節營駐紮棗陽縣城,郭如克起渾營駐

紮岑彭城,馬光春飛捷右營則駐紮舂陵城,各據關節要衝。

軍務之二,在於治縣。去年年底,朝廷新派的棗陽知縣溫舒榮到任,此人是南直隸揚州府人,曾為饒州府浮梁縣主簿,政績平平,知縣一職本輪不到他,但之前的被舉薦者畏楚北凶險,莫敢從允,他才得了機會。縣中軍政已經為覃奇功、李萬慶、孫為政把持,自不會讓給這溫舒榮半分,他倒也知趣,成日唯唯諾諾,並不多問。

棗陽縣既為趙營掌握,所有田畝、礦產、魚鹽等業都歸置趙營節製。為了協助覃奇功管理全縣、參與生產,王來興劃出屯田軍左營以及右營,分彆由屯田使張光翠與張景春提領,專門進駐到棗陽縣城以供差遣,既參與作業,也協治城防。縱使二營上下共計有屯田兵六千人,卻依然時有捉襟見肘之感。

軍務之三,在於修城。王來興以屯田軍前、後營二營為主建設城池,後營為主、前營為輔,截止二月初,所有工程其實都已完成。整座範河城近似矩形,城高二丈四,分內外城,外城垣夯土、內城則包磚。城周八裡,分東、西、小西、南、北、小北六門,雉堞三千餘,敵樓八座,外繞由範河引入的護城濠,闊六丈、深一丈七、周一千五百餘丈。城外,更環布有營盤無數拱衛,附近山嶺高險

處均設望樓、烽火等等。論堅固程度,超過棗陽縣城。

施工中,還一度出現了預算不足的情況,整個工程麵臨延期甚至爛尾的危機。然而王來興與何可畏商議後,求助於覃奇功。覃奇功當機立斷,以縣中田畝為碼,向商民籌款,隻一月,湊齊所需所有款項,解燃眉之急。兩邊通力合作,方有範河城今日屹立之雄。

軍中事一切順遂,趙當世始才放心,同時也對營中各方通力合作的情況表達了極高的嘉許。隨後,趙當世將林吾璋介紹給了何可畏,並將與鄭家合作之事也詳細說了。後續事宜便由何可畏與林吾璋先磋商起草。

趙當世回到棗陽不過十來日,及至四月,正準備將華清送回襄陽,河南那邊左良玉卻先派人帶了封信來。信上寥寥幾筆,並無贅語,唯有四個字觸目驚心——棗西將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