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蚍蜉傳最新章節!
為了將何大化請到火器坊,何可畏沒少花心思。一開始何大化要求在襄陽府府城修建天主寺,何可畏哪裡敢允,隻答應不會阻撓他在襄陽府內傳教。一番談判後,再退一步,承諾沈埡的天主寺也會派人前去專門守護,寺內天主僧全由趙營撥款供養。
何大化在大明傳教也有十餘年,知國民對天主的提防與偏見非一日可消,是以審時度勢,並沒有固執己見。況且他傳教並維持天主寺運轉也很需費錢財,又見趙營出手闊綽,的確真心實意,便在六月初正式加入了趙營,和勞崇漢等佛郎機人一起受內務司下的火器坊節製。
來大明傳播天主的西洋番人大多有絕技傍身,否則身無長技無立錐之地,何談讓他人信服心甘情願皈依天主?何大化尤其擅長數理與天文,來大明前還曾自修過軍事類的書籍,對火炮火銃等絲毫不陌生。他移居範河城,同時從沈埡帶來了產自西洋的諸多遠鏡、尺規、鐘表等物品和工具,令何可畏等範河城文武嘖嘖稱奇,大開了眼界。
應繪衣也隨行住到了範河城。當然,知她漢名的人不多,人們隻知道火器坊裡那極有學問的番人有個小名叫做“路亞”的漂亮女兒。女孩子性格活潑,口齒伶俐,是大夥兒辛苦工作之餘的開心果。
因生於佛郎機,何大化與勞崇漢等佛郎機人交流無礙。且比起勞崇漢,他精通漢話,所以與坊主陸樸一並其餘漢人工匠交流效率極高。通過本身具備的各方麵專業知識,他很快融入了火器坊的工作流程,並在六月中旬至七月上旬的這段時期接連攻克了幾道此前一直困擾著火器坊的技術難關。
陸樸一對何大化極為尊崇,幾次請求將火器坊的坊主職位讓給他,何可畏當然拒絕。番人厲害歸厲害,終究是異族難以全信。尤其每每想到這個淺瞳鷹鼻長相的番人居然和自己還是本家,何可畏心裡總覺得十分彆扭。
不管怎麼說,公事為重。內務司並火器坊上下人員齊心協力,終於在七月下旬將趙當世定下的三種炮型都鑄造了出來。和預期相符,三種炮炮身皆用銅製,青銅、黃銅並用,耐磨且散熱效果佳。同等體積,銅重於鐵,從廣東買了的五門紅夷炮都是鐵炮,何大化等以此為參考標準,焦勞昕夜、日夜攻堅,最後居然真就達成了用更重的銅造出了威力相同但炮身更輕這一成果,頗為不易。
趙當世在靶場上仔細看了看三種炮的炮身上鐫刻銘文,發現一號紅夷炮重四千五百斤、二號紅夷炮重千八百斤,竟是比原來規定的重量還有減輕,不禁更對火器坊的研造能力刮目相看。
何可畏見趙當世滿意點頭,大添信心,說道:“主公未到前,三種炮都試射過多次,最近一次,還調運到鄖陽府徐統製的軍中,用來阻擊獻賊。屬下當時在場,隻見一號紅夷炮架於城頭,一炮轟出,彼端人馬騰飛,自空中墜者紛紛無數,威力實在可怖!”
趙當世微笑點頭,立於靶場麾蓋蔭蔽處,問道:“那麼現在隻剩炮車未成了?”
何可畏點頭道:“炮車也早緊鑼密鼓地設計中,已經大有進展。眼下先不說野戰,隻憑我營自鑄的大炮守城,毫無問題!”
光說不練假把式。幾聲號角聲揚,趙當世旋即和在場人員一道用厚棉花塞耳,等待放炮。在佛郎機教官並教練使司教練的齊聲指揮下,炮手們有的拿著規度、銃尺用以測距離、測填藥量,有的則“哼哧哼哧”懷抱實心鐵彈咬緊牙關往炮口裡塞,有的開始手持頂端包裹厚重棉布的木竿往木桶裡蘸水為炮彈出膛後的清膛工作提前準備,全都緊張地進行著前期工作。趙當世注意到,這時操演的炮手基本都還是佛郎機人。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一發試炮,炮身與地麵平行,無任何角度。負責下令發射的是教練使葛海山,他身邊的陸樸一則手持一冊炮表,負責記錄並給出調整建議。
趙當世沒聽到任何發射的命令,隻看到何大化嘴巴大大張了一下。瞬時間隻覺腳下地麵震動連連,兩門紅夷炮的炮身先後向後小幅度地一縮,青煙登時從炮口四溢彌散。遠方,作為靶子的幾座小土壘前方,則如海浪般泥沙飛掀。
“彈丸與火藥壓太實了,彈、藥間應留些縫隙。”
趙當世暫時取下塞耳的棉花。這時何大化正大聲訓斥操作大佛郎機炮的幾名佛郎機炮手,另幾個佛郎機人七手八腳將大佛郎機炮從固定架上拆卸下來,從後將子母銃管分開。趙當世看得很清楚,射出去的隻有兩門紅夷炮的鐵丸,大佛郎機炮發生了悶燒不爆的現象。他也操過炮,一眼就看出了問題所在。
“是,是”何可畏後背生涼,暗罵這群佛郎機人不爭氣,上不了台麵。早不出意外、晚不出意外,偏偏輪到趙當世麵前啞火泄氣,“這群佛郎機人沒見過世麵,主公在場監督,彼等免不得心慌意亂,丟人現眼。”他隻把耳中棉花拔得鬆了些,兩團白棉從他兩側耳洞伸出來,與他氣得跳腳的表情相配,那形象令人莞爾。
趙當世見佛郎機人已經迅速將那兀自冒著煙的佛郎機子銃更換成了正常裝彈填藥的子銃,邊將棉花塞回耳中邊道:“試炮嘛,正常不過。”繼而又道,“之後給教練使司多施加些壓力,讓他們快快訓練出我趙營自己的炮手。”
“屬下領命!”何可畏悻悻而言,隨著也將棉花重新塞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