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還能去哪兒?”侯方域忽然就急了,“商丘去不得了,老爹也不讓我去看他,要不是今日見到了大哥,我、我當真覺得天地間已無所依。”
侯方夏聽他這麼說,回道:“哥哥不才,而今為趙帥效力。趙帥求賢若渴,你過去,好歹能某個出身。”
傅尋瑜笑道:“若果真有幸邀得侯三公子,鄖襄鎮其他地方不敢說,傅某這裡必掃榻以待。”
侯方域對傅尋瑜拱拱手表示感謝,當即未答,低著頭若有所思。三人複行數步,但見幽房曲室牖戶自通,不遠處一舍,金兔伏於棟下、玉獸蹲於戶傍,壁砌生光,瑣窗曜日工巧之極。先有幾名婢女躬身迎上請安問好,接著一名老者清笑著緩步走出門來。
那老者年近六旬,衣著雍容,須發稍有斑白,但體態康健麵帶紅光,整個人看著甚是精神矍鑠。兩下相見,傅尋瑜行禮道:“鄖襄鎮幕中讚畫傅尋瑜,見過阮公。”
阮大铖笑嗬嗬道:“來,裡麵說。”隨即引著三人入室。
到得室內中堂,最上首處掛一幅仙鶴亮翅圖,左右掛對聯,左書“豪言詠誌,卷卷詩書歌禹甸”,右書“良藥苦口,回回曲藝表賢人”。其下有高幾兩個、條案一張,對列幾把靈芝椅,在下首還有一麵八仙桌,另梅瓶、爐鼎、玉雕等等玩器各自陳設。
四人坐定,對談幾句,傅尋瑜微笑看著掛畫和對聯道:“一入此堂,氣勢如入朝閣。阮公淩雲之誌,令傅某感同身受。”
阮大铖拂須道:“都快耳順了,哪裡還有心力與後輩爭雄。”說著朝侯方夏兄弟笑了笑。他聲音輕柔平順,聽上去很顯年輕。
“有誌不在年高,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一切都要應運而成。阮公時時自勵、處處把握。終有東山再起之日。”
阮大铖聞言搖搖頭,長歎一聲,顯出十分的寂寥模樣,但傅尋瑜清楚,他對仕途並不甘心。兩年前,複社領袖張溥為了扶助老師周延儒複起,籌集所需資金,阮大铖想趁機與複社、東林中人緩和關係,遂慷慨解囊,資助周延儒為複起而奔走的花銷,而後更是一擲千金重賄司禮監,替周延儒打通了關節。雖然周延儒的最後成功入閣並沒有能將他撈上岸,可也足見其人熾熱的入仕之心。
“不知傅先生此來,有何指教?”阮大铖四平八穩,吹著熱氣騰騰的釅茶問道。
“早聞阮公人脈廣達,特借著侯家兩位公子的麵,想請阮公幫忙介紹兩個人。”
“哪兩個人?”阮大铖端平茶杯不飲,看過來。
“一人馬軍門。”傅尋瑜笑眯眯說道。
“馬軍門”便是當前鳳陽總督馬士英,與阮大铖是同期通過會試的同學,崇禎五年在巡撫宣
府任上貪汙遭到檢舉,革職遣戍。阮大铖幫周延儒上位後自己依然遭到東林黨周鑣等人的強烈反對,沒有如願重登朝堂。但作為補償,周延儒接受了阮大铖的推薦,起用了馬士英為鳳陽總督,馬士英感其恩,兩人關係頗好。
“還有何者?”阮大铖不動聲色,繼續問道。
傅尋瑜答道:“誠意伯。”
誠意伯劉孔炤,其先祖為開國功臣劉基,現為南京右府提督操江兼巡江防。此人熱衷權勢,與東林黨不睦,曾先後幫助薛國觀彈劾侯恂、溫體仁打壓錢謙益、陳演攻訐倪元璐等。阮大铖與東林交惡,遷居南京後又遭到顧杲、陳貞慧、吳應箕、楊廷樞、黃宗羲等複社成員撰文詆毀,是以與同樣厭惡東林、複社的劉孔炤惺惺相惜。
“馬瑤草、誠意伯皆與老朽友善,替先生牽線搭橋不難。不過,老朽卻想知道先生找他們,所為何事?”
傅尋瑜輕咳兩聲道:“阮公差矣,不是傅某找此二公,而是我鄖襄鎮。”繼而道,“此事非小,萬缺不得阮公相助。事如成了,阮公不要說東山再起,就立定鼎之功封侯拜相亦無不可。”說完,假裝沒看見阮大铖的驚訝神色,自顧自輕呷一口濃茶。
“此......此話怎講?”饒是阮大铖養氣功夫再好,聽到這裡也不由心中大震。
傅尋瑜悠悠道:“北事有變,有勤王功。若時來運轉,就從龍之功,亦唾手可得。”
“何來此說?”阮大铖不再氣定神閒,尾音微顫。
傅尋瑜說道:“內中機竅無法多說,但現有一支兵馬,驍勇善戰卻無所歸,近聞南京選募江防,不正好招而用之?”
“什麼兵馬,人數幾何?”
“必是百戰精兵,與那城中無賴紈絝天壤之彆。人數嘛,嘿嘿,怕有個萬人上下。”
“萬人?”阮大铖一皺眉,“這數量有些多了,現在南京兵部尚書是史可法,你光找我,不經過他,這事兒到頭來還是辦不成的。”他很聰明,即便傅尋瑜不明言,但聯係到馬士英與劉孔炤兩人,他就大致能猜到傅尋瑜或者說鄖襄鎮想做什麼。
“阮公放心,我鄖襄鎮既然牽了這個頭為朝廷造福,史大人那裡,亦有應付的法子。”傅尋瑜帶著自信的笑容,輕輕晃了晃手中的茶杯。,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