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龍兄,龍軍門和你是同鄉吧?”聽到這裡,楊展問了龍輔皇一句。
“是,說起來還有些親戚關係,不過早就淡了。“龍輔皇道。陳士奇鎮守重慶府期間,朝廷就已經因他治川不利之罪將他罷免,另提拔了川北參政龍文光頂替。陳士奇死訊傳來時候,龍文光其時已經進入成都府。
“這年頭,還有什麼親戚不親戚的。”鄧若禹嚷嚷起來,“你瞧劉佳胤那小子,在咱們麵前人模狗樣的,一攀上大樹,立刻將咱們踢一邊了。”劉佳胤是前幾年的川北武進士,論資排輩,在川北比不上鄧若禹等人,然而會鑽營,和龍文光走得近。龍文光受任,他也搖身一變當上了標下鎮元營總兵,護送龍文光去成都。走之前甚至連招呼也沒和一幫老弟兄打,自然被他們認為是勢利小人。
“哼,出了川北,就彆想著再回來了。”朱化龍對劉佳胤又嫉又恨,“現在扳著手指頭算算,龍文光麾下除了劉佳胤,還有剛提到的威武營參將曾英、瀘州參將羅於莘、瀘州衛指揮使王萬春,成都府內則有撫標參將徐明蛟、練兵遊擊魯印昌、倭陝教官連都司郝希文等,謔謔,人當真不少呐。”
“所以才說這龍文光不識好歹啊!”鄧若禹拍了拍桌麵,“四川本來川北、成都、川東三足鼎立。川東偏弱,對咱們沒啥威脅,好不容易熬到陳士奇死了,原指望能趁這個機會將這四川變成咱們川北一係的地盤,誰料龍文光上任幾道檄文,就把成都府、川南那些個龜孫收得死死的,可不是給咱哥幾個添堵嗎?”
“羅於莘、王萬春不跟著龍文光還能跟著誰?獻賊都殺到眼皮底下了,難不成還跟著獻賊不成?”楊展傲然言道,“若說早前咱四川三足鼎立,獻賊這麼一鬨,卻是又成了四足分立了。哼,越打越亂、越打越糟。”
此言一出,眾人均是沉默。四足,一為他們自己的川北,一為成都府的龍文光,一為張獻忠,還有一足則是從未料到的變數——從川東插足川事的湖廣提督趙當世。如何應對這四足分立的情況,正是他們今日相距要討論的主旨之一。
“龍文光、張獻忠倒還好說,隻這趙當世,應付起來,大大棘手。”龍輔皇連連搖頭。
侯天錫咬牙道:“趙當世投機取巧,披上一身官皮,到底是賊寇,其心難測。他早年兩次入川,哪一次有好事?”可以說,侯天錫之所以甘於忍受鄧若禹等人的冷嘲熱諷坐在這裡,主要目的就在趙當世。他的父親死在趙當世的手裡,並致使他侯家在川北的勢力一落千丈,他日思夜想無一不是手刃仇人報仇雪恨。但僅憑他自己又沒辦法對趙當世抗衡,自然隻有捏著鼻子與川北諸將抱團。所以他雖為永寧鎮參將,卻從不回去川南,而是始終駐紮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在保寧府與曹勳聯營。
曹勳臉色同樣很難看,他是廣元縣利州衛的世襲衛所官,但很早就帶兵外任,即便妻兒父母都跟著他移住到了外地,可仍有些親戚留在老家。趙營第一次入川時攻克利州衛,他的好些留守家人都受到迫害侵犯,亦懷仇恨,遂與侯天錫投契。
朱化龍捏掌成拳,指節哢哢爆響,道:“一日為賊,終身為賊。趙當世實為官賊,打著剿賊的旗號入川,必懷不軌之心。”他其實也說不清趙當世就撫後乾過哪些惡事,但認定了趙當世帶兵到四川是為了染指四川,利益攸關,自然仇視。
不單他,楊展、龍輔皇等人紛紛稱是,四川這塊肥肉豈容他人覬覦,無論私仇還是公敵,趙當世在這些川北係將領的眼中都是強有力的威脅者。一時間眾說紛紜,都是在痛斥趙當世的惡行,好些並沒有確鑿證據的傳言,甚至還出自當場的杜撰編造,但他們無人深究、也無人在乎真偽。針對趙當世,隻要說出口了的話,他就願意相信是真的。
旁聽著的趙光遠聽他們越說越離譜,心生不耐,輕咳兩聲提醒道:“諸位兄弟,無論趙當世派兵到四川為了什麼,咱們也需早點拿個主意。”
曹勳點頭,伸手製止住了唾沫橫飛正說到興頭的其餘人等,洪聲道:“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四川之亂,全因獻賊而起,我看在獻賊未滅之前,我等還是不要輕舉妄動為好。”
楊展道:“老曹說的有理,照獻賊的行軍路線,隻要沒打下成都府,我川北便能太平無事。不如坐山觀虎鬥,先讓獻賊和龍文光、趙當世鬥個你死我活,我等則養精蓄銳,擇機進取。”
侯天錫擔憂道:“若龍、趙二人聯手,獻賊未必是對手。”
鄧若禹點頭附和道:“是啊,一旦龍文光聚兵坐守成都在前頭擋著,趙當世兵馬在後緊追不舍,獻賊受到夾擊,勝算不大。”利益麵前,敵友重新劃分,不知不覺間,他們居然開始為張獻忠擔心起來。
“這倒未必,獻賊積年巨寇,當初楊督師會四省之兵十麵埋伏,尚無能為力,縱然處下風,龍文光與趙當世未必能將他徹底蕩平。”曹勳沉吟著說道,“隻要獻賊一日不死,成都府附近就無寧日,龍、趙都要被拖疲。敵疲我銳,實力此消彼長。”
楊展道:“此言甚是。這裡頭還有個好處,不知諸位想到沒有?”
“什麼好處?”眾人皆道,他們均知楊展素有謀略。
“趙當世說到底還是客將,我等都視之如豺狼,更何況總攬一省的巡撫衙門。獻賊強,龍、趙自能同心協力,協力剿賊,可要是獻賊弱了呢嘿,裡頭可大有文章好做。”
眾人聞言,各自微微點頭,曹勳道:“此正為製衡之術。如何將四足變為三足,再將三足變為兩足,乃至我川北一枝獨秀,還需諸位同仇敵愾,攜手謀劃。”
楊展應道:“正是,此事不能急,要一步一個腳印,穩穩著來。如在林中獵鹿,必須耐心觀察,抓住每個節骨眼的機會。”又道,“當務之急,還望諸位回去後整頓兵馬,及早來閬中聯營。隻要咱們先捏成拳頭,進可攻退可守。”
幾人之中,曹勳、侯天錫、楊展、龍輔皇和趙光遠現都駐紮在保寧府境內,會兵府治閬中縣方便,除了他們,朱化龍、鄧若禹也都連聲答應。
談話至此,曹勳看向趙光遠,說道:“南事咱哥幾個心裡有數,且不知北事如何了?還要向趙兄討教討教。”
趙光遠清清嗓子,接話道:“南邊獻賊亂,北邊則是闖賊亂。”
“聽說闖賊進到關中了?”
“對。”趙光遠歎口氣,“孫軍門沒守住潼關,闖賊蜂擁入陝,四處攻略。陝西各部官軍一盤散沙,哪裡遮攔得住,隻顧逃命罷了。且陝西本就是賊窟窿,這一來好了,群賊響應,狼煙遍地。我駐紮漢中府,料到早晚必有難,又受貴人重托,是以先行入川。”
潼關一戰,闖軍破城,繳獲了督師大纛並號稱誅殺了督師孫傳庭。白廣恩奔固原、陳勇走秦州、高汝礪往漢中各路陝兵星散逃竄,潰敗難遏。闖軍趁勢四麵開花,渭南、臨潼等地先後失守,及至趙光遠得到消息時,闖軍已然兵臨西安城下。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