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廣文祿長吐一口氣,強自穩定實則狂瀾萬丈的心情,大跨步沿山道而下。他心火盛烈,越走越快,及至後來,幾乎不顧山勢險峻奔跑起來。
山下大營,本就在戰鬥狀態的靖和前營早便在張光翠的動員下待命。廣文祿毫不耽擱,一聲令下,三千兵馬旌旗翻動,複向西去。
“全軍強行,至遲明日晚間,必須趕到範河城!”廣文祿肅聲道,按在馬鞍前的雙手微微顫抖。軍隊既已開拔,他現在能做的唯有在心底默默為範河城祈禱。
範河城確實正處最凶險的時刻。
李成棟為了這次的突襲,足足準備了半個月的時間。此前,作為團練兵中最早成型且最具戰鬥力的一哨,他此時本該和胡茂楨他們一樣奔赴河南前線,然而他用儘手段百般推脫,最後得以留駐範河城。期間,又謊稱軍隊軍械老舊,從內務使司批來了好些火炮鳥銃,大大增強了軍隊的火力。單論戰鬥力,湖廣提領衙門其他五哨,無可與之比肩者。這也是為什麼他與杜永和能完全壓著李本深打的原因之一。
“趙當世,你帶給我的恥辱,我必十倍奉還!”李成棟目視前方不斷遭受炮擊的城池,冷冷想道。趙當世尚未發跡時,他追隨高傑脫離李自成投降賀人龍,差些因趙當世的追擊喪命。後來在南陽府,趙當世又引誘高傑兵變,將其反殺,自己不得不再度亡命。本想去投張獻忠,卻給馬惟興兄弟截獲,五花大綁送到趙營。他那時候當真覺得趙當世是自己命中煞星,甚至動了一死了之的念頭。誰知道,趙當世竟然放了他,還授給了職務。可是,這樣的舉動卻讓他更覺憤怒。
一向自命不凡的李成棟無法容忍來自仇人的憐憫。趙當世的寬容在他眼中與赤裸裸的蔑視無異。尤其在接到帶領團結兵的任命時,他就像被人扇了個耳光,深感受到了侮辱。
“以我之能,遠勝侯大貴、郭如克之流。他們能帶戰兵驅馳,我如何不行?”李成棟憤恨不已,“他若將我軟禁閒置也罷了,卻非要假惺惺收買人心。讓我帶團結兵算什麼?覺得我隻配帶這樣的新兵蛋‘子,還是刻意給我好看折我的顏麵?”
義子李元胤勸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趙當世正如日中天,不可力敵。不如權且借這機會棲身,往後再找機會報仇雪恥。”
那時候,李成棟接受了李元胤的建議,決定臥薪嘗膽,伺機而動。出乎他意料的是,這個機會很快就自己找上門了。
“等新君即位,天下響應,李將軍亦不失定策大功!”
李成棟在成為團練兵哨官
(本章未完,請翻頁)
後不久便有人登門暗訪。那時他並不清楚來人口中的“新君”是誰,甚至連對麵的來曆也完全不了解。可是,等聽到最後“不失定策大功”一句話時,他幾乎不假思索就同意了與來人的合作。而今他知道了當初見過並且長期聯絡的線人其實就是湖廣巡撫何騰蛟的使者,而他參與的,將是決定天下形勢的桂王登基大事。
“趙當世立偽帝,妄圖擺布朝政,此為國敵也。為國鋤奸,迫切需要李將軍這樣的忠義之士。”
弘光帝登基後不數日,李成棟就再次與何騰蛟的使者碰頭。
“桂王要我怎麼做?”
“攻下範河城。”
何騰蛟給的思路很簡單,居住在範河城的既有弘光帝,也有趙當世以及諸多趙營重臣的家眷。拿下了範河城,就相當扼住了趙當世這條毒蛇的七寸,不但對弘光帝的廢立及法統判定的主動權掌握在手,更能牽製趙當世,令其不敢輕舉妄動。
“爹,你當真要反了趙當世?”李元胤曾擔憂地詢問李成棟,“實話說,趙營待我等不薄,如此行事,是否以怨報德。”
“住嘴!我從未歸順趙當世,何來反他之說?他對我又有什麼德行?”李成棟怒氣衝衝道,“試問,一個盜寇將你家洗劫一空,事後卻主動送你些許用來苟延殘喘的盤纏,你還會感激他不成?此次新帝即位,老子半個賞格也沒撈著,欺人太甚!”又道,“即便趙當世假仁假義,未曾為難你我,但那都是小恩小惠,屬小義。遵奉桂王登基號令天下,乃是大義。大義當前,舍我其誰!”
李元胤素知李成棟秉性,知勸之無用,便道:“範京有三哨,隻憑爹這一哨,恐怕還不夠穩當。”
“不止我一哨,杜永和是我心腹,亦對趙當世銜恨已久,我試探過他,他和我一條心。”李成棟胸有成竹道,“李本深這小子我不清楚,但他與趙當世有殺舅之仇,除非他良心被狗吃了,否則絕不會倒向趙當世。”
“是”李元胤隻能點頭。
“明日清晨,你與老郝分帶一軍,突襲範京。範京守備疏鬆,一旦得手,生米煮成熟飯,由不得杜永和與李本深不低頭!”
縱然李成棟自信滿滿,可事情仍然有了些許出入。
昨日,李元胤與李成棟的部將郝尚久奉命帶兵攻打城池,孰料兵臨城下,卻發現城內已有守軍駐防。而那些守軍,便是李本深的部隊。
“他奶奶的,是誰走漏了風聲!”本待安坐等捷報傳來的李成棟聽聞此事,勃然大怒,驅馬來到城下。
正布置兵士預備攻城的郝尚久道:“範京是趙當世的老巢,探子極多,恐怕隔牆有耳。”
李成棟陰著臉,咒罵幾句,而後拗了拗脖子,滿是不屑道:“無礙,範京遠近無援兵,三日之內打下城池,勢仍在我!”說到這裡,揚鞭一指,“傳令,李本深挾持新君意欲不軌,我軍受寧南王令攻城救駕!”
——————————————————————————
按:弘光朝封爵目的在於安撫地方勢力,儘早定人心。爵位的賞格參考的是入關後滿清針對南明的做法,雖說對爭取地方勢力投靠並無決定決定性的作用,但在大多時候一個高的爵位表明的是政權本身的態度,依然能對搖擺不定的人產生推力。王爵一級彆授予的標準乃是足以左右區域形勢的重要軍事實力派,比如孫傳庭,在兵力上並不算特彆出挑,但比起暫時偏安鳳陽的馬士英,其軍當前在隴右的戰略地位舉足輕重,應該著力結納,以免整個戰略局麵突然出現漏洞。侯爵一級彆授予的標準乃是地方實力派或者獨立的派係山頭,比如周遇吉,雖然在趙營效力,但代表的是包括周晉、閔一麒在內的南陽依附明軍。又比如譚弘,代表的則是川東地方豪強。他們都是某個政治軍事團體的典型,具有指向標作用,封賞這些人,安定人心為主,本人具體實力為次。至於趙營文武的爵位,以弘光帝的名義,著急給趙營本身軍將們大肆封賞略有不妥,極可能坐實了趙當世挾天子為己謀利的意圖,對擁立新君所要實現的政治意圖有利無弊,為時過早。後續等時機成熟,趙當世不會虧待老弟兄。弘光繼位,重在餘波,後續消息傳抵四方,各有波瀾,還請書友們繼續關注!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