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蚍蜉傳最新章節!
郭如克軍總共兩萬五千兵力,其中李際遇的禦寨就占得近半數量。出身草莽的禦寨兵馬構成以馬軍為主,接到郭如克率先突擊清軍陣列的軍令後,調撥出三千騎,由薛抄帶領,迅速從後方趕上,兜過作曈山南端,向著東南方的土堡群落移動。
自從被收編為大明正規軍,禦寨兵馬的裝備與操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強,尤為重要的是,禦寨兵士的心境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長期打硬仗、打勝仗的經曆帶給予了他們極大的信心,使他們具備了與對手拚殺的底氣。而趙營驍勇善戰的表現則讓他們認定,哪怕作戰受蹙,也有值得信賴的友軍袍澤始終支持著自己,為自己撐腰。
身披厚甲的薛抄隻有麵部透露在外,但亦給白色繃帶層層包裹,在乾燥的黃土黃沙中遠遠望去,仿佛一具乾屍駕馭著戰馬。軍中將士送給他“修羅將軍”的外號,用以形容他的外貌,更用以表述他一旦作戰便自視如死屍的勇猛氣概。
土堡群附近清軍不斷從北方聚集過來,數量最多,眼見明軍禦寨馬軍先發,在地平線橫排齊頭並進,已經整備好的部分清軍便以土堡為依托,在外圍橫陳火炮。
當先十餘門清軍紅夷大炮架設,展開炮擊。衝馳著的明軍禦寨馬軍四周飛沙走石,揚沙如幕。薛抄全不在意,馬速有增無減。清軍火炮猛烈,各類銃手也從各處被糾集著排列射擊,明軍禦寨馬軍雖多有死傷,但戰馬高高躍過不幸倒地袍澤們的屍體,意誌堅定。
很快,匆匆布陣的清軍前部火炮陣地就為明軍禦寨馬軍占領。清軍從四麵八法反衝明軍,爭奪陣地。薛抄縱橫馳突,在層層簇簇的清軍中陷入廝殺。他的身後,有更多的明軍禦寨兵士源源不絕趕來增援,卷進漫漫無邊的人海。同樣是用血肉之軀構築起抵禦敵軍的陣線。當初被順軍利用當做炮灰攻城讓他們感到恥辱與憤恨,而今為大明效力攪動牽製清軍的陣勢,他們卻懷有種莫大的榮光與勇氣。
打了大半輩子的糊塗仗,這一次,他們終於明白自己在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為了大明。”
每當想到這裡,薛抄渾身上下就沒來由生出雞皮疙瘩,這時候也一樣。他看得出,縱然占據了絕對的人數優勢,禦寨兵馬在土堡群落外依然難以撼動清軍陣線。可他不會後退,因為他相信,終會有人推著自己後背甚至踩著自己的屍體前進。
作曈山東南方向的戰事首先爆發,並旋即膠著難舍難分,郭如克探得清軍一邊抵抗著近萬名禦寨兵馬的攻擊,一邊仍有餘力整頓集結在東南方向的後續部隊。他大概清楚,這支清軍必以火器為重,在火器未曾安排布置妥當前,一切都難下定論。
“韃子在北邊聚集了馬步軍三四千,要衝作曈山。”
塘馬急報,郭如克暗自點頭。適才已有軍官就清軍聚兵東南的舉動建議郭如克放棄作曈山陣地,調整布陣方向,但被郭如克拒絕了。戰場之上,絕不能被人牽著鼻子走,清軍不想受作曈山拖累,明軍同樣不能輕易舍棄優勢。
現在看來,清軍固然打定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主意要將重心壓向東南,但仍不免擔心明軍會從作曈山突出後部進行包抄。所以他們這支攻山的馬步軍起到的作用實則與明軍禦寨兵馬懷揣的使命相同,都是牽製對方的主要陣地,為己方主要陣地的部署爭取時間。
“韃子想擾我,我便讓北邊成為韃子有進難退、難以抽身的泥沼。”郭如克握拳暗想。
正當時,作曈山東側土原,千餘清軍重甲鐵騎朝著緩坡全力奔馳,緩坡上,是早已列陣等待著的石砫兵。
肅穆森列的數千石砫白杆兵迎著奔騰齊喑的清軍重甲鐵騎巋然不動,他們前方數百尺範圍的緩坡上布滿了大大小小自然風化形成的石棱土角,它們鱗次櫛比、高低不一,個個堅固異常,比起臨時擺設的拒馬鹿角或是深濠溝塹,無疑能對衝鋒而來的清軍重甲鐵騎造成更大的阻礙。
果不其然,上千清軍重甲鐵騎衝進緩坡不久,就為散亂密布的石棱土角逼迫無法繼續直線提速,隻能勒馬緩步,繞行兜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