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繡見她事情辦妥了,讓吳媽將炒好的菜端上桌。
一個大的四方桌,大家聚在一塊吃飯。
秦無雙、蘇錦繡、吳媽、陳掌櫃、小華和小樂。
吳媽燒的紅燒肉,色澤油亮,吃起來有股特殊的香味兒,除了秦無雙吃瘦肉,其餘人都愛吃肥肉。吳媽在燉紅燒肉喜歡把兩樣分開切,這樣方便東家夾她愛吃的。
每到這時候,小樂就特彆不理解,“東家,你為什麼每次都隻吃瘦的呀。肥的多好吃,油滋滋的。”
紅燒肉是高糖高油高脂肪,偏偏吳媽廚藝了得,秦無雙每次都忍不住多吃兩口。
但是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她不願意吃肥的。她含笑,“吃肥的容易發胖,我現在這個身材剛剛好,不能再胖了。”
吳媽笑了,“東家是大戶出身,頓頓都吃肉,我們不一樣,窮苦出身,一年到頭也吃不了幾回肉。所以身子骨就弱一些。”
秦無雙讓小樂和小華多吃些,“你們正是長個子的時候,多吃些,這樣才能長得壯壯的。”
兩個孩子樂得合不攏嘴。
秦無雙看著這燒肉突然想到醋可以賣,醬油同樣也可以,她看向吳媽,“這醬油是什麼牌子的?”
吳媽不明所以,隨口回答,“老同興醬油啊。他家的醬油味道一直不錯。”
秦無雙念叨幾句,她隻聽說過同興這個地方,不記得這地方出過醬油,這醬油要麼改名,要麼倒了。
如果再賣醬油,她又得買方子,找地方建工廠,又得招工,可她現在沒有得力人手。還真是個事兒。
蘇錦繡見她若有所思,猜到她想開個醬油廠,但是不得不提醒她,“你想在上海開醬油廠恐怕行不通的。老同興醬油在上海有分廠。”
小華也想起來了,“對,我幫忙跑腿的時候還經過老同興醬油廠門口。還聽到裡麵的工人在唱歌呢。”
吳媽笑著糾正,“那不叫唱歌,那是使大力氣時起的調子。這樣大家動作才能一致。”
秦無雙眼睛一亮,她之前還在糾結掌櫃的問題,沒想到人家有分廠,那可省了她不少事兒。
她樂了,“行啊,分廠好。說明老同興醬油的東西不錯。要不然也不能開分廠。”
這話倒是真的,吳媽經常做飯,最有發言權,“我們家打小就吃的是老同興醬油,他們家的醬油幾十年都沒變過。味道一直都很正宗,咱們上海人就認這個牌子。”
蘇錦繡也點頭,“以前鄉下做大菜的時候,也都是用這個醬油。平時做飯,都是自己釀一些。”
秦無雙對它越發有信心。
吃完飯,她讓小華帶她去找老同興醬油廠,她要跟對方談合作。
兩人溜溜達達,一路往南,街道的行人腳步匆匆,每一個人都在為生活忙碌。黃包車佝僂著腰拉著客人在街上疾步穿梭。他們跑的速度比電車還快。
兩人很快到了老同興醬油廠,這個廠的門牌有些年頭了。這麼多年了許多工廠陸續倒閉,醬油廠卻能屹立不倒,這個廠子有一定實力,也說明它的醬油真的好吃。
秦無雙讓夥計進去通傳。
那夥計瞧著秦無雙這身氣派摸不清她的底細,也不敢大意,讓她稍等片刻,扭頭就進裡麵告知廠長。
沒一會兒夥計進來,請秦無雙兩人進去。
廠長姓江,看到秦無雙兩人,第一反應不是以為兩人是來談合作或是定醬油,而是來找人的。
江廠長笑著請兩人坐下,“你們是想找在我這兒工作的工人嗎?”
秦無雙愣了下才反應過來,搖頭說不是找人,她把來意簡明扼要說了一遍。
江廠長有些不敢相信,“洋人能吃咱們的醬油嗎?他們吃的都是麵包、牛排啊,跟華國菜做法都不一樣。”
秦無雙笑道,“雖然西方確實比咱們這邊發達,但是論起美食,咱們華國美食不僅做法多,而且種類齊全,他們當中也有不少人愛上華國美食。”
江廠長將信將疑,但是她是對國外推廣,不會影響他們廠在上海的生意,他自然沒有不同意的道理,“好。你們要多少?”
秦無雙問他有多少,“我們是一船的貨,太少的話,不好運。”
這話江廠長是讚成的,路途遙遠,一噸兩噸還不夠折騰的。他也沒有瞞著,“我們廠現在有80噸醬油,都是封好的,你想要,現在就給你,等運到外國,早就發酵好了。”
醬油跟醋一樣都是封壇之後發酵半年。
但秦無雙又不是真的需要漂洋過海半年,她問道,“還有多久能發酵好?”
江廠長找了個本子,翻看幾頁,再抬頭告訴她,“剛入壇一個月。”
秦無雙又不是真的運到國外,她蹙眉,“沒有陳醬油嗎?我記得越陳的醬油越好吃。”
江廠長懂了,“你想要精品的呀。那要貴不少。”
秦無雙擺手,“貴沒事兒。但東西得好。”她到底有些不放心,“我想先嘗嘗。”
江廠長也沒有推辭,讓夥計取來陳醬油。
等醬油取來,他不急著打開,而是向秦無雙介紹,“這醬油已經封了三年。越陳的醬油,味道越正宗。”
秦無雙被他說得蠢蠢欲動,江廠也沒讓她失望,一點點將蓋子啟開,可是開蓋那一刻,秦無雙整個人傻眼了。
這……
剛開蓋那刻的確有濃鬱的醬香味兒,可是等江廠長舀了一口醬時,她清楚看到裡麵有一層白白的像肥肉一樣的條狀物體,趴在缸沿處密密麻麻,摸上去是粘稠且有彈性,它有個俗稱--叫蛆。
秦無雙惡心得差點吐出來,頭皮發麻。
江廠長見她這反應,立時安撫她,“這個蛆不是廁所那種,而是在醬缸裡的,你沒聽說過嗎,井裡的□□,醬缸裡的蛆。”
雖然他這麼解釋,但秦無雙還是不能接受,她敢保證這醬拿到現代經過成分檢測裡麵會含有大量的細菌。這醬一定會砸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