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女工到齊,秦無雙挨個教她們操作機器。
她先交她們怎麼調料,這要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操作粉碎、研磨、混合、壓濾等設備,將黏土、石墨、色料、滑石粉、油脂、蠟類、樹脂等原料加工配製成心料。
第二步是操作捏練、輥壓、錘擊、壓棒、壓心、切心、澆注等設備進行心料致密加工,注壓成鉛心;
第三步是操作烘心機、燒心機、油心機,將鉛心燒結、潤滑、定型;
這名工人要負責兩件事情,一是記得各種原料的比例,然後再操作各項機器。這需要腦子靈活,而且記憶力好。
她教了三遍,才有個小姑娘舉手,表示她記住了。
秦無雙讓她過來實驗,對方果然準確無誤記住配方,也記住了操作機器的。
秦無雙就讓她負責這項工作。
然後帶著剩下的人繼續下一份工作,這次是裁製板材。同樣需要操作機器。太笨的人,也沒法做這件事。
接下來的工作都是如此。
直到最後兩人不僅反應慢,而且什麼都沒記住,直接被淘汰。
她給兩位應征者每人發了一卷布,她們沒有半分怨言回家了。
秦無雙特地算過,70萬隻鉛筆需要0.5噸石墨和0.21噸的黏土。
她這邊總共有20噸石墨,10噸黏土,可以製出2800萬隻,合計19萬4千羅鉛筆。
這機子日夜不停,一個月下來可以生產720萬隻鉛筆。
剛做完,賀剛將石墨送過來了,這次送了60噸,郭大柱也送來了黏土,他沒有賀剛機靈,不敢向秦無雙提意見,隻交待她吩咐的事情。好在黏土需求量不如石墨,所以他送來的10噸足夠她用了。
這次賀剛也送來了山貨,讓秦無雙震驚的是這次居然高達10934斤山貨,足足五噸還多。
秦無雙給錢給得痛快,但還是有些不理解,“這都12月了,山貨還有這麼多嗎?”
她怎麼記得冬天的山貨很少呢?
賀剛特地問過他們,“我回鎮上的時候,告訴他們這是今年最後一批,過了12月霜就凍上了,船也走不了,這是他們去彆的鎮上收的,專門賺差價。我瞧著他們應該掙不少。再說了,現在已經入冬了,山貨已經是最高價,再囤下去也不可能給高價,所以大多數百姓都將壓箱底的山貨出手了。”
秦無雙恍然,再三謝過他,然後讓小華帶他們去中餐館吃飯。
賀剛也沒跟她客氣,這次他也不急著離開,而是在上海待了好幾天才走。聽說回去的時候,買了布,說是回去給山寨裡的百姓過冬。
秦無雙生產完20萬羅鉛筆後,就回了現代,她先是讓銷售員將貨送到各個采購商手裡,自己則是去批發市場賣掉手頭的山貨。
這次賣了足足65萬。
鉛筆也收到了回款,600萬。當然這裡麵還要去除買膠和油漆的30萬,兩位員工的工資和提成以及交稅的錢,差不多還剩下465萬。
之所以鉛筆有這麼多錢,因為它的成本幾乎都是大洋支付,成本暫時不用計算在內。
秦無雙終於體驗一把當暴發戶的滋味。因為這些鉛筆,她終於實現財務自由。不用擔心錯失法國大單的機會。
不過有些可惜的是像這種一夜暴富的美夢,她卻不能多次複製。那小鬼之前就有言在先,她不能將這個世界的非自然資源運太多到現代。無論是石墨還是黏土都屬於非自然資源。
所以她最後還是要從現代買石墨和黏土,製成鉛筆賣給現代人。她賺的就是人工錢。利潤還是有的,也能間接達到把大洋換成人民幣的效果,但是它轉現利度要大幅度下降。
除此之外,秦無雙並不打算隻在現代賣鉛筆,她還得在民國銷售。
這是基於安全方麵的考量,國外的鉛筆都往華國傾銷,她生產那麼多鉛筆,說她把華國的鉛筆賣到國外,也沒人相信啊。
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民國銷售,掩人耳目。當然也是因為李仲東說的,她這是華國第一家鉛筆廠。
秦無雙找到百信書房的東家,說出銷售無雙鉛筆的打算。
華國現在的鉛筆市場被日本、德國、歐美一些國家占據,自打秦無雙推出了HERO鉛筆後,價格便宜一分,每根隻要4分,在大城市的銷量占了五成。那些小城市沒有百信書房,用的並不是HERO的鉛筆。
百信東家聽到秦無雙想要銷售自己廠的鉛筆,倒是半點也不意外,她的打算也在情理之中。
百信東家也沒什麼意見,問她賣多少錢?
秦無雙直接提出也賣四分錢,不過她要把HERO鉛筆提高到五分。這樣不會產生競爭。
百信東家沒什麼意見,“現在市場還沒聽說過無雙鉛筆,不如你在報紙上打廣告吧?”
秦無雙頷首,“好啊。寫個開業啟示,順便再招經銷商。”
既然她已經開了工廠,不可能隻讓百信書房獨家銷售,這樣她的貨很有可能賣不掉。
百信東家也早有預料,不過他覺得她可以提上“完全國貨”這四個字,“現在愛國主義高漲,提這幾個字,會有一堆愛國學生選擇購買。”
秦無雙是現代人,現代人最厭惡被商家道德綁架。
就比如她的粉絲曾經給她製作過一個短視頻,寫的是“華國也有奢侈品,讓大家支持國貨”,她媽媽繡的雙麵三異綉作為其中之一,就被某些網友懟了。說她媽媽的作品還不夠格。也有說她的粉絲在進行“道德綁架”。
她聽到這幾個字,頭皮就炸了,有些遲疑,“這樣不太好吧?”
百信東家卻覺得這主意不錯,拍著桌子,“你相信我,好著呢。隻要有這四個字,我保證你的鉛筆很快就能占領全國九成市場。”
秦無雙見他不僅不生氣,還替自己出主意,朝他道謝,“如果真的賣這麼好,我一定會好好感謝你。”
百信東家擺擺手,“什麼時候你能推出國產鋼筆廠,我才要謝謝你呢。”
秦無雙摸摸下巴,也不是不行。但是這次她不能再用現代的設備了。因為她的服裝廠沒有地方再蓋廠房,她隻能采購這邊的設備。
但是誰來給她掌眼呢?她壓根不知道應該采購哪些設備。而現代的設備跟民國時期的設備又有出入,沒法提供參考。最穩妥的辦法是她招個留學生,但是這等於把大筆錢交給對方,這個人選必須值得信任。何其難呐。
秦無雙也沒有說死,“希望我以後真能開個鋼筆廠。”
秦無雙與百信東家說好之後,就在報紙上登廣告。她為了省錢,直接將鉛筆的銷售電話也用了服裝廠的電話,陳掌櫃現在等於一人要負責兩樣。忙得不可開交,為了讓他忙得過來,當陳掌櫃提出想聘個幫手時,她爽快答應了。
陳掌櫃自己推薦的人,這人是住在他附近的一位小夥子,名叫王虎,他二十八歲,家裡有三個孩子,一家的重擔都壓在他一個人身上,他不識字,但是乾活很麻利。也是個熱心腸,之前在碼頭扛活,傷了腰,在家歇息,他幫著陳掌櫃挑過幾回水,兩人一來二去就認識了。
沒想到兩人居然是同鄉,關係就更親近了。王虎見陳掌櫃帶著個孩子,沒人洗衣服,還讓媳婦幫他們爺倆洗衣服,納鞋。
秦無雙不在意陳掌櫃舉賢不避親的形為,她希望對方能聽陳掌櫃的話。
秦無雙在報紙上打的這則廣告,不僅讓鉛筆銷售猛增,就連服裝店生意都好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