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窮奇、饕餮的指令百分百服從!
窮奇自然放心,便鼓動翼膜,向北方遁去。
瞬息之間,便是萬裡!
……
燕國、薊城。
廣成子盤膝坐在燕國的福地之中,緩慢的吐納著、感受著天地因果。
忽地,他手指掐動起來,道心跳動。
於是,廣成子從打坐之中醒來。
睜開眼睛,身前黑霧滾滾,陰風怒號!
窮奇那猙獰的身影,從中走出來。
“道友!”窮奇桀桀的叫著,下頜的觸須一根根的卷起來。
“道友不在中原享福,怎來了貧道這北地貧瘠之地?”廣成子不動聲色的問道。
“卻有一事,要請教道友!”窮奇說道。
“道友請直言!”廣成子如今根本得罪不起窮奇,也不敢得罪。
凶孽們都是記仇的。
若被她們惦記上,廣成子知道,自己在這北地的清靜就要被徹底打破。
從此以後,將永無寧日。
故而,自定計以來,廣成子是一邊在這燕國,推行自己的設想,另外一邊,又暗中與凶孽們聯絡,達成了協議。
所以,中原大亂,但燕國卻安然無恙。
不僅僅沒有災禍橫行,反而趁機,收容了許多中原逃難而來的仙種神裔。
借此,燕國國力大振!
連帶著廣成子自己也獲益無窮!
所斬的王者之屍,也日益圓滿!
錯非是沒有聖人蔭庇,此時廣成子已經可以謀劃立教,證道準聖了。
便聽著窮奇說道:“我想請道友,觀一觀人間天象!”
“天象?”廣成子道心一動,然後稽首:“道友請稍候!”
於是便雙手合十,嘴中念念有詞。
祭起頂上三花,運轉胸中五氣,然後一拍身下蒲團,叱道:“起!”
蒲團托著廣成子,從福地之內飛起來,他抬頭凝神,望向星空。
卻見滿天星辰,一一羅列。
周天星鬥之光,灑落人間。
其中北極紫薇暗澹無光,帝星飄搖,人間無主。
廣成子再掐指一算,並無什麼異常。
於是降下來,與窮奇道:“道友,天象似乎並無甚變化!”
“是嗎?”窮奇垂下眼瞼:“道友,可觀過北鬥、南鬥之景?”
廣成子道:“還未!”
“不過,紫薇無光,帝星暗澹,北鬥、南鬥能有甚變故?”
對廣成子來說,人間之事,隻需要觀紫薇,紫薇若無變故,人間就不太可能有事。
“道友還是觀一觀吧!”窮奇說道。
“也罷!”廣成子頷首,便再次祭起頂上三花,運轉胸中五氣,以大羅金仙的真身,再次飛出福地,然後定睛看向北鬥所在。
頓時,廣成子倒吸一口涼氣。
北鬥南指,開陽之畔,隱隱約約,似有一點微弱的光,正在慢慢閃亮!
那是象征王師武德的武曲星!
可問題是……
如今紫薇暗澹,帝星飄搖,哪來的什麼王師武德?
廣成子頓時渾身一驚,連忙催動法力,凝聚到雙目之上。
便見著那北鬥七星在自己眼中漸漸變了模樣。
璿璣玉衡,五彩斑斕,吉祥之雲,環繞左右。
作為帝師,廣成子對這樣的星象,十分熟悉!
盤庚聖王執政時,北鬥七星便是如此!
星光斑斕,吉雲氤氳,王者之德,布於四海!
而在上古時代,聖皇聖帝們在位時。
北鬥之光,更是照耀四方,可與太陰爭輝!
可問題是……
廣成子轉頭看向紫薇,紫薇暗澹,帝星飄搖。
人間明明無主!
北鬥七星,為何如此?
他再轉頭,看向南鬥六星。
卻見著三色之氣,從那南鬥之中綻放。
南鬥六星之中,道德之光,正在噴湧。
雖不如周圍群星之璀璨,但在南方星空中,南鬥的變化,依舊是顯眼的!
自從封神大劫後,沉寂了三十六萬年的南鬥六星,居然開始複蘇了!
這怎麼可能?
廣成子深深吸了一口氣。
“天人感應!天人感應!”
“此必主有大事發生!”
廣成子眼珠子一轉,道心砰砰砰的跳動起來。
因為他很快就意識到一個事情。
如今人間似乎隻有他這麼一位大羅金仙!
換而言之,在這大劫之前,因果氤氳,天人斷絕的如今。
他或許是唯一一個可以窺見這天象之人。
也就是說……
“可以將此事貨與某位聖人!”
“如此,或可得聖人一諾!”
這對廣成子而言,太關鍵了!
而且,廣成子下意識的就知道,應該將此事貨與誰人?
他的恩師,闡教玉清聖人!
聖人無為,不彆善惡!
聖人不仁,以眾生為芻狗!
在玉清聖人眼中,唯有大道,其餘皆不足為論!
也皆可犧牲!
所以,隻要有助闡教大道,玉清聖人便能不計前嫌。
不過……
“到底是什麼東西引發了這樣的天象?”
“窮奇來尋我,也定是看到了什麼……”
“凶孽所見的天象,素來與吾等不同……”
“吾該仔細問問……”
於是,廣成子降下雲頭,再次出現在福地中,對著窮奇稽首而拜:“不知道友所見天象為何?”
“桀桀桀!”窮奇尖嘯起來:“道友也發現了端倪?”
“不如你我各自說出自己所見,互相印證如何?”
……
西方淨土,靈台方寸山。
準提菩薩靜靜聽著白蓮菩薩的敘說。
智慧的佛童之中,一個個卍不斷交替的浮現。
身後的菩提樹上,一枚又一枚智慧果,開始成熟。
因果交織之間,過去億萬佛國的命運,興衰起落。
當白蓮菩薩說完自己從彌勒歸來帶回的種種。
這位菩薩忍不住合十而讚:“善哉!善哉!”
“南無阿彌陀佛!”
“截教主,果有大智慧!竟令道統至於斯!”
於是,準提菩薩站起身來,與白蓮菩薩道:“汝且替貧僧在此看顧一二!”
“貧僧去斜月三星洞一趟!”
這靈台方寸山,還有一個彆名:斜月三星洞!
隻不過,靈台方寸山中坐著的是菩提菩薩。
而斜月三星洞內的則是菩提道人。
此乃準提聖人所斬的善屍的一體兩麵。
換而言之,菩提菩薩就是菩提道人,菩提道人也是菩提菩薩。
不過,這兩者又截然不同。
菩提菩薩乃是佛門菩薩,諸菩薩之母。
而菩提道人,則是東勝神州無數宗門的老祖,傳下了不知道多少玄門道法。
白蓮菩薩聞言,連忙拜道:“恭送菩薩!”
再抬頭時,眼前已經截然不同。
麵前坐著的菩薩,已經變成了一位鶴發銀絲,麵容和藹,神色澹漠的道人。
正是菩提道人。
也是昔年準提聖人行走南瞻部洲時的形象!
“汝且在此吃些瓜果!”菩提道人微笑著:“貧道去去就回!”
說著,他便起身,拂塵一揚,七寶妙樹出現在手中。
再一刷,一頭孔雀落在身前。
菩提道人騎上孔雀,提著七寶妙樹,悠悠出了斜月三星洞,直奔著那東海紫芝崖而去。
截教通天或許恨毒了西方教,但他不會拒絕菩提道人登門拜訪。
因為,菩提道人是少數能在大道上和通天教主契合之人。
有教無類,不彆跟腳!
碧遊宮聖人如是。
斜月三星洞菩提道人亦如是!:,,.,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