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7章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2)(1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3405 字 9個月前

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裡江山。

巍峨雄壯,風起雲湧,那是山東故土?那個文武雙全少年,第一次在聚義堂見到耿京元帥、一見如故;與林楚江、張安國諸多弟兄歃血為盟、同仇敵愾:“殺賊!”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那個果敢勇猛少年,代表泰安義軍接受宋廷招安,歸來途中驚聞叛徒引發義軍解體,驚濤駭浪裡決絕逆行,一騎如風席卷至金營,大吼“殺賊!”一擊絕殺,賊首頓斬,四座皆驚,天地變色……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

那個紅頰青眼少年,非但沒被義軍的分崩打擊得一蹶不振,反而因為回歸南宋而愈發熱血沸騰,心態就跟外貌一樣、壯健得如個猛獸,朝堂上,他高談闊論,自信十足地獻上《美芹十論》《九議》萬字平戎策——

朝堂盛讚那個意氣風發少年“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負,足以荷載四國之重”,聖上反應尤其激烈,驚喜到連連握住他手:愛卿,朕也想恢複失地、報仇雪恥,你來得正是時候!毫不猶豫封他為帥……適逢金軍犯境,侵略引致生靈塗炭,萬幸少年天縱奇才,統帥漢家十萬,列艦聳層樓,高喊“殺賊”!

少年鞍馬塵,一戰成名,再戰封神,三戰直搗黃龍,一氣嗬成,生擒金帝來見聖上。爾後,事了拂衣去,閒來垂釣碧溪,或是再回故鄉,與楚江飲酒,陪紀景品茶,和那些個小輩摸魚捉蝦也可,小輩問功名,笑答“殺賊”……那個平生塞北江南少年,掐指一算還有半生可度,笑著重回草堂裡最初的琴棋書畫前,悠然想,我會是一個被征戰耽誤的文豪嗎,倒是可以回歸這份舞文弄墨的初心啊……

才撫到琴弦上,忽然手指如觸疾電,不對!?

老僧半夜鳴鐘,空殿燭影淩亂,拚儘力氣回首,乍見銅鏡裡隱約的華發蒼顏,究竟那是假,還是這是夢?

靈台一閃,疑幻疑真——那少年傾儘心血的策論,得到的竟隻是朝廷的冷淡和防備,聖上將他的經天緯地之才全都用在了整頓城鎮——

其實,雖有落差,他也甘之如飴,滁州扶貧、江西剿匪、湖南治軍,每個位置都恪儘職守、力求完美。可那又如何,奸佞不計其數,彈劾蜂擁而至,朝堂遠比江湖凶險,江頭未是風波惡,彆有人間行路難!不停上任不停調任不停卸任,那份“殺賊”的激越心情,真正是拍遍了欄杆也沒人應!他有時也會恐懼,終是離前線越來越遠了……

鉛山,瓢泉,或許人在飄零落寞的逆境,總會有無窮無儘的靈感噴薄,他發現還能將初心寄寓於詞,或是以文筆抒發憤懣,也便以此苦中作樂……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哎,都知我詞中有情,誰曉我劍有殺氣!?我啊,終是個被詩詞歌賦耽誤的將帥!

投閒置散,自娛“稼軒”,原來這樣的幾十年才是常態?他不甘心,總還想“殺賊”,苦等被啟用,亟待有貢獻,好不容易暮年趕上這開禧北伐,怎料卻遇上那樣一群各懷鬼胎的“戰友”?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好不容易,有個小輩和那少年的形象漸漸重合,能幫他實現救北民於水火的理想,然而功高蓋主必受朝堂忌憚……恨此殘軀,阻他前去馬耆山,給那小輩指點明爭暗戰……若是再起波瀾,受苦的還是無辜百姓。不行,不行,我得起來,為大宋擐甲執銳!

是要怎樣的熱愛,才會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拋卻了所有的憂己之情,驚起長呼“殺賊”憂國憂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