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害己,搬石砸腳,自食其果,貽笑大方。此刻夔王府的愁雲慘霧和宋盟的如釋重負幾乎是兩個極端。
禍源要追溯到速不台這支蒙古軍全速推進鎮戎州之時……
徐轅初來西線的那天就對林阡說過:“我軍接手的地方終是煉獄。接下來,需一邊解毒,一邊坐等蒙古來,也要做好他們不敢來的準備。”前一句表示,解毒永遠是盟軍的第一緊要,否則不管有無戰爭都生靈塗炭,後一句則指向了,蒙古軍也許會顧忌寒火毒,不敢來。
無疑徐轅小瞧了對手,木華黎比徐轅多出一個“明知夔王府就是始作俑者”的信息,是以裹挾著夔王和仙卿的蒙古軍完全敢來,從始至終他們隻需做足防護措施即可。如何防護?很簡單,夔王府既然會造毒,那就必定有解藥。
夔王自己卻沒這麼頭腦清晰,一聽說環慶周邊寒火毒洶湧,直接就嚇得腿軟打退堂鼓,彆說還記得他們明明有解藥,第一刻連姓甚名誰都給忘了。若不是被木華黎和速不台壯膽,夔王也不會采納仙卿的建議:“王爺,務必去救島主和姐姐。”
範殿臣和素心還深陷環慶囹圄,一個是夔王的長城,一個是夔王的愛妃,仙卿知道夔王生死攸關早把他倆拋諸腦後,雖然人之常情,然而不得不極力將他喚醒,畢竟範殿臣是他的人設基礎,而夔王妃,是他此番鬥誌的來源——“不錯,素心說過,環慶的毒災是她站在唐小江的基礎上對曹王府和林阡的奇襲,目的就是幫我在彼處打一場以少勝多、出其不意、漁翁得利……既然那毒災是我們引起,那麼我們怎麼可能怕沒解藥?!”
然而良藥苦口,夔王府這群烏合之眾,完全不似蒙古軍那般吃苦耐勞又紀律嚴明,眼見著反正也沒擠進鎮戎州,再瞅瞅好像中斷一兩次服藥也沒什麼不良反應,再加上範殿臣前段時間就派張書聖在環慶調查天火島人的普遍抗性,大數據分析闡明了天火島人的身體內擁有絕對防禦力,人雲亦雲成不吃藥也沒事……嫌麻煩的天火島人,竟開始把本來還有的防護逐步丟棄,而且還自以為是地時常聚集。
於是乎,還沒來得及笑蒙古軍和宋盟還有曹王府都藥不能停,自我感覺良好的夔王府,就不作死不會死地,在鎮戎州西北角的須彌山外,因為不吃或少吃解藥而中毒,毒勢愈演愈烈,原地傳染開來……
災情火速爬升,不過幾日功夫,須彌山外的夔王府,本來最安全地作壁上觀,此時卻成為最凶險的新發地,風水輪流轉。
和蒙古軍、宋盟或曹王府都不同的是,作為夔王府最大構成的天火島人,他們從來沒有什麼家國情懷,大難臨頭他們跑得比誰都快。一部分人直接脫離了他們所藏身的蒙古軍,從各種羊腸小道湧到鎮戎州和環慶求藥。
對此,蒙古軍自然不攔,第一這幫雜碎本來就是他們的拖油瓶,第二這燙手山芋能甩多遠甩多遠。
最終造成一個比較離奇的效果就是,完顏綱和速不台百折不撓或強行叩關拚死也擠不進的鎮戎州,夔王府的烏合之眾們為了求生、慌不擇路、破釜沉舟、倒是擠了進來……
他們身上但凡傷口破潰的,全都肉眼可見毒煙彌散,百裡靈犀和小胖子疏散完某地的百姓之後,便先把這群天火島人全部圈定在一個隔離帶,回來稟報林阡和吟兒:“聽候主公主母發落。”
怎麼辦?木華黎在人群中望著林阡:有兩種辦法。一,直截了當,將這群人就地戕殺,毀屍滅跡,永絕後患;二,留著這群人,給無影派和風清門更多一批樣本,有望在如今八成解藥的基礎上,升級到真正意義上的十成解藥。
笑聽林阡果然選:“救。這寒火毒,若一直不撲滅,永遠都會換地方複發。”正中木華黎下懷。
“未必造出那麼完美的解藥也就罷了,林阡,你可知那要承擔多少軍事風險?”木華黎一邊在心中快速規募計算,一邊卻也隱隱憂慮,斂起笑,“或是,你明知道……”
非但如此慷慨豪氣,林阡竟還一不做二不休,到環慶去把範殿臣和素心也給放了出來。先前為了闖關而打破頭的範殿臣一臉懵,完全不知道示弱能有這般立竿見影的便宜。
“哪個是造毒大師,放老實點。和我的人一起造解藥!”
素心被林阡那道威嚴目光射得如芒在背,久矣,勉強抬頭,看見所謂“我的人”裡,除了胡弄玉、茵子,還有張從正、張元素……可笑,可笑,夔王府竟先於曹王府,來跟林阡“金宋共融”了麼。然而,範殿臣做人質,素心哪敢不就範?
悲苦的是,夔王府本來是占儘優勢,要知道,他們既不怕寒火毒,又綁架了小曹王、對曹王府有個另類的挾天子,還有蒙古軍以及完顏江潮新發掘的幾個新人傍身、不懼宋盟戰鬥力……
由於蒙古軍意外大舉犯境,原決定去隴右尋夫的莫如作為最機動的一支盟軍又被林阡召回前線。無巧不成書,她押解的正是範殿臣、素心的戰友,夔王府落魄時新歸順的蒙麵人劍客。
或許不是巧,乍見那蒙麵人的身形、眼神,她差點身體一震,比其它所有人都更快認出那是誰來,霎時明白了主公為何急調她。原來主公也想確認,這個該隱居的人,怎麼不遵守承諾隱居在隴右,又為何要投奔一個死期已到的夔王府?!:,,.,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