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1章 黃泉渡·長風破浪會有時(2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5798 字 9個月前

實際西夏義軍,總數不過兩千,以一比十,辜聽弦可曾怯場?拔刀出鞘,意氣風發:“活捉赤老溫!”

朔風陰沉,烏雲蕭森,兩萬蒙古軍不刻就死傷一千多人,濁浪滔天,血流漂杵。赤老溫自己也筋疲力儘,萬幸身邊帶了一支長生門高手,為首那個戰力直追“五城”,這才幫自己對籍辣思義和阿綽抗衡。

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蒙古軍措手不及,難免覺草木皆兵。

穀饅

“怕什麼!天下人又殺不儘!”兩個少年異口同聲決絕說,這話實打實地打在赤老溫心上,臉上——

這話是若乾天前在黑水,長生門的人問赤老溫,當真要屠殺這麼多民眾嗎?赤老溫自己的回答。

這兩個少年“受傷嚴重”原是誇張,戰意與河流一般洶湧。籍辣思義長劍一擺,氣貫山河淩空斬,長生門高手翻身閃過,一道弧光應聲出,勇不可當將赤老溫護得潑水不入,更憑內力之深厚轉守為攻,見狀,阿綽奮不顧身挺刀而上,拚死給籍辣思義撐住攻勢:“籍辣老兄快砍!”

“這麼打法!不怕死嗎!”赤老溫躲後麵連滾帶爬,深知阿綽這是隻攻不守、寧可與長生門同歸於儘。

赤老溫,看你殺得多,還是我們出得多!

為我國民,報仇雪恨,哪怕用命!

歎隻歎文字博大精深,同一句話,用不同的語氣,從不同人口中說出,竟是截然相反的意思和感情。

蒙古軍焚毀義莊,原想燒完他們的最後一點士氣,結果,燒出了忍無可忍的怒氣。

可這才是序幕而已,慌不擇路,好不容易逃上船,幽暗昏惑之境,終於來了那個、那些、赤老溫原想守株待兔的人……

仁多莊主早先探索到蹤跡、等候主人解救的大小船筏,這一刻滿載兵士出現在該有的戰場,旗幟翻空,鼓角爭鳴,每艘都似浴火重生。他們跟隨林阡孫寄嘯而來,不是百轉千回奔逃來,而是乘長風、踏破峰巒重疊!

震驚,震驚到長生門人身首異處在麵前倒下,震驚到刀光迫在眉睫血都濺開了,赤老溫都還愣神,差點忘了跑……

“我顧此失彼,隻知林阡可怕,忘了這些人韜晦……”

“錯。是為了讓黃泉渡成為你的死路。”林阡目光深邃。

“勿要亂了陣腳!他說大話而已!”赤老溫適才沒有不顧林阡而直接南下,既是因為見不得林阡去黑水,也是因為打銀川時不想留一個未知數在身後;如今意識到林阡的心急原是假的,原是想在義莊此地打伏擊、追擊和前後夾擊……雖然接受失敗,赤老溫畢竟也身經百戰,迅速調整狀態,沒被林阡嚇怕:“林阡計策固然好,可惜,現實教他失望——有長生門人力挽狂瀾,他在黃泉渡對我造成的損失,並不多!”

“仁多莊主,如你所願,黃河水戰!”林阡仍是氣定神閒,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又再見了,赤老溫。”

“我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你故意讓出仁多義莊,就是為了讓黃泉渡成為我的後方……”赤老溫捋順了劇情,論騎兵,蒙古軍攻無不克,論水戰,蒙古軍毫無優勢。

在昨夜嵬名令公被副將出賣而慘敗之後,赤老溫曾授意散播輿論,稱“嵬名令公是詐降林阡、和赤老溫串謀要圍殺林阡,若非十三翼來得快、林阡早已肝腦塗地”,說得半真半假,總能對林阡和嵬名令公離間,這也正是赤老溫的備戰之道。雖然林阡並未與嵬名令公一拍兩散,但眼看這次官軍也沒挑大梁;那一廂,官軍無能,自我否定,怕林阡看輕,對林阡也未必親厚。

林阡向北渡河後,不管嵬名令公信不信他還會回來,都一定會立刻向南退守升入一級戰備,然而可惜,夏軍的長城破落不堪。“收縮戰線,我身邊還剩一萬多精銳可用,不至於不能將林阡阻隔;師父的兩萬也完好無損,嵬名令公麾下夏軍,能看的,三千而已……”隻要赤老溫能反向拖纏住林阡、使白玉京搶在林阡回援前對嵬名令公長驅直入,則蒙古軍既能攻破克夷門,也可挫黃泉渡林匪銳氣,雙管齊下足以反敗為勝!

赤老溫還從失敗中梳理到兩個關鍵信息:一,林阡在北部黃泉渡,辜聽弦和西夏義軍也在鬼門關的伏兵中,那麼南部克夷門守關的夏軍隻有官軍而已,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少!二,林阡對西夏人不是畫餅、他一定不會舍棄銀川,所以赤老溫有的是破局對策,那便是——攻敵必救,亂敵之心!

“我在這裡阻林阡!告知白門主,立刻南下!”

更妙的是,夏軍和盟軍的藕斷絲連也會因此走到頭,“林阡自私北撤,導致克夷門失陷”將深入人心、遺臭萬年,對於蒙古軍功在一時利在長久。

且看林阡弄巧成拙、竹籃打水一場空!

ps:1980-1982這三章我都畫了地圖,有興趣的或者看不懂的可結合地圖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