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2章 蘇白音溝·三千鐵鷂破蒙騎(1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6142 字 9個月前

欲取銀川,赤老溫的上策,自是合兵四萬、並敵一向。

多出林阡這個變數後,赤老溫不得不分兵向北。之所以教白玉京原地不動,主要還是高估林阡,防止他超乎意料逆勢奇襲、萬一自己攔不了?抑或他搶灘不成狗急跳牆、飲恨刀殺瘋非要白玉京救場……

但此刻,既已確認能與林阡陷入僵局,並且“攻敵必救”是破局之法,赤老溫便囑咐休整後的白玉京采取中策:率兩萬蒙古軍,即刻南下克夷門!



兩山對峙,中通一徑,懸絕不可攀。

這克夷門所在的蘇白音溝,坐落在銀川東北的黃河最窄處,蜿蜒十餘裡,上方多是峭壁,溝底較為平坦。西夏兵馬、輜重從此出,便可入鄂爾(和)多斯草原與敵戰鬥;而為了阻敵進入都城,自要在山與河之間修築長城、城池以拒,這些鎖鑰,統稱克夷門。

理論上,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可惜,洪水、山崩、風雨,將幾個最關鍵的樞紐衝刷腐蝕。不同於昔年的南宋淮河因為過分安逸而失修,這克夷門,恰恰是因為前兩年西夏剛被蒙古洗劫、宮廷政變朝堂未穩而來不及修。

眼見為實:對敵人,漏洞百出;自己人,無險可據。若趁這克夷門失修速戰速決,蒙古軍取銀川易如反掌,否則,一段時日後等夏軍修好,就算蒙古軍和林匪合作打銀川都會千難萬險。



星夜破關,摧枯拉朽,一路弱旅,不足以看,“我的霸刀,該有第八篇了,人生第八苦:克夷門之荒廢……”白玉京幾十年來第一次出現修訂刀法的念頭。

正自歎惋,咻一聲響,一顆不屬於己方的信彈倏然劃破天際,由於突如其來、照得人睜不開眼,緩得一緩,白玉京隱約看見,本不該有立足之地的兩邊峭壁,居然掩蔽了雄兵、幾萬?!

“何時補築、增築?”白玉京視線逐漸清楚,遙望峭壁竟有城牆,暗叫不好,

戰前剛偵查過的破敗景象曆曆在目,適才經行的關卡也確實形同虛設,可峰回路轉,怎就在此時、此地、好像出現了完整的防禦設施?而且還懂得偽裝,不顯山露水時不被察覺,一顯山露水就殺伐決斷,

像極了那個人的風格,微乎無形,神乎無聲……

“蒙狗,聽過克夷門最適合打‘口袋戰’?”熟悉的聲音回旋於頭頂,原是嵬名令公。

“是……幾個時辰前搶修?!”白玉京沒看到口袋地形,卻仿佛看見林阡的臉:西夏“義軍無用”,那就埋伏去吧;西夏“官軍無能”?那就補路去吧!

豈止林阡負責吸睛,他的盟軍、西夏義軍,都吸睛!回溯幾個時辰之前,林阡為什麼不采取“詐敗後直接、親自回克夷門”、把辜聽弦阿綽籍辣思義等人也合在一起?首先,西夏官軍沒充裕時間修關,其次,盟軍和義軍不熟悉克夷門反而更適合黃泉渡,最重要的是,那般狀況下赤老溫和白玉京一不會分兵,二不會心切,三一定警惕,

怎會像現在這般,輕易犯這種被誘敵深入的兵法大忌!克夷門隻留嵬名令公一個,白玉京會覺得,守不住關,再正常不過;而赤老溫先猜林阡心急去黑水、中計後篤定林阡會守銀川、那麼攻敵必救準沒錯、所以兵貴神速,一晚上心理的反反複複,全被林阡算了個明明白白,甚至連赤老溫會教白玉京暫時頓兵都了如指掌!

將蒙古軍這般削弱過後,克夷門之戰對稍有實力的兵將,何嘗不是開卷考、送分題。

“坑裡還有坑。連環第三坑。”原來如此,林阡隻是前菜,阿綽籍辣思義是冷菜,嵬名令公才是熱騰騰的湯菜!成敗隻在,嵬名令公有無實力?



“今日帥帳分弓,與職位無關,昨晚衝前麵、險些戰死的,都退居二線養傷;衝得慢的、縮後麵的、不敢正麵交鋒的,都隨你去克夷門修關、待敵。”戰前,林阡對嵬名令公說。

“隻有不到一萬兵可用。”嵬名令公算出個大概。

“兵不在多而在精。”

“都是弱兵。”嵬名令公嗬嗬冷笑,就算蒙古軍如林阡所願、分兵來,弱兵們也全是炮灰;萬一蒙古軍沒中計,四萬一舉南下,就算強將也擋不住,“心真大,還想既修關又待敵?”

“鑿山開路,有民眾智慧就夠。”林阡笑著說,尤其大月氏城民,給我們不少技術支持,“你手頭上的兵,都經過嚴格訓練,獨缺乏施展場地。先修築堡壘,他們有了底氣,自然就醒,全是強將,信我一次。”

“等弱兵們醒過來,我的三千鐵鷂子,可以派上用場?”嵬名令公半信半疑,不願強將們躲起來養傷。

“自然。”林阡笑,“壓軸可好?我也想看‘三千鐵鷂破蒙騎’。去吧。”



“不好!”驚魂一瞬,白玉京聲音發顫,“撤!”

蒙古軍以為西夏義軍隻是湊數西夏官軍隻是造勢,上一戰表現也確實是,那卻是蒙古軍對這一戰的思維定勢!

嵬名令公如何允許他們撤,白玉京一旦進入口袋,信彈一升話音剛落,大小旋風砲一並開射,電閃之間,縱石如拳。

球型砲彈夾雜箭矢居高臨下,打得蒙古先鋒人仰馬翻,嵬名令公令旗再揮,山地作戰部隊由上而下殺入敵陣:“前二後五左三右一,分割,合圍!機動十人,穿插、剿殺!”

敵亂,三千鐵鷂火速從溝外平地上追堵上來,千馬萬鉤,聲勢浩蕩,對準了蒙古軍的背後,再衝……

如是,砲兵弩兵步兵騎兵配合,左濡右染,前仆後繼,殊死奮戰,如滾滾黃河陣陣波濤,傾軋向號稱無往不勝的“十數萬”蒙古軍,場麵白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