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白天會很長,臨近日落時天光還是很亮,但陽光的熱度要比正午低許多。
仁王認為這是個不錯的時間段。
同樣的,和對手也沒有寒暄,沒有放狠話,而是直截了當地在網前猜球拍定發球權後,便直接開始比賽。
這次的對手同樣是青年選手,但仁王認為,自己在體能上同樣有優勢。
當然,他將外卡賽當做是測試戰術和調整打法的好機會,因此也並沒有采取和上一場同樣的打法,而是嘗試了在紅土場地更多地利用技巧。
像是發球後直接上網這種桑普拉斯拿手的,也切實確認過並不適合在紅土場上用的戰術,仁王自然是不會再去嘗試了,那會顯得他自己準備工作不足並且有些傻兮兮的。
但不打封網戰術,不意味著在紅土場就完全不能上網。
實際上,在紅土場找到合適的時機封網,反而能有起效。
仁王就在測試這個時機。
上一場比賽,他從對手那裡學到了不少在長球過後放小球的經驗。而上網並封網,實際上也可以利用到放小球的經驗,在數個底線回旋拉球之後找到放小球的時機,在打出小球後直接上網,不選擇在網前將球重新打回後場,讓對手來回跑動,而是直接在網前進行截擊戰。
這聽上去效果沒有調動對手前後跑動來得好,但長球和小球的交替進行是屬於紅土場的經典戰術,許多人在上網接球後都會預留一些餘地,以便自己能快速回到後場。
而仁王的打法,則是反向利用這種“慣性思維”。
一開始仁王也是在長球後放小球,再拉長球,調動對手的同時自己也不斷跑動的。
但某一球時,他在放小球後上網接球後,手腕一轉,讓球在球拍上凝滯多一瞬。
眼神和精神力已經通過節奏的這一個頓拍,發現對手腳步和重心的改變。
他這時候用了截擊技,又是網前的擊球,反而已經準備好後退的對手措手不及。
節奏的變化,這是仁王的強項。而利用好節奏的變換,有無數種方式。
當然,青年選手的最大長處,就在於年齡。
能被俱樂部推薦,青年選手的實力不會太弱。而隻要實力在一個基本線上,青年選手就可以用自己的熱情,體能和爆發力來彌補缺乏的經驗與技巧。
仁王評估自己的對手,認為自己這場比賽的對手,從實際實力而言,並不如上一場的加斯頓來得強。但加斯頓會慣性去分配自己的體力,去計劃自己的打法,而自己的對手也會規劃賽場,可一旦上頭,也會很容易“爆發”。
被仁王用放小球和截擊戰的方式來回對付過幾次後,又一次仁王改變節奏時,他的對手硬生生將自己腳步的方向扭轉過來。
仁王甚至能聽到他腳踝的輕響,但年輕就意味著他可以強行做到改變方向,而加斯頓不行。
“可這對我也沒有用呢。”仁王自語道。
將對手逼迫到極限,甚至以為自己已經突破了極限,再在這樣的時候——
仁王猛地揮拍,終於打出溟之呼吸融入網球招數後的一招。
並不是第一式,浪潮滔滔,而是第二式,一線天。
是理論上並不適合在紅土場上運用的大力爆發技,雙手握拍後打出的抽擊在空中呼嘯而過時發出沉重的聲響。
並沒有觀眾觀戰,而他的對手已經趕到球的落點,並不認為這一球會給自己帶來威脅。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這一球在砸在地麵上的瞬間,旋轉形態發生了變化,原本的大力抽擊在砸入地下後沒有被紅土地“吸進去”,而是迅速回彈起來,像是被什麼斥力回推出去。
力量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被吸收,然而球的速度反而更快了。
力量和速度的轉換,像是峭壁被砸開,砸出一線天光——
這就是一線天。
網球從對手的球拍和頭的間隙穿過去,吹起對手的發絲,高高回彈的球影帶出黃色閃電一樣的光影。
“400!”
招式很酷炫,但得分還是一樣的得分。
當然仁王不是為了耍帥,而是為了具體測試在紅土實戰中這一招的威力。他已經通過紅土場地的細微數據來調整過招式的運用,一打出來效果就很是驚人。
這一招的測試通過,那下一招的測試自然得繼續。
仁王看了一眼比分,又看向對手“再堅持就一點如何?還有一些戰術想要實踐,i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