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十五(1 / 2)

博格這場的對手同樣是一個經驗豐富的三十出頭的職業選手。

這個年紀,已經不在體能和技術的巔峰期了,但大賽經驗充足,且正是將經驗轉化為技巧的年紀。理論上網球選手的巔峰期是在22到25歲,但實際上許多網球選手拿到公開賽獎杯是在三十左右。

而這樣的對手,在遇到漩渦的洗禮時,在最初的幾局,依然陷入了困境。

博格的漩渦的洗禮這一招,實際上需要利用到瞬間的精神衝擊和實力上的落差。他輸給平等院的那一次,最後這招失效,也是因為平等院內心對勝利的渴求十分強烈,再加上兩個人的實力差距並沒有大到博格能夠隨意擺弄平等院的程度。

假如兩個人的實力是勢均力敵的,那麼博格能夠在一開始將對手拉入旋渦的洗禮之中,但有很大的概率,在幾局之後,對手會從這一招之中掙脫。

當然,博格完全可以利用這幾局時間直接立下足夠大的優勢,繼而一直將優勢領先到最後。

這一招的代價,自然是自身體能和精神力的急速消耗。博格訓練量很重,他通過鍛煉也獲得了更快的體能恢複能力,正好與這一招相互搭配。

博格曾經利用這一招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不敗”,在青年選手中,這一招是許多人的大敵。哪怕在後來,博格輸給過平等院,但再回到青年賽上,這一招還是無往不利。

隻要精神力有優勢,能夠達成精神層麵的衝擊,再輔助技術上的強攻,直接將對手拖入異次元之中。

這就是曾經的“不敗的博格”。

不過觀賽的仁王和幸村都不在這一招的作用範圍之內。

他們倆和博格也在青年賽上相遇過,博格根本不會在和他們比賽時用出漩渦的洗禮。

精神力不夠強勢,用這一招不是等著反噬嗎?

上一場仁王和梅達諾雷的比賽,已經充分體現了仁王這個人的精神力有多離譜,以及一旦精神力反噬對比賽局勢會有多大的影響。

在第一場比賽的末尾,博格的對手從漩渦中掙脫出來,但第一場比賽已經由博格拿下。

第二場比賽,被漩渦的洗禮弄得更加謹慎的對手錯過了博格招式用儘,精神力和體能都亮紅燈的最危險的階段。等他發現對手實力下降準備開始反擊時,博格的魔鬼訓練已經讓他恢複了體能和精神力。兩個人勢均力敵對決後,博格憑借硬實力搶到了優勢,又利用了對手急於翻盤的心態,拿下了第二場的勝利。

幸村和仁王分析博格的打法:“和之前的博格差彆不大。”

“他一直這麼比賽。”仁王說,“硬實力的增長也很符合自然規律。”

“這樣的對手反而很難辦。”幸村說,“沒有明顯的弱點,也沒有短板,想要打贏,需要硬實力。”

他說完看了一眼仁王:“但對你來說,沒什麼難度吧?”

“Puri.”

博格這樣的對手既不會被仁王克製,也不會克製仁王。當然,仁王應對他的辦法也不算多,至少比起許多其他對手來說,仁王的選擇麵會變窄。這樣的對手,在實力層次不夠時是很難對付的。不過現在仁王的五維實力基本都壓了博格一頭,想要贏得比賽,隻要自己不出現明顯的失誤,便不算難。

可仁王想要的不隻是贏。

要怎樣讓比分維持在6-1呢?

正賽沒辦法打到這樣的比分,可資格賽不至於不行吧?

仁王看著場內的比賽,不斷評估著博格的打法和擊球習慣。像博格這樣風格變化很少的對手最適合做賽前分析。錄像帶和現場又不太一樣,在現場看比賽或許會發現一些在錄像帶中發現不了的細節。

幸村見仁王神情認真,不由得挑了挑眉。

博格是需要這麼在意的對手嗎?

不,絕對不是。

那仁王此刻的表情……啊,對了,從外卡賽到前一場比賽的比分……

幸村足夠了解仁王,因此也很快想到幾場比賽的比分。

從前在國內打校際聯賽時,幸村還要求過仁王將比分控製在6-0,那時候以仁王的實力已經足夠打出碾壓式的比賽了,但仁王像是習慣性後發力一樣總是會在前兩局收力。雖然美其名曰試探,但幸村始終認為有些對手對仁王來說根本不需要試探。

此時見仁王一副認真研究比賽的樣子,他頗為欣慰:有朝一日仁王雅治居然也會去研究如何大比分贏得比賽。

可為什麼是6-1而不是6-0呢?

在國內校際聯賽打出過未丟一分記錄的·6-0記錄保持者·幸村精市,對此十分不解。

仁王和幸村與博格沒什麼交情。雖然他們認識手塚,但想想看和手塚一起喝茶聊天……畫風好像不太對。

他們在比賽結束後直接離開了球場,也沒打算留下來放個狠話。

“放狠話這個環節要留到比賽前的那一刻。”仁王對幸村說。

“能夠引起對手情緒波動就最好了對吧?”幸村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