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感受到水滴那部分精神力的博格,隻會認為自己在仁王的精神力攻勢下采取守勢,並不斷抵抗攻勢。
可實際上正麵的攻擊和化作水滴作為輔助控製,是相輔相成的。
體能和精神力的加倍消耗會給博格帶來心理負擔,而最開始的放狠話,和刻意造成的漩渦的聯想,會讓博格產生心理上的波動,在此基礎上利用幻象和暗示,自然而然能夠帶來很難說清原理和效果的心理上的“攻擊”。
博格感受到的眩暈感,實際上是身體本身對仁王這樣隱藏在精神力誘導下的攻勢的反抗。
將精神力招數用到這種程度,仁王完全可以說自己是精神力強勢的選手了。
但他不會這樣自我評價的。
他可以舉例說明,不隻是精神力,他的技巧,戰術思路,網球基本功,沒有任何短板,每一項都很出色。
精神力可以傳遞信息,仁王能察覺博格對幻影的警惕,反而抓住這一點去勾起博格內心深處對幻影這一招的忌憚。他當然知道,讓博格有“幻影這一招是犯規”這樣的想法,反而容易驚醒博格,讓博格意識到不對勁,提前從走神的狀態中掙脫出來。
可那很有意思不是嗎?
以博格的性格和為人處世的理念,他是不會允許自己有這樣的想法的。
他也不會真的認為幻影這一招是仁王網球的全部:是仁王在駕馭幻影,而不是幻影在駕馭仁王,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
但仁王知道,有許多更加偏激,或者更加衝動的,在其餘青年賽遇到的職業選手,會認為,幻影這一招是犯規,仁王的成績是在取巧。這不就是模仿嗎?
仁王有聽到過類似的風言風語,但他從不在意。
他當然不會在意這樣充滿了嫉妒的言論,他自己的實力,自己最清楚。
他甚至願意讓一些選手這樣評價他。
看輕他,錯估他,再在比賽時被狠狠欺騙,露出被全世界拋棄的表情……不是很有意思嗎?
仁王沒有一定要被彆人理解的需求,他甚至享受著在全世界,全宇宙都找不到同類的孤獨感。
欺詐師自然是獨一無二的。也必須是獨一無二的。
當然,仁王也知道,哪怕他的打法,和他的性格,會讓許多人對他產生錯誤判斷,但博格並不是這樣的人。有些固執的博格會以事實去分析他的實力,會將他的紮實的基本功看在眼裡。但博格真的不會有另外的想法嗎?哪怕那樣的想法隻出現了一秒,出現在最初見識到幻影這個招數的時候?就算真的沒有過,那將這樣的想法,嫁接在正經又有些老派的博格身上,博格會有怎樣的表情呢?
當初他在和真田比賽時,用出幻影這一招時,真田的反應可有趣極了。
博格會是類似的反應嗎?
這樣的聯想,和在比賽中肆意擺弄對手,讓對手失控的計劃,讓仁王處在興奮的狀態中。
博格開始收束自己的精神力了。
他終於發現了自己的精神力過於沉重。哪怕還是沒有發現精神力上附著的仁王的精神力,卻直覺性地將精神力收束起來,並且進一步縮小了防守的範圍。
帶著衝擊力的精神力招數,在最初的衝擊性過後,效果會逐漸減弱。這樣招數的典型,便是漩渦的洗禮。
而仁王的旋渦,則是相反的存在。
博格確實意識到了不對勁,也在調整,但哪怕他的精神力繼續收束,仁王的精神力還是附著在上麵,讓博格越來越沉重。而隨著精神力的消耗,博格感受到的負擔隻會越來越大。
心理空隙也是一樣。既然已經產生了心理波動,那麼捕捉住這個空隙的仁王自然不會讓這個空隙就這麼消失。
思維是很難受限的。
有了奇怪的想法,博格會先行反省自己,並且試圖靜心,去除雜念。可越是想要靜心,越是容易被雜念繼續侵擾。
不僅僅是技巧上展現出漩渦的招數,而是仁王以漩渦牽引這一招為引子和序幕,布置了一整場“演出”。
終場哨聲響起,博格恍然清醒。他像是突然破開了仁王覆蓋在他周身的一層膜,眩暈感和虛幻感都消失了。抬起頭,6-1的比分躍入他的眼睛。他很難有實感,因為他對剛才打完的整場比賽都沒有特彆明確的記憶。
隻是他很清楚,哪怕都影響到了記憶,仁王打出的這一招,與他的漩渦的洗禮毫不相同。
……可球迷們不會這樣想,媒體們也不會。
而博格看著仁王,看到了仁王伸手將小辮子隨意地撥到身後,又對著自己笑了笑。
他便明白,仁王是故意的。
不,這是不需要確認就能夠明白的事。最初放狠話時就已經計劃好了嗎?
博格知道,現在想明白這一點已經太遲了。甚至他無法確定,自己現在到底是真的清醒,還是依然沒從仁王的“暗示”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