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簽結果是即時公布的。雖然說是抽簽,但並不是每個選手都走上台去摸獎式的抽簽方法,而是電子抽簽。比起儀式感,當然不如古老的彩票式抽簽。但法網正賽抽簽又不是籃球選秀儀式,沒有直播也不會剪輯成節目,邀請所有選手到場也隻是為了表示他們的抽簽是公平公正的,便也不太需要太多抽簽上的儀式感。
當然,所謂的公平公正,是在將種子選手分開基礎上的公平公正。
那些第一輪就撞上種子選手的選手,除去抱怨自己運氣不好意外,也可以抱怨自己之前的成績不夠好,沒能成為種子選手。
但如果是新人選手,一進入法網就撞上種子選手……
阿瑪迪斯看著自己的名字。
他的名字旁邊就是瓦林卡。
這代表著他們確實第一輪就相遇了。
阿瑪迪斯:“……”
他看了一眼站在他旁邊的仁王,並沒有說出口但眼神是這個意思:你是烏鴉嘴嗎?
“Puri,言出法隨了呢。”仁王說。
他第一輪的對手是去年法網進入第二輪,但止步六十四強的選手,接近四十歲,並不算難對付。第二輪的對手,則是同為日本人的一個職業選手和另一個美國職業選手中的勝者。
阿瑪迪斯怎麼看都覺得仁王的抽簽結果代表著他已經可以毫無難度地進入三十二強。
今年進入正賽的新人青年選手隻有他和仁王。如果他止步正賽第一輪(他實在是沒有信心能夠打贏瓦林卡),而仁王進入三十二強(這是保底成績,或許還有可能更好),兩相對比……
其實仁王戴上“不敗”的王冠以後,不少關注青年賽事的雜誌和媒體都會將仁王和他們作比較,特彆是同樣當過一段時間“不敗”的梅達諾雷和博格。
阿瑪迪斯自己的職業賽事成績也很不錯,但他常年在歐洲聯賽打球,也與不少已經成名的職業選手對決過,雖然是目前瑞士的國家隊的“希望之星”,但還真沒拿到過“不敗”的標簽。將他和仁王擺在一起談論的言論就並不算多。
討論他們倆的媒體有不少是以他們的人種作為切入點,探討不同人種在網球這項運動上的表現。
阿瑪迪斯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態。
他是個心態很好的人。經曆過戰亂又從泥潭中走出來的人總是會有好的心態。
實際上瓦林卡作為瑞士的職業選手,在國內也會參加一些類似培養青年選手的活動。阿瑪迪斯是青年國家隊的選手,也是現在戴維斯杯瑞士隊的預備隊,和瓦林卡並不是完全的陌生人。
瓦林卡和費德勒甚至是雙打搭檔,他們倆都參加過戴維斯杯,也作為雙打搭檔參加過奧運會。阿瑪迪斯和他們倆都有過交流,也得到過一些指點。
也正因為如此,他才知道,自己在比賽中麵對這兩個人,是幾乎沒有勝算的。
微弱的勝利可能,不在於自己的發揮,而在於對手的發揮。
就算如此,要在比賽開始前就認輸嗎?絕無可能!
準確地說,不管是費德勒還是瓦林卡,都已經不是巔峰的年紀了。他們的技術和經驗讓他們依然是世界頂尖級彆的選手,可他們的巔峰期在更早的那幾年。如果再等幾年,等到阿瑪迪斯認為的自己的巔峰期,那或許這兩位前輩都老了。
如果能做到的話,以他的驕傲,也寧願在對手的巔峰期打敗對手。
從這個角度看,在法網能與這樣的對手相遇反而是好事。
如果不是第一輪,就更好了。
阿瑪迪斯冷著一張臉,腦後綁著臟辮,看上去桀驁不馴,像是對這樣的抽簽結果十分期待。實際上他的內心很複雜,隻是沒有展現在臉上。
抽簽結果很快公布在了網上,國內外關注著仁王的球迷和朋友們很快就發現了仁王的賽程對他是有利的。特彆是對比了同為新人青年選手的阿瑪迪斯以後。
在出道時打響名氣,以一個出色的成績作為職業賽的開端,這是對之後的職業發展有利的(除非是傷仲永類型的一直在走下坡路消耗天賦的選手)。
他們都不認為仁王會止步第一輪。
仁王的對手,一位捷克的職業選手,在搜索網絡時看到了自己的球迷和仁王的球迷的爭執。
他摸了摸下巴,對自己的經紀人說:“好像被小看了。”
“不,隻是被認為應該為後浪讓位。”他的經紀人說。
“我的年紀還沒有那麼大吧?”這位捷克選手對著經紀人說。
經紀人攤了攤手:“你早點退休,我也早點退休。”
“……你可彆想這麼早退休。”捷克選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