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十七(2 / 2)

是的,這是合理的,往回看的話,費德勒在三十六歲的時候也還是在巔峰期,他的下滑期起碼在四十歲以後。

納達爾還有至少五年的巔峰期。

仁王對此早有預料。他從來不覺得納達爾真的會在這個年紀就實力滑坡。但去年鴿掉兩個大賽和最後的巡回賽,就把身體調理好實力更上一層樓這種事……

不,換個角度的話,世界上擁有這樣的對手,不是很棒的一件事嗎?

仁王在調整自己對納達爾實力的預估,納達爾也在做同樣的事。

並且納達爾需要做的更多。

雖然他也有在關注仁王的比賽,可還是那句話,作為觀眾和作為對手,所感覺到的和麵對的是完全不同的。

去年站在他對麵的仁王,和現在的仁王,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狀態和打法。

也不是說打法上顛覆性的轉變,而是整個層次的提升和為此帶來的變化。

去年的仁王為了得分,會打出一些很刁鑽的招數。這些招數也是成體係的,和招數和招數之間的融合度還不夠高,不是層層遞進的狀態。並且那時候仁王會為了得分去大幅度轉變比賽節奏。那是當時他能夠利用的。

而現在的仁王所有招數都融為一體,一招一式都融入了網球本身。

納達爾明白,能成為他決賽對手的選手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達到了這個層次,但達到這個層次的對手,以後會更多地在每個比賽的決賽,半決賽和他相遇。

真想知道這小孩是怎麼練的。

以天賦而言的話,這種速度也有些誇張了吧?

如果納達爾知道仁王並不是從三四歲就開始練習網球而是十二歲才開始學習網球,那他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了。

現在的納達爾對仁王也很重視,可還沒有重視到去挖掘仁王的網球曆史的地步。

他的年齡是仁王年齡的翻倍,在心裡喊人“小孩”也很順口。這並不代表他對仁王的看低和輕敵,反而是一種親昵和認可的表現。

仁王在打過試探的第一局之後,直接將比賽的計劃定為持久戰。

他決定往後拖,不去搶一時的勝機,而是穩定地將比賽打下去,打得越久越好。

要將比分僵持住,讓比賽變成持久戰的話,是長時間注意力集中的戰爭。持久戰不代表可以走神或者休息,與之相反的,和納達爾這樣的對手打持久戰,每一分每一秒都必須全力以赴。

又或者可以說,並不是仁王選擇了持久戰,而是持久戰是最有利的,也最有可能讓他勝利的戰術。

仁王並沒有動搖。

他一定會贏,這是他在比賽前就定下的目標。

而他在賽前定下的計劃裡,持久戰本就是優先級和可能性最高的那個。他為此也做了許多準備,不僅僅是精神力與體能,和在開念邊緣狀態的多重切換,還有將呼吸法本身的作用發揮到最強。

呼吸法不是劍技的附屬品。與之相反的,是劍技去發揮呼吸法的作用。呼吸法才是劍技的基礎。

仁王不打出那些劍招化作的球技,隻要他時刻在呼吸法的狀態,他每一球都可以帶上刀光劍影,帶上溟的意象。

讓所有的能力都集中於他本身。

呼吸法也好,念力也好,都是他本身的力量,也都集中在他本身身上。在加強基礎素質的同時,用最基本的,最“土”的方式去打網球。

於是決賽看上去變得樸實無華起來。

好像每一球都是很普通的擊球。

不懂其中奧妙的人甚至會覺得這樣的對打很無聊。

可懂球的球迷,和在職業選手專屬位置上的,來看比賽的其他職業選手,則都睜大了眼睛。

“仁王已經……”

比起驚訝納達爾的實力,不如驚訝仁王也到了這個層次。

哪怕仁王今年比賽的曆程無比順利,打出來的成績也漂亮到讓人無話可說,可直到現在,也還是有人認為仁王的成績隻是僥幸。但隻要這場比賽結束,隻要仁王真的打贏了納達爾,那所有閒話和懷疑都會消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