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十塊,那不是一個普通工人工資差不多了?!
心動的多,會踩縫紉機的也不少,但實際跑過來跟柳薇簽合同的人並沒有幾個。
還是這個時代的特色,有些人甭管他麵上是怎麼笑著,眼神尋常,但心裡多多少少對個體戶的身份有些介意,對在個體戶手裡乾活掙錢這事也有些異樣看待。
但更多的人,還是怕政策再變。現在允許擺攤經商了,那之後又不許了呢,那不是要被割資本主義尾巴。
所以一通熱鬨散去,最後隻有三個人過來跟柳薇談合同。
一個是下過鄉,高考失敗後,國家允許知青回城後才回來的女知青。她回來這幾年也沒有工作,倒賣過糧食,去鄉下偷偷收過山珍來城裡賣……但都乾得不長,掙得也不多,加上還不願意結婚,哥哥嫂嫂對她意見很大。她跟著來做衣服的朋友湊熱鬨時看到招工啟事,是第一個站出來說她會踩縫紉機,要來這裡乾活的人;
一個是住在附近的中年女人,家裡帶著三個孩子,上麵還有兩個老人,但家中隻有丈夫一個人掙錢,經濟壓力很大,大概也是被逼得沒辦法了,因為符合會踩縫紉機的條件,就想來柳薇這裡試試;
再一個,就是許櫻子。她表示她會繼續給柳薇母女做飯洗衣服,但也想試著來這裡乾活,前兩年她丈夫給她買了台縫紉機,平時給家裡縫縫補補,也會做一些簡單的衣服,用縫紉機很熟練。
這三人,柳薇最後都簽下了。
人沒招夠,柳薇也不急,又找關係買了三台縫紉機,添了一些其他用得上的製衣工具。然後聯係了服裝廠和紡織廠的兩位合作夥伴,跟他們說需要修改一下合作方式了。
尤其是紡織廠,柳薇之前小打小鬨,采取這種走私人關係的合作,需要的布料還能供得上,現在她擴大生產,就不大行了。
和他們達成合作之初,柳薇就說過等產量上去了就得直接和廠子對接,所以紡織廠的那位早有準備,柳薇一說,他就引薦著柳薇去見他們廠子負責訂單的人。
柳薇需要的量不算大,但勉強也能接一接,所以合作談得也還順利。
至於服裝廠這邊,柳薇暫時暫停了和對方的合作,她不準備再從這低價拿衣服去改款式了。
好在柳薇遇上的都是明事理的,雖然會少一些收入,但對方也沒有表達什麼不滿,還樂嗬嗬地表示以後柳薇如果有需要的地方,可以再聯係。
其他人的合作方式,目前不變。
搞定這些,柳薇見這幾天依舊沒人要來簽合同的樣子,就尋思著要不要擴大範圍招工。不過還沒等她行動,問題就解決了。
之前柳薇出攤遇到過的劉燕兒,走時雖然互相留了地址,但這麼久沒聯係,柳薇已經快要把這姑娘忘了。
開工的頭兩天,劉燕兒忽然找過來了,本來是過來問柳薇能不能提前定做秋裝的,結果看到了柳薇還貼在門上的招工啟事。回去後,她直接就給柳薇找來了三個會踩縫紉機的:兩個十**歲的姑娘,一個腿有點瘸的中年男人。
三人都是以前家庭條件不錯,但後來遭逢變故現在日子過得捉襟見肘的,劉燕兒說人都是可靠老實的,叫柳薇覺得行的話,就給口飯吃。
柳薇自己問了一遍,的確沒什麼問題,就留下了。
於是六個工人湊齊乎,柳薇的小作坊正式開工。
在這個擴大的裁縫店裡,柳薇主要負責打版裁樣,決定衣服款式,其他人采取各分幾個工種的流水線方式縫製衣服。
這次柳薇為了提升產量,有意識地選擇時尚又簡單的款式。現在人手增加,製衣工具也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至少之前因為資金緊張,柳薇裁布都是自己用剪刀一點點剪的,現在則換成了電動裁剪工具。之前也是手工鎖邊,現在新增了一台三線拷邊機——再加上六個想要儘量多掙錢,一秒鐘時間都不想多浪費的縫紉師父,現在作坊裡的日產量大大增加,最高日產量可達一百五十件,最低的也不會低於一百二十件。
柳薇自己不用做衣服,時間就空出了很多。
但她也沒有閒著,她在人流量多的地方買下一個門店,找工人緊鑼密鼓地裝修起來,用來開服裝店。
她要自產自銷。
門店很大,柳薇特意隔了個空間當倉庫。她對門店裝修要求不高,隻著重在燈光上下了功夫,所以不過七八天,門店就裝修好了。
天氣溫度還很高,門店乾得也快,柳薇請人將門店收拾乾淨,再將成品裡有的款式都先掛進去,其餘的等開業那天再搬過去。
開業之前,柳薇找到印刷廠,訂了一千張彩印傳單,把門店地址和店裡所有款式的衣服都印到上麵,然後帶回去,發給六個縫紉師父。
柳薇印單子之前就跟他們說好了,這些單子發出去一張,就給他們算一分的工錢,他們可以下班時後帶出去找個地方發,正好好幾個人都住不同地方,直接擴大了宣傳範圍。
師父們本來說不要錢,但柳薇說沒有讓人做白工的道理。
一千張六個人均分下來,一人160多張,發得快的,一小時就能搞定。
一小時賺一塊六,利潤豐厚。
第二天,縫紉師父們就興奮地跟柳薇說,他們發傳單的時候,好多人看到上麵的衣服,當時就說開業那天一定會去看看。
柳薇把傳單的錢給他們結算了,邊給他們數錢邊道:“開業那天你們也去,我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到時候工資按你們目前最高日工資雙倍結算,怎麼樣?”
六人也很想看看是怎麼開業的,他們做的衣服又好不好賣,既然老板大方給雙倍工資,那當然是迫不及待地答應了。
*
開業這天是周日,所有工廠工人都放假。
是柳薇特意選的日子。
和柳薇合作過的人,在這天都送了賀禮和花籃過來,被柳薇擺放在門口。這個時候也沒有市內禁放鞭炮的規定,柳薇買了好幾掛鞭炮,在門口來回繞了好幾圈才擺放下。
鞭炮劈裡啪啦地響起,吸引了周邊所有的住戶和過路的人。
柳薇掀開遮住牌匾的紅布,露出印著“朵朵女裝”的牌匾,然後轉身對過來湊熱鬨的人道:“朵朵女裝新店開業,開業當天店裡所有服裝,全部七折,諸位有什麼喜歡的,可以進去看看。”
新裝修好的店,整潔乾淨,處處嶄新。
店內各個角落的燈都被打開,柔和不刺眼的燈光灑出來,縈造出一種溫暖、優雅的感覺。
和彆的店完全不一樣。
有些人望而卻步,有些人蠢蠢欲動。
“走,我們進去看看。”
終於在一個年輕女人拉著女伴率先走了進去後,其他人也迫不及待地邁出腳步走進了店裡。
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這些衣服比百貨公司的還好看。”
“我問了下,單價好貴,比百貨公司貴兩三塊!”
“今天打折啊,一件買下來也就十一二塊,這下比百貨公司便宜,還好看。”
“好想買啊,可是我這個月工資不夠了……”
“這裡不要布票,今天不買,之後再買就不劃算了。”
“……”
一些原本打算隻是進來看看的人,就在身邊這些討論聲中,忍不住心動了。
到上午十點過的時候,柳薇發出去的傳單起作用了。人潮來了一波又一波,到下午也沒降下來,凡是來了的,空手離開的很少,大多都買了一件走。
八個人——劉燕兒也過來幫忙了——回答顧客的問題,差點回答到嗓子冒煙。包括幫忙從倉庫裡搬貨的周朵朵和韓彤彤,這一天都忙得暈頭轉向,渾身大汗。
半下午的時候,周朵朵抹了把額頭的汗,拉著柳薇大聲道:“媽媽,裡麵的衣服快要賣完啦!”
好家夥,周圍本來打算買的顧客,立即將看中的衣服牢牢抓在手裡,生怕彆人搶去;還在想要不要買的顧客一聽,也不再猶豫了,忙忙地就從兜裡掏錢,要搶在前麵付賬。
柳薇看著忽然慌亂起來的顧客群,揉揉嗓子,提醒道:“諸位彆慌,衣服都還有,隻是在另一個倉庫放著,現在我就讓人去取,十分鐘就到。”
說著,叫了許櫻子和另一個師父騎車回去搬貨。
後麵許櫻子又拿了兩百件過來,到晚上送走最後兩名客人時,已經又賣出去快一百件。
“呼——”劉燕兒毫無形象地靠牆坐下,用手扇著風,有氣無力道,“本姑娘從出生起,就沒有這麼累過的時候。”
柳薇也累得不想說話,但還是拿出最後一點力氣說:“今天辛苦大家了,再歇歇,中午我已經跟隔壁餐館的老板說了,讓他給我們置辦了一桌好菜,等會兒大家敞開了吃。”
今天忙到中飯都是輪流抽時間吃的,隨便吃幾口就對付過去,直到現在還沒吃晚飯,柳薇一說,眾人都開始感覺到餓了。
趁著歇息,柳薇把店門先關上,兩個負責收錢的姑娘從庫房裡拖出兩個麻袋,提著底一抖,嘩啦啦滾出好大一堆錢。
周朵朵從自己背著的書包裡拿出幾個本子和鉛筆,發給眾人。
眾人接過,然後一人刨一堆到身邊,開始算錢。
花了大半個小時,才把小山堆一樣的錢算完。
各自報了數,柳薇一合,最後統計出一個數字,“三千六百三十五,除去人工和材料成本,暫不算機器成本,今日純收入一千六百六十五。”
眾人儘管心裡已經有了預料,但聽到這個數字時,還是震了震。
一千六百多!單日!純收入!
好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還沒有老板一天賺的零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