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零六章 用事實來打臉(1 / 2)

《血色浪漫》的拍攝重新進入了正軌,為了趕進度,劇組沒日沒夜的趕工,拍攝,宋錚也根本就沒有精力去關注劇組之外的任何事情。

而就在此時,終於完成了後期製作的紀錄片《中國遠征軍紀實》在燕京衛視播出,這部紀錄片不像以往的紀錄片那樣,隻是堆砌曆史文獻,再經過旁白敘述出來,而是通過大量的曆史影像資料,以及眾多依舊建在的當事人的親口講述,真實的為人們還原在曆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一段往事。

坐在鏡頭前的那些老人都是住在雲南騰衝的抗戰老兵,之前《我的團長我的團》在騰衝拍戲的時候,宋錚還曾帶著劇組的演員去拜訪過他們。

原來不了解,真正見到這些老人的時候,宋錚不禁對這些老人肅然起敬。

他們曾經在祖國的熱土上和日本鬼子拚過刺刀,曾經在緬甸的叢林中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是這個國家的英雄,應該享受國家給於的福利,社會給於的尊重,他們應該享受著更加負責的生活,安度晚年,可事實上,他們就是這麼默默地生活在我們的身邊。

這樣被自己曾經為之奮戰過的人民所遺忘,在風燭殘年擁著用生命博得軍功獎章,卻忍受著貧困和孤獨的侵襲。

甚至在病床上,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隻為得到這樣一句認同:“國家終於承認我們是抗日的了!”

此情此景,每個人難道不該捫心自問,難道不該感到羞愧,難道不該思考如何幫助他們?

畢竟,老兵正在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凋零。

忘記曆史,就意味著背叛,在人們忙著為我黨領導下的部隊歌功頌德,稱讚誇耀他們曆史功績的時候,也應該想到這些同樣為中華民族獨立自由流乾了最後一滴鮮血的英雄們。

《中國遠征軍紀實》播出之後,立刻引發了轟動,雖然也曾對這支部隊有過那麼一丁點兒的了解,但是像現在這樣,真正去認識這支曾在抗戰時期真實存在過的部隊,卻還是第一次。

深刻,震撼!

這是人們在看過了這部紀錄片之後,最深切的感受。

特彆是播到第三集,講到翻越野人山這一段的時候,很多觀眾都不禁潸然淚下。

之前兩集所講述的中國遠征軍千裡揚戈,浴血奮戰,屢挫敵鋒,使日軍受到沉重的打擊,可是到了這一集,情況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為盟軍配合不力,導致戰鬥失利,遠征軍不得不撤退。

可殘忍的日軍欲置遠征軍於死地,切斷了遠征軍的歸國通道,遠征軍的將士們隻能被迫選擇了一條無比凶險的回歸之路,穿越一片叫做野人山的原始森林返回國境。

所謂的野人山,其實就是中印緬交界處一片方圓數百裡的原始森林,是一條長達4公裡的狹長河穀,這裡山嶺縱橫、河流密布,傳說有“野人”出沒,當地人給這個地方起了個名字叫胡康河穀。所謂胡康,在緬語當中就是“魔鬼出沒的地方”。

可就是在這裡,因為疾病流行,缺醫少食,再加上瘴氣彌漫,這短短數百裡的叢林之路,竟變成了吞噬生命的死亡之路,最終數萬名中國遠征軍戰士慘死在這片危機四伏的“綠色魔窟”裡,這也是世界軍事史上極其悲慘的一段往事。

而導致這一慘事發生的原因,並非遠征軍自身,而是因為盟軍,原本遠征軍最初的戰鬥打的不錯,中國遠征軍3師拚死救出處在重重包圍之下,危如累卵的西線英軍,然而忘恩負義的英軍卻決定放棄緬甸,尋求而後再戰,英軍基本上一夜之間突然走得乾乾淨淨,順帶著炸掉和丟棄那些死也不給遠征軍用的裝備和物資,這一舉動,剛好在第二批中國遠征軍接收側翼防線的時候,英軍的撤退把遠征軍的側翼完全披露在日軍的刺刀陣中。

不出意外,日軍抓住了這樣的機會,然而突然出現在戰場上的日軍56軍團,勢如破竹的占領了中國遠征軍的後路,就在中國遠征軍以為可以在日軍追擊英軍中的夾縫中逃生的時候,日軍卻果斷放棄對英軍的追擊,反而占領了中國軍隊逃亡的主要路線“密支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