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國內綜藝節目大部分的製作費都用花在大牌藝人的出場費上,韓國綜藝節目的製作費相當大的比例則是用於編劇的酬勞。
上節目的藝人們反而還沒有這些編劇的報酬優渥,從這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編劇在於整個韓國綜藝節目生產體係中占據的重要地位。
作為綜藝節目內容的執行者,藝人們在錄影過程中能夠嚴格執行編劇的設定,就成為節目好看與否的關鍵。
幾乎絕大多數觀眾提到鐘愛韓國綜藝節目的原因都會有“大腕明星多,節目中放的開”這樣一條。
無論是像Rain這樣貴為亞洲舞王,還是像金秀賢、李敏鎬這樣的當紅炸子雞,隻要走進了錄影棚,麵對攝像機鏡頭,就一定會完全放下偶像包袱,配合節目的錄製。
加上韓國娛樂市場小,韓國三大廣播公司KBS、MBC和SBS幾乎壟斷了國內電視圈,競爭壓力大、更新換代非常迅速,藝人在上此類綜藝節目時,如果端著架子不努力表現,很有可能下次就被新晉後輩給替代了。
相較之下,後來《奔跑吧兄弟》第一期播出以後,在網絡上收到的反響差聲一片,網友最為詬病的便是以Anglebaby為代表的幾位藝人,在節目中的表現放不開,明顯還帶著的偶像包袱。
這樣的情況直到第二期張蘭心和謝依林兩位“女漢子”的加入,尤其是“hold住姐”不計形象的表現後有所改觀。
雖然後來國內一檔季播綜藝節目動輒上千萬的製作成本已經是司空見慣,但在《情書》播出期間,一集一百萬人民幣的製作費用是相當驚人的,同時期國內一般的綜藝節目製作費用則大約為四五萬元,稍微大型綜藝節目為三四十萬元。
加之多數韓國藝人為了曝光量,上綜藝節目基本不計酬勞,故製作費用大部分則是實實在在花費在“製作”上。
往往是一檔節目需要同時動用二十多台攝像機錄製一兩天時間,耗費15到2個節目帶,然後後期製作在浩如煙海的素材帶裡,捕捉讓觀眾覺得輕鬆和愉悅的細節,配上字幕、畫麵、音效等不同的元素加以填充和詮釋,將節目中的幽默氣息散發得淋漓儘致,用字幕、畫外音等加快觀眾對節目內容的理解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正是韓國綜藝節目不容忽視的成功要素之一。
國內自然也是有樣學樣,像芒果衛視引進的《爸爸去哪兒》,就采用了與韓國製作方一樣的配備,全場45個機位,其中活動機位2個,算上導演、攝像、後勤保障,現場的工作人員共有1餘人。
拍攝兩天積累1小時的素材帶,然後由一支1餘人的觀片小分隊,對這些素材先行梳理,發現並彙總有趣的情節,給到編劇組最後剪輯成一期9分鐘的節目,而這種程度的製作水平,韓國綜藝節目則是要領先國內五年左右的時間。
同一時期對於內地綜藝節目影響巨大的還有歐美係的真人秀節目,諸如《美國偶像》、《英國達人秀》、《TheVoice》等,國內均有版本引進。
此類真人秀節目最大的特點便是流水線生產,版權方會提供長達數百頁之多的寶典指導,大到節目規則、導師風格定位,小到轉場VCR、主持人走位都有嚴格的規定,甚至連節目丟包袱、渲染煽情的時間節點都有固定設計。
所以歐美係的真人秀節目,常常有似曾相識的即視感,觀眾在兩三季之後,就會產生審美疲勞,收視率明顯下滑。
相較之下,“把創意做到極致”是韓國綜藝節目的最大殺手鐧,早期韓國綜藝節目創意和形態不外乎娛樂競技,座談、訪談、遊戲和選秀歌唱,但發展到後來的節目創意,則已突破傳統束縛,從立意到主題,從動議到細節,全麵進入創意時代。
譬如MBC電視台製作推出的明星假想結婚節目《我們結婚了》,以藝人的“結婚假想”為賣點,邀請明星扮演夫妻,呈現新婚夫婦的各種狀況。節目想他人之未想,定位彆出心裁、特殊新奇,一經播出便獲得極高收視率。
又如《花樣爺爺》和《爸爸,我們去哪兒》,則是分彆涵蓋了社會老齡化和家庭教育這樣的社會議題。這樣的選題使節目更能引起共鳴,增加了場外受眾的參與,也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韓國綜藝節目相較於歐美節目在中國更受歡迎的一大要素,正是兩國文化的接近性。
諸多業內人士也表示,中韓兩國在理念上也有一脈相承的地方,地緣上的親近感,文化結構的相通性,也是韓國綜藝能在中國如此接地氣的原因之一。
加之韓國綜藝節目對於授權的尺度較為寬鬆,節目引進方對於重新製作擁有較大的自由度,這也意味著製作方能夠根據國情文化,對於節目做出更契合本國觀眾口味的調整,這一點,也正是韓國綜藝節目相較於歐美綜藝節目較大的優勢。
於是“韓流”大盛,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現象了!
電視上,最熱門的娛樂節目是韓國引進版權的,視頻網站上,最火的電視劇是沒有同步字幕都有人看的韓劇,演出市場上,最供不應求的是幾大歐巴。
觀眾被搶跑了,錢也被搶跑了,於是中國娛樂界高呼:韓流來了。
其實找找深層原因,這股風到底是怎麼鬨起來的?
中國的影視市場特彆大,但為何就變成讓彆人來搶錢,搶粉絲的地步了,而最大的原因就是懶!懶得原創!跟風這事兒,全文化圈都一個德行。
屏幕上,一水兒誇張的抗日戲,出版界,一水兒的盜墓挖墳,以及“X朝那些事兒”,相聲界,全厚著臉皮扒網絡段子,想靠這些統領市場?
門兒都沒有啊!
但從業者卻靠這個賺個盆滿缽滿是綽綽有餘的。
都這水準了,抄襲的、雷人的、跟風的劇集還能獲得高收視率,一線明星們依舊掙大錢,著什麼急啊。
另外一個奇葩現象,就是團隊運作,這事也神了,圈子裡大小是個人都能整出個團隊來,固定導演、固定編劇、固定的工作人員,再加上相對固定的演員。
乾什麼都還沒說呢,先談團隊運作,外人一律滾蛋,那架勢擺得跟自己來自“星星”一樣。
團隊有團隊的好處,風格統一,也好使喚。但問題是,團隊不是水龍頭,擰開就有。什麼都玩團隊,就是小規模壟斷,就是近親繁殖了。所以,好多劇集題材不同,主人公都一個性格,笑話都一個品位,春晚的小品就是這麼玩完的。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市場沒飽和。
“韓流”肆虐,美劇、英劇也大兵壓境,但急的都不是圈裡人。
為啥啊?
沒見少賺錢啊,那急什麼?
當然,板子也不能全打在業內人士身上,深刻的不公平競爭也是真的,本來各行各業都是各種限製外來產品,影視圈限製的卻是自己:什麼不許有鬼,不許譏諷時政,不許諜戰破案,不許同.性.戀和早.戀,不許小三兒幸福,甚至不許抽煙,有人還TM的咋咋呼呼的呼籲不許打打殺殺,那還讓電影從業者玩兒個屁啊。
迷戀各種不許,享受權力快感,能有好的創作嗎?
誰搞創作的時候,桌麵上先擺出一百個不許來,那不得愁死?
還創作什麼啊?
抄吧,跟風吧,成本小,風險也小。
海外的欄目、劇集都沒這限製啊,隨便玩兒也就玩兒出彩兒了。
為這事吐槽的人多了,這不光是體製的事兒,還有文化傳統,看看清朝是怎麼禁《紅樓夢》、《水滸傳》的?
總有人怕大家不學好,就是沒想自己是哪塊料。
“韓流”以及其他什麼流,就這麼鬨騰起來了,其實也沒什麼可怕的,鬨騰得還不夠,一定要鬨到圈裡人掙錢困難了,有點寒冬臘月,百業凋零的味道了,才會發生變化,這就好比一個人賴床,非得被尿憋急了才會起身。
宋錚現在做的事,其實說起來和後來的那些同行也沒什麼不同,都是抄襲,隻不過不同的是,他是提前在人家原版還沒有誕生的時候,就提前把那些該抄的都抄出來。
綜藝節目的創意,宋錚的腦袋裡裝著不少,可是卻不能提前拿出來,至於原因,很簡單,沒有一個優秀的製作團隊,就算是,他能提供再好的點子,也沒有個卵用。
看看國內最早引進韓國綜藝節目的東南衛視就知道,當年東南衛視的金牌節目《開心一百》改版,模仿的就是韓國綜藝節目《情書》,結果就是因為製作水平低下,嘉賓表演做作,放不開,沒多長時間就夭折了。
宋錚可不希望自己提供的好點子,因為製作團隊水平不夠,給白白的糟蹋了,這也是為什麼他要派人去韓國學習的原因。
辛青這些人去韓國的目的就是要學習韓國人製作綜藝節目的手法,最重要的是,將韓國人的極致到瘋狂的娛樂精神給引進來。
宋錚一邊想著,一邊聽辛青在那裡說著從韓國歸來之後,對綜藝節目的見解,聽上去還挺像那麼回事兒的。
“尚姐!去我辦公室裡,左手邊第二個抽屜裡,有一個文件袋,你給我拿過來!”
等辛青說的差不多了,宋錚終於開口了。
尚捷聞言,也不知道宋錚是在故弄什麼玄虛,不過既然說了,她照辦就是了,沒多大一會兒,尚捷就拿著一個文件袋回來了。
宋錚接過去,從裡麵挑挑揀揀了半晌,最後抽出了幾張紙,遞給了辛青。
“這是我關於一個綜藝節目的想法,你和你的團隊看看,我給你們一個星期的時間,整理出一份可行性方案給我。”
辛青和其他人聞言,知道宋錚這是要來真的了,頓時一個個都是滿臉激動的模樣。
辛青飛快的看了一遍,眼神之中,那種激動,興奮的光彩更盛了。
宋錚給他的是一個節目完整的策劃方案,如果是以前,他自然分不出好壞,可是在韓國那邊看著韓國人錄製綜藝節目,看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他要是再分辨不出好與壞,那就真的是白白鍍了一層金。
“宋總!不用一個星期,三天,給我們三天的時間,到時候,我拿著完善的方案過來!”
宋錚聞言,不禁笑了,道:“好!就三天的時間,如果你們的方案能讓我滿意的話,到時候,我投錢,你們來製作!”
打發了辛青等人離開,尚捷再也忍不住了,問道:“錚子!你是要來真的啊!?”
尚捷說著,還朝著宋錚手裡的那個文件袋看了一眼,她剛剛來的時候,偷瞄了一眼,裡麵放著的可還有不少呢。
作為目前1+1公司的總經理,尚捷首先要考慮的是公司運營的問題,真要是再拿出一部分資金來製作什麼見了鬼的綜藝節目,對公司運營可是會造成不小的資金壓力。
再說了,綜藝節目有什麼好的。
無非就是像《快樂大本營》和《開心一百》,要麼就是《颶風行動》那樣,請一些嘉賓做遊戲,能有多大的收益。
尚捷不明白綜藝領域蘊含著的龐大的利益,宋錚還能不知道,雖然他也不怎麼喜歡這種強製搞笑的東西,但是,這裡麵的利益,卻讓他不能不心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m.,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