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神,於是,神就出現了,當宋錚還籍籍無名的時候,薑紋這個怪才的出現,立刻就成了萬丈光芒下的“薑圖騰”。
都說時勢造英雄,但從本質上來看,薑紋的個人魅力也使他特彆適合被放置在這個高高在上、受人仰慕的位置。
現在中國社會大環境是偏陰性的,而且是以現實主義生存原則和去個人主義為基準的。薑紋的東西血性、浪漫、酷,觀眾能從觀看中獲得一種本來缺失掉的心理滿足,每個人都在集體無意識和盲目崇拜中塑造一個理想化身,用來承載各自所需,而這個被塑造的神本身,可能並無準備,就已置身粉絲們烘托出的那個氛圍中。
通過交流,宋錚能感覺到薑紋對於人們給他封神這件事自覺心安理得,他也的確該有這樣的傲氣,可是卻又顯得不屑一顧。
“那都是扯淡呢!捧我我高興,可當真的話,我就敗了!”
就是這麼矛盾,而這種矛盾似乎也將伴隨他的一生,就好像在他的身上,貼滿了諸如才子、暴君等形形色色,又相互矛盾的標簽一樣,最終,這些標簽一起將“薑紋”的名字變成了一個碩大的符號。
宋錚也非常喜歡薑紋的的電影,儘管這廝的產量一直都不高,但是質量都很有保障,每一部作品都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可以說是一個精品導演。
薑紋的每一部作品都帶有鮮明的個人風格,他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個人想象注入到電影之中,使作品既融入了他成長中的恐懼感,又展現出他霸氣硬朗的男性風格,他對題材的把握,和對人物的演繹都很有水準,“文.革”、“抗戰”這類不太容易掌控的敏感話題,於他卻可以儘情地展現他的導演才能,再加上他善於獨立思考的性格,這最終形成了他獨特的薑氏風格。
薑紋這個人的骨子裡就透著一股英雄主義情懷,這,以及他的男性風格,源於其對於中國社會和所處時代頗為冷峻的觀察理解,可以說,敏感而獨特的視角成全了薑紋。
另外,薑紋的突出能力還主要體現在個人風格,技術,和電影的內涵三個方麵上。此外,他充滿哲理和富有幽默感的對話,也為其影片增色不少。
能在嘈雜的演藝界裡保持獨立思考,這是薑紋最為重要的品格。他曾經說過:“獨立思考,不是哪個人說的,原本你的心在你的軀體裡,它有在你的思想裡,心靈裡遨遊的權利,如果放棄這個,是你的悲哀。”
始終能夠保有自己的思維獨立,能夠固守自己內心的感覺,這也正是薑紋電影的魅力所在。
比如《陽光燦爛的日子》那段對記憶的否定,記憶能還原真實嗎?記憶裡的就是真實嗎?什麼又是真實呢,真實發生過的客觀存在就是真實嗎?那麼主觀上的意念就是虛假的嗎?
人在一定狀況下,心理生理本身就是不可調和的,而這種介於真假之間的記憶不就是馬小軍最真實的心理嗎。
而薑紋對記憶的推翻,也恰恰讓觀眾從故事中間離出來,打破觀眾心裡一些東西。
這種間離還體現在《鬼子來了》最後砍頭那段。一提抗戰,總是會想起什麼全民抗戰,愛國主義之類的,可真實就是老百姓很多時候不會關心國家的興亡,因為戰爭年代自身都難保。
薑紋對那群村民的刻畫簡直活靈活現,不斷透著一股小聰明,卻怎麼看怎麼覺得愚昧,也不是印象中和我黨其樂融融樸實的農民伯伯。
包括《太陽照常升起》和《讓子彈飛》對政治曆史革命的解構,這樣的解構呈現的真實更讓人信服,雖然區彆於人們既定認識的那些標準的東西,但是人們既定的認識往往都是“彆人“一股腦的塞過來的,久而久之,人們甚至已經不會去質疑這些東西了。這時,薑紋一腳揣在了觀眾心窩上,讓觀眾頓時有種想哭的感覺。
可以說,來客串參演《建國大業》,讓宋錚收獲最大的就是認識了這兩位大能,哪怕彼此沒有多大可能合作,可就算是坐在一起聊聊,都讓宋錚覺得受益無窮,當然也受了不少影響,是好是壞,那就要看韓三爺和黃建鑫導演的想法了。
用了兩天,宋錚結束了他的戲份,啟程返回燕京,他這一走,韓三爺和黃建鑫的心情就複雜了,宋錚在劇組的時候,基本上一個人被當成幾個人用,不但要完成蔣大公子的戲份,還能臨時客串導演。
必須承認,宋錚是個好演員,也是個好導演,可就是想法太多了,那天拍的第一場戲還算老實,可後來,他強勢的性格就被完全暴露出來了,一會兒改台詞,一會兒又要增加,或刪減戲份,把黃建鑫折騰的是痛不欲生。
客串執導的幾場戲更是麻煩不斷,既定的劇本被他給改的是麵目全非,黃建鑫雖然不爽,卻也不得不承認,經過宋錚這麼一改,劇情都變得流暢了,人物刻畫也生動了不少。
可無論哪個導演也受不了劇組裡有這號人,劇組裡就應該是導演的一言堂,宋錚這麼喧賓奪主算怎麼回事兒。
現在宋錚走了,韓三爺和黃建鑫是又惋惜又慶幸,惋惜的是少了一個幫忙的,慶幸的是,宋錚這個不省心的貨一走,劇組又天下太平了。
至於宋錚,他唯一的感覺就是意猶未儘,和這麼多優秀的導演,這麼多優秀的演員合作,可不是時常能遇到的,他離開的時候,甚至在想,要是《建國大業》劇組早點兒招他過來就好了。
回到燕京,宋錚連家都沒回,直接就去了《大宅門前傳》的劇組,他進組之前,就把嶽父嶽母給接回來了,總不能讓兩個孩子一直住在彆人家。
剛到劇組,還沒等見著郭老,就讓人直接給“押著”去把頭發給剃了,出來的時候,宋錚隻覺得頭皮一陣發涼,演了這麼多年的戲,還是頭一次剃光頭,這也算是為藝術獻身了。
“回來啦!”
宋錚見著郭保昌的時候,老爺子正坐在角落裡,看著劇組的工作人員布置道具,看見宋錚頂著一大光頭溜達過來,翻了下眼皮,悶聲一句,看得出來,老爺子心氣兒不大順暢。
宋錚趕緊舔著臉湊到跟前:“叔!我不跟這兒,您是不是特不習慣啊!”
想想也知道,宋錚在的時候,劇組裡大事小情都是他在操持,郭保昌要做的就是琢磨著怎麼把戲拍好就行了,宋錚不在,手底下雖然還有不少能人,卻少了個統籌的,什麼事都得他親自盯著,再加上剛開機,一切都還沒捋順,老爺子的心情能好那才叫怪了。
“滾蛋,趕緊給我忙活起來!”
宋錚聞言,趕緊打了一個千兒:“得令!”,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