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球獎為什麼叫“globe”?
因為它的評選人來自全球,而且這個“球”,不包括美國。
另外,金球獎從1956年開始加入了電視的評選獎項,而奧斯卡是專注電影,可以說,金球獎算得上是奧斯卡和艾美獎的一個小合體。
還有在獎項的設計上,金球與奧斯卡也很不一樣,首先是金球沒有“專業獎”,什麼剪輯、美工、化妝、攝影,統統不感興趣,但它有配樂和歌曲獎,由此可以知道金球更關注什麼了,就是——“視聽感受”!
那些耍筆杆子的記者才不關心一部電影的主創是怎麼拍出來的,而隻在乎拍出來的好不好看。
而且金球將電影分為劇情類和音樂喜劇類,連男女主角也按此分,奧斯卡從來都不太待見喜劇類演員,可金球偏不,這一點上大多數的影迷都要舉雙手雙腳讚成,憑什麼喜劇演員就是登不了台麵?
讓人們笑,難道不是一項很有技術含量的活兒嗎?
所以,那些影響巨大,但不受奧斯卡待見的喜劇演員顯然更喜歡金球。
在頒獎風格上,這兩個獎更是天差地彆,奧斯卡的頒獎的現場莊嚴肅穆,所有人都盛裝出席,往柯達大劇院的觀眾席裡一座,一個個都跟來參加葬禮儀式一樣,而金球獎的頒獎的現場就不一樣了,在這裡明星們可以儘情的展示自己的性格,場麵也更像是一場宴會。
一個是人代會,一個是茶話會。
明星們的心態也是完全不同,奧斯卡正襟危坐,大家臉上雖然不露聲色,但得失心極重,畢竟如果得獎,人生將從此不同。但金球獎就不同了,按照《名利場》雜誌的說法,金球獎上大家都是等著無限量供應的美酒給灌一個酣醉暢快。
其實金球獎也不是一開始就這樣,在1958年以前,金球獎也是很正經的,由記者協會的會員上台頒獎。
但就在1958年,突然來了幾個搞事情的,弗蘭克?辛納特拉、小薩米?戴維斯、迪恩?馬丁三個男明星提著威士忌和香煙來到現場,他們跳上舞台,搶過主持人的麥克風,開起了各種玩笑。
被三個男明星攪局的頒獎禮大受歡迎,從此將金球獎的畫風就完全改了過來,合家歡式的氣氛成了主流,甚至發展到後來,主持人都可以拿著酒杯上去主持了。
金球也是個不怕把人給撐死的獎,最典型的就是梅麗爾.斯特裡普,把電視電影都加上,她曾經28次提名金球,並且8次問鼎,是個當之無愧的“球王”。
可不管怎麼說,經曆了將近70年的時間,金球獎在好萊塢,以及全世界都積累了巨大的影響力,雖然也曾爆出一些醜聞,但藝人、電影公司、媒體都要買它的帳,甚至在某些人心目中,金球獎的地位還要大於奧斯卡。
就像一位電影評論家說的:“雖然金球獎的評委基本上都是蠢貨,不過也總是比奧斯卡那幫人更有品味。”
宋錚可不在乎什麼地位不地位的,誰是誰的風向標,他也不放在心上,他隻在乎金球獎是國際上頗有影響力的獎項,更夠將張婧初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至於他自己,雖然宋錚這次也得到了最佳導演,最佳劇情類男主角的提名,《烏雲背後的幸福線》甚至還拿到了最佳劇情類電影的提名,可是宋錚自己知道,在這三個獎項的角逐上,他最終得獎的希望微乎其微。
頒獎典禮開始之前,人們一致看好的是凱瑟琳.畢格羅指導的《拆彈專家》,可是,如果宋錚記得沒錯的話,最終的結果卻是,此前橫掃各路碎獎的拆彈大媽凱瑟琳?畢格羅,突然拆出啞彈,簡直比殺傷性武器意外爆炸還要杯具。
而在她的前夫詹姆斯?卡梅隆拚命掩飾狂喜的笑臉中,人們終於知道,愈發和奧斯卡唱反調的金球獎,到了隻看票房,不看演技的無敵境界。
至於卡梅隆用來橫掃本屆金球獎的神兵利器,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一一《阿凡達》。
前世《阿凡達》在中國上映的時候,給觀眾帶來了怎樣的震撼?引發了多大的轟動?
作為資深影迷的宋錚可以說是記憶猶新。
科幻電影大片《阿凡達》甫一問世,就以其高超的特技、恢宏的場麵、出人意表的想象和“普世價值”,迅速衝擊了全球電影市場。
讓人乍舌的是,僅僅上映20天,全球票房就達到了12億美元 ,登陸中國市場,就卷走了13億多的票房,成為前世中國影史首部破10億的影片。
上映的時候,甚至達到了一票難求的程度,堪比春運買票,電影院擠滿了排隊買票的人群,觀眾在零下十幾度的室外排隊,種種場麵,在各大城市的影院頻頻出現,原本100多元的票價,甚至有人說最高都炒到了1500元。
要說現在哪個黃牛黨去倒電影票,肯定沒人相信,然而《阿凡達》卻創造了奇跡,讓“電影票黃牛黨”重現江湖。
從最初的100元,被黃牛黨賣到600元,《阿凡達》的票價,隨著人氣一路高歌猛進,甚至在購物網上已經被炒到了1500元。
不過針對這個天文數字,絕大部分的影迷都表示難以置信。1500元,也許沒有人真的會去買,它隻是個美麗的傳說,但《阿凡達》的轟動效應由此可見一斑。
無論是動輒幾百元的票價,還是排上幾個小時的隊,都無法阻擋人們觀看《阿凡達》的熱情,所有看完影片的影迷都表達了對這部電影的讚賞。
看《阿凡達》了嗎?
你買到票了嗎?
是ImaX-3D版的嗎?
在街頭巷尾,隨時都能聽到人們在談論這部神奇影片。各大貼吧、論壇,所處可見大家總結的《阿凡達》觀影手冊,最誇張的是,連看《阿凡達》最佳如廁時間在幾分幾秒都有詳細解析。
甚至到了不看《阿凡達》你就out了的程度,部分觀眾看過一遍之後,覺得不過癮,還要二刷,三刷,乃至四刷。
《阿凡達》所帶來的這種影響力了,那種橫空出世感覺,就像日後蘋果在手機界的橫空出世一樣!
和卡梅隆的《阿凡達》叫板,就算說不上雞蛋碰石頭,基本上也沒有多少勝算。
所以,從一開始,宋錚的眼睛就隻盯著張婧初所要競爭的最佳劇情類女主角,這次她的對手不算強大,艾米莉?布朗特《年輕的維多利亞》,桑德拉?布洛克《弱點》,凱瑞?穆裡根《成長教育》和加伯瑞?斯迪比《真愛》。
宋錚既不太清楚,前世到底是誰拿到了這個獎,不過來美國之後,宋錚特意看過這幾部電影,尤其關注裡麵女主角的表現,最終得出來的結論就是,張婧初機會很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