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 56 章(1 / 2)

王叔和傅元寶一塊兒來接桑曉曉。車到後先卸貨。兩人帶了一車的東西,有更南邊帶來的水果,有最近陽城暢銷的雪花霜,有給桑爸桑媽的衣服。

甚至還帶了米麵和調料以及一箱煙酒。

王叔負責搬,傅元寶則從車後座裡搬出了一疊報紙和雜誌,全搬到了桑曉曉家翻桌上。報紙寬大壓在下頭,雜誌則放在上麵,稱斤賣都有不少錢,更彆說如今一看都是嶄新的。

桑媽和剛起的桑爸忙把東西往裡放,又把要帶去給傅小奶奶的東西往傅元寶車上塞,話裡話外全是客氣:“哎喲來接個人帶這麼多東西。這些都拿去啊。”

“對對,孩子她媽特意做的。”

王叔則負責和桑爸桑媽客套:“都一家人,不要這麼客氣。馬上過年了,提前先把東西送來。過年肯定要的。今年兩家走更近了,傅先生條件也比往年好些,肯定得比往年多拿點過來。”

桑曉曉沒關注那些客套,視線落在著這疊報紙和雜誌上。

她上前稍微翻了翻,沒看明白,帶上困惑:“這些是什麼?”

傅元寶解釋了以上:“這段時間你閉關學習考試,唐編輯和宋編輯沒打擾你。你的《春居》以及《傀儡小甲》在全國走紅。這段時間全國各地報刊雜誌都有關於你的議論,我讓人收起來了。”

編輯部對這一塊熟悉一些,他就拜托唐編輯收集起來。當然買雜誌和報紙的錢,肯定不會讓唐雪君出,全是他這裡出的。

每樣都買了兩份,一份打包給桑家,另一份則是放在了傅小奶奶那兒。報紙和雜誌上的文字大多不會在收音機或者電視上播放,秦蓁會念給她聽。

小輩厲害,長輩就會如同自己獲得了榮耀一樣,在那兒高興。

桑曉曉解開捆著報紙雜誌的紅色尼龍塑料繩,取出置頂的一份雜誌翻看起來。這份雜誌她在小賣部看過,同學裡也有人買。是屬於文學類分析類。往期都會分析一些比較有名的作家作品。

翻開內頁,第一篇文章就是關於《傀儡小甲》的評析。

文章是投稿給了《文學藝術》,所以原文並沒有完全刊登在雜誌內,而是總結概括,並挑選了幾句話引用。它從地方社會輿論以及報紙雜誌輿論等各中角度,來解析故事,並發出感慨。

桑曉曉三兩行看完文章,一直到坐在傅元寶的車上前往傅家,全程都沒有實感。

外界的歡呼聲似乎隔著車窗玻璃,讓桑曉曉相當恍惚,恍如做夢。

“三木剛剛出道,在陽城經曆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探討熱潮。她的故事才引起反響,她的個人情感卻更引人注意一樣引發震動。在這樣的情況下,她寫出了《傀儡小甲》。她沒有提出解決方法,而是將問題拋給了大眾。”

“每個發表言論的人都是這場浪潮中的一員。而浪潮中心的人承受著什麼樣的壓力,其實隻有她自己知道。”

“三木年紀很輕。從幾大報刊所得到消息來看,她僅是一名高中生。可她卻有著非常獨特的應對大眾的方式。她為人如何,沒有接觸過並不評價。但她的文章並沒有和你講太多道理。她就是展現給你看,看人心是怎麼樣的複雜,看情感是怎麼樣的誠摯。”

“可惜的是,會看的人是本身有主見的人,而真正需要反思並不去當浪潮中一員的人,根本不會去看這樣的文章。”

更正式的報紙,也有拿她帶一筆與其他年輕代表並提的。

多正式的報紙呢?正式到封麵的內容是:“這些年,我們的經濟在飛速發展,我們的科學技術、文學藝術、體育競技,各方麵都在朝前飛馳。就在剛剛,我國發射了實用通訊廣播衛星。”

而翻看後麵的版麵,發現一名編輯寫了一篇文章:“以筆為劍,能攻敵也能傷人。最近熱議的《傀儡小甲》,文章精簡,內容並不複雜,卻一個反轉都直擊人心。作為在大眾麵前極具影響力的報刊,我們又當如何做好引領工作?”

桑曉曉到了傅家,進門後就聽到秦蓁在念這篇文章。秦蓁識字,如今被迫提高著文學素養,天天在家裡念這些。當然,她是很情願的。隻是要是能偶爾換點彆的念,她會更加情願。

小奶奶聽到進門的聲音,見桑曉曉走進門來,從椅子上站起身來。

天氣冷,小奶奶大冬天身上裹了好些衣服。厚重的青色絨衣穿在身上,讓她沒夏天那麼瘦小了。她見到桑曉曉,眉開眼笑:“曉曉來了。哎,蓁蓁去給曉曉倒個水。”

秦蓁見著同齡人,開心朝著桑曉曉擠了下眼,放下報紙快速往廚房去。

桑曉曉被小奶奶拉著坐下,就聽小奶奶說著她自個都不知道的事情:“曉曉了不起。你寫得故事是真有意思。現在好些人都在催著後續。我聽蓁蓁念了。好幾個雜誌都是首都那兒出的。我們陽城都有賣,都在說你呢。”

桑曉曉一時不知道該做什麼回應,不由看了眼傅元寶。王叔在忙著把從桑家帶來的東西往屋裡搬。傅元寶也是一陣忙碌把菜往廚房送。

小奶奶注意到桑曉曉的視線,說了一聲和桑媽有些相似的客套話:“怎麼送那麼多東西過來?我們就這點人,吃不完的。”

她從身邊拿起了剛才秦蓁放下的報紙:“這個報紙我知道。我小的時候家裡就有訂。結婚那會兒,傅元寶他爺爺可愛看了。後來是沒錢買,它呀也停辦了一些年。”

細節上小奶奶並沒有多說,而是專程翻到了關於桑曉曉文章的那篇上,硬是指給桑曉曉看:“瞧,是個很厲害的編輯寫的。”

桑曉曉對編輯裡厲害不厲害尚不了解。在她的認知裡,主編比普通編輯厲害點,更多的她就不知道了。

小奶奶笑著說:“你往後去了大學,說不定還會遇見人。”

桑曉曉接過報紙,看報紙上關於自己的內容。

誇讚的話比之前六七份來勢不善的個人情感批判更洶湧,是她不用懷疑的,非常真切的誇讚。小奶奶更說著:“我聽說宋銳的姐姐是在幫你出書吧?前些天宋銳出遠門了,和他姐姐一起來我這裡坐了坐。他姐姐說啊,陽城日報和出版社裡,現在堆滿了你的讀者來信。”

桑曉曉微愣。

她一直以來總有中孤獨的自娛自樂感。之前寫稿刊登,也是金錢上給予的力量更強大些。她實在迫切想要改變自己居住的環境和苦哈哈的日常。

到現在她上廁所都很愁苦。她不想刷馬桶,就得去外頭上廁所。大冬天的又臭又冷,到現在都沒什麼好的解決方法。

現在好像所有文字寫下去,刊登出來,有些東西不一樣了。

她問了一聲:“真的麼?都是我的信?”

不會裡麵暗藏殺招吧?真全是讀者來信嗎?那中會誇她也會聊聊自己人生,寫一大堆的信嗎?

小奶奶點頭:“真的。下午你可以去問問。宋銳他姐這些日子一直都在出版社。你之前在另一本雜誌上,不是還寫了一個《秋醫》麼?她說也可以考慮出一下書,就等你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