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 67 章(1 / 2)

詳細來說,傅元寶的手術屬於矯正手術。他說著一直以來右手沒有影響日常生活,實際上必然和最早前的自然手指是不一樣的,不然於大山不可能同意做手術。

在畸形不嚴重的情況下,進行長時間的外力矯正和康複治療,都不需要開刀。但在畸形情況角度略高,外眼都能看得出來的情況下,其實問題不輕,必然要進行手術。

手術上需要切斷部分骨頭,從而讓手指能夠更好恢複原狀。

現在國內微創手術開始發展,於大山是走在前沿的人,當然要用最前沿的手段去給傅元寶治療。本身這手術需要住院十天來觀察,但傅元寶沒同意,非找理由回家。

好在傅家有車,回家也行,十天內到時間了過來看診。就麻煩人自己跑醫院。

於大山年紀並不算小,以前就公費出去學過醫,如今在醫院裡帶了好幾個學生。這會兒彆說學生,幾個骨科的醫生都在一起陪同著這場矯正手術。

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現在的傅元寶撇去名字背後存在的意義,光這隻右手要動的這場手術,就是醫學的教科書。

打麻藥的時候都會有觸感,更彆提手術結束後麻藥退去。這需要患者自己去熬。

正常手術臨近結束,於大山依舊繃緊著神經。他在這場手術中儘可能減少創口,也減少傅元寶骨頭的磨損。希望以最小的改變來產生最好的治療效果。

這幾天他每天回家都在想要怎麼做好,稿子寫了好些遍,腦子裡全是模擬手術。如今真的成功,他做手術從來不顫的手都輕微發顫,不得已讓同事負責後續工作。

傅元寶此刻的右手恍若從血水裡撈出,但手指看上去與正常人一樣,半點沒歪扭情況。

於大山很清楚,他的方案在手術階段是完全成功的,後續就要看傅元寶的康複情況。十天內是最重要的觀察期,而康複得要十二周。往後他也更希望能夠追蹤看手指情況。

胸腔裡全是歡愉,這中歡愉帶到唇邊,傳遞到四周。於大山見後續工作結束,熱情鼓掌:“這次手術很成功。大家都有功勞,晚上我請吃飯。”

手術室裡群體歡呼。

歡呼聲傳遞到手術室外,讓桑曉曉側頭站起身。她手裡的豆漿剩下半杯,現在微涼。王叔在手術室門口待不住,買完東西很快又出去晃悠了一圈,回來手上多了些保健用品,還多了把輪椅。

也不知道手骨折要輪椅乾什麼。

手術室門打開,人麻藥還沒徹底退,一群醫生把傅元寶推出來送去病房。於大山看到桑曉曉和王叔,過來說了聲:“很成功。手術真的非常成功。這輩子最成功的一次。”

他手指比劃了一下:“創口隻有半公分。”他用很通俗的語言和桑曉曉描述,“裡麵骨頭變動也不大,我儘量確保他沒什麼後遺症。”

作為醫生,該有的警告也有:“所以恢複階段千萬不能亂動。這次是真的不能亂動。我會給他弄一整個夾板。不能讓他給拆了。天氣冷,平時也要注意手部保暖工作。”

於大山真是怕傅元寶這中不好好做康複治療的。手術再好也怕病人不配合:“要是這次沒恢複好,下次再手術問題很大的。未必做得了了。”

在這樣的警告下,桑曉曉明白:“我知道。他要是敢拆,我就罵他。”

於大山被桑曉曉的話逗笑:“是該罵。我這裡還有些東西要他帶回去的。注意事項我列個單子。吃食上也要注意。他是開藥廠的,肯定清楚什麼不能吃。要是不想留疤痕,最好是醬油都彆碰。”

桑曉曉點頭,跟著於大山一塊兒去醫生的診室。

於大山把該吃的藥開了,另外把注意事項寫了很長的一道單子。清淡飲食是毫不誇張,不能吃的東西列了滿滿當當,旁邊額外又寫了建議吃的。

什麼酒什麼辣的都不能碰。生薑這類的佐料也不可以吃。海鮮不能碰,牛肉羊肉也不可以碰。他中西醫都了解些,所以在禁忌清單上中西醫不允許碰的都給寫了。

於大山寫著還和桑曉曉感慨:“這一般人我不寫那麼多不能吃的。有的大老遠過來看病的,錢都是摳出來的。一年到頭連肉都吃不上幾次,完全吃不上這些東西。傅元寶就是條件好,都能吃到。我還得一個個點出來。”

太有錢了,容易折騰。

桑曉曉看著眼熟的禁食清單,覺得傅元寶幾乎沒多少東西能吃了。

於大山交代完,心情好:“走,我帶你去領藥。”

陽城現在東西不用塑料袋裝。藥直接給,領藥的人拿籃子或者布袋帶走。桑曉曉沒袋子,導致她和於醫生兩人捧著一堆藥直接去了病房。

傅元寶在床上閉著眼,顯然還在休息中。

王叔見有那麼多藥,忙拿出袋子給一起裝了。於醫生檢查了一下傅元寶的手。王叔要問些注意事項,於醫生便帶著王叔出去說。不能打擾病人睡覺。

桑曉曉搬了一個椅子坐在傅元寶床邊。

微創手術也會流血,隻是傷口會比以前手術的傷口小一些。傅元寶的手被清理過,可依舊能看到包紮傷口外,指甲縫和手紋路上殘存的血跡。

這些血跡一時半會兒消退不了。傅元寶的右手有了傷口不能洗手。無法整個右手進行清洗,想要去除血跡隻能拿棉花球沾了消毒酒精或者清水在邊上擦拭。

臟,讓她想替傅元寶擦掉。

她正盯著右手想著,忽然注意到視線,抬眼往上對上傅元寶眼睛。傅元寶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麻醉影響,微垂著眼瞼,格外安靜。

他的外貌本就長得好,相當符合傳統審美。濃眉黑眸,俊朗如玉。不說話的時候靜止如一副畫,非常上相。

“想喝水。”傅元寶緩緩開口。

桑曉曉當即起身:“我給你倒。”

傅元寶緩緩接上:“五十六度太燙了,換個四十八度。”

桑曉曉立馬把“格外安靜”去掉。有的人即使是受了傷,骨子裡就是煩人的家夥。

病房裡有熱水,不會有溫水。她給傅元寶倒了熱水放在病床邊上,重新坐下,語氣不善:“你就意念一下,等它到四十八度的時候再拿起來喝。”

她哼著:“我是不知道怎麼確定溫度。”總不可能去問醫生要一個溫度計吧。

傅元寶笑出聲,有些可惜自己隻有一隻手受傷。要是兩隻手一起受傷,怕是能要求桑曉曉把水喂到他嘴邊。他現在清醒著,又問了一聲:“和小奶奶說了麼?”

桑曉曉反應過來:“忘了。”

來的時候答應的好好的,手術等完完全遺忘。她竟是坐在這裡對著人手發呆,也沒想到要去給小奶奶打電話。桑曉曉怪傅元寶:“都是因為你。”

怪完她忙再次起身:“我去打電話。”

傅元寶被突然責怪,看著小姑娘急急忙忙跑出去打電話,在床上再次笑起來。麻藥的效果一點點退了,現在一笑就牽動手上傷口。他視線落在手上,隨即左手單手支撐起上半身,去夠床邊的水杯。

喝完水等下換個衣服,能早些回去。

醫院有電話機,打電話還得排隊。桑曉曉看著這漫長的隊伍,再聽見一個排隊人埋怨:“怎麼都打了五分鐘了。”直接折回病房門口找於醫生。

於醫生剛和王叔再講完一些注意事項,轉頭準備回辦公室,就見剛才的小姑娘快步跑到麵前,喘著氣:“於,於醫生,我要打電話。借個電話機。”

於醫生很清楚醫院情況,應著:“我們內線有一台,不過隻能打一會兒。”

他反正要回去,便帶著桑曉曉轉去辦公室。

醫院一般不給病人家屬用職工的電話機。於醫生也是心情太舒暢,樂意給桑曉曉臨時用一下。他把人帶到辦公室後轉頭就去找彆的醫生。一個是要親自通知他的老師,另一個是想要親自通知他妻子。

第一醫院老醫生不少,資曆一個比一個厲害。於醫生的老師年紀大了,一周隻坐診兩天,一天周三一天周六。今天正巧在。

於醫生的妻子金醫生則是他求學那些日子認識的,後來順理成章結婚,順理成章一起在陽城工作。

他是骨科,金醫生則在內科。內科是比較廣泛的說法,她最擅長的是心臟方麵的疾病。家裡是世代學醫,早年學中醫,後來送去國外後中西醫結合,如今行醫各方麵也中西醫結合。

他興奮找老師說完,馬上前往內科,想要把自己今天手術成功的消息告訴妻子。

桑曉曉在於醫生辦公室給小奶奶打電話。小奶奶早就在電話邊上候著了。這會兒電話剛響,立刻接起來:“喂?這裡是傅家。”

桑曉曉聽見小奶奶的聲音,直說:“手術很成功。”

小奶奶一聽成功的消息,當即露出一個笑。她到了這個年紀,其實大多數事情看得很淡了,唯一的牽掛就是傅元寶。她希望傅元寶一生順遂,平平安安。

“好,成功就好。”小奶奶不停重複著這句話,“成功就好。”

年念了好些遍,她又想起今天的餐:“對,晚上要讓宋姨燒好些。一定要補補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