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會找到了我的獎杯吧?”蘇懷瑾拿著迷你獎杯,笑的彆提多開心了。這是他決定努力成為一個讓祖父母驕傲的好孩子的開始,也是他……
“我把你的自信還給你。”霍握瑜接上了蘇懷瑾的話。
是的,這個獎杯是蘇懷瑾所有自信的源頭。
擁有蘇遮那樣一個爹,又擁有二房那樣一堆心腸歹毒的極品親戚,哪怕蘇家當時還算有錢,祖父母也很疼愛蘇懷瑾這個嫡子長孫,但蘇懷瑾從小還是缺乏自信。他的不自信來源於所有人不斷的對他說,“你有那樣一個父親,你又能好到哪裡去呢?”、“你和你爹真是一個德行”、“我不明白爸媽為什麼要對那個小崽子那麼好”
蘇懷瑾幾乎很少能夠看見祖父母和父親同框,因為隻要他們在一起,隻有前五分鐘能保持和平不吵架,接下來肯定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爆發家庭戰爭。
蘇懷瑾呆愣在中間,看著父親與祖父母不斷的爭執,不知所措。
他實在是太小了,小到在被嚇到之後,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問題。他隻能用哭,來平息讓他害怕的一切。
但正是因為他的哭,成為了二房繼續貶低他的痛腳。說他軟弱,說他無能,說他沒出息到隻會哭。可他隻是個剛上幼兒園,才三歲左右的孩子啊,他能怎麼辦呢?
不斷的批評,幾乎壓彎了蘇懷瑾的脊梁,他好像真的要如二房所願,成為一個懦弱好欺的孩子。
但,這個獎杯,它改變了一切。
蘇懷瑾充滿懷念的摸著手上的迷你小獎杯,眼前浮現出了那個屬於自己的真正的大獎杯。他對霍握瑜說:“從小到大,我最幸運的就是,在每一個學生階段,都遇到了一個很好很好的老師,她們稱職又美麗。”
蘇懷瑾上的國際學校的幼兒部,每個班上隻有七八個小朋友,卻有兩到三個老師照顧。
“一個男老師,一個女老師,還有一個生活阿姨。”
這個獎杯就是生活阿姨,在蘇懷瑾上幼兒園的第一個月獎勵給他的。因為他是班裡最乖的小朋友,不僅在與父母分彆的時候不會哭鬨不休,還會幫著老師一起哄其他嚎啕大哭的小朋友。也是最早最快融入集體、開始積極學習的小朋友。
至少當時的阿姨是這麼說的。
“現在仔細想想,我以前那麼膽小,又怎麼會主動哄其他小朋友呢。”蘇懷瑾對於自己的幼兒園階段其實基本已經是沒有什麼記憶了,他甚至都不太記得生活阿姨長什麼模樣,隻記得她鼓勵他時溫柔的聲音與優雅的動作。
“我當時真的太小了,小到對老師和阿姨的話深信不疑。”
那樣的鼓勵,好像真的給了蘇懷瑾力量,特彆是在他把獎杯拿回去給了祖父母之後,他們驚喜的樣子,和逢人就誇的舉動,都讓蘇懷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在心理作用下,他漸漸開始覺得自己真的能行,他一定可以。
他真的積極融入了他的幼兒園,去主動幫老師照顧其他小朋友,也開始想要學習了。事實上,蘇懷瑾對於獎杯、獎狀一類代表了肯定的榮譽,都產生了一種神奇的熱愛。
這也是蘇懷瑾會一次次參加奧數比賽的原因,他喜歡收集那些贏來的獎杯。
可惜,在祖父母去世後,蘇家老宅變成了二房的,蘇懷瑾的房間一夜消失,他的那些可以被祖父母如此驕傲的獎杯、獎狀,都不知道被二房扔去了哪裡。蘇懷瑾當時也顧不上和二房索要這些,雖然它們對於他來說是如此重要,但在彆人眼中,那大概就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廢銅爛鐵吧。
“不!”
“它們很重要。”
霍握瑜終於打斷了蘇懷瑾起伏嚴重的情緒,他看著蘇懷瑾的眼睛,鄭重其事的說。
“它們對於我來說很重要。”
因為你對我很重要。
霍握瑜為蘇懷瑾找回的不是一個獎杯,而是所有的獎杯,金色的,銀色的,還有透明的,他們就擺在他們這一站最終的目的地——蘇家宅老。
霍握瑜專門給蘇懷瑾整理出了一個陳列室,在他們前往A國的這幾天,陳列室已經被整理了出來。
裡麵記錄了蘇懷瑾獲得的每一項榮耀。
不僅如此,每一個獎杯或者獎狀旁邊,還細心的擺了一張薄薄的卡片,手寫著這是哪一年蘇懷瑾獲得什麼榮譽,甚至還包括一些簡單的心理描寫,他們當時做了什麼,大家都有什麼反應。
“這,你是怎麼知道的?”蘇懷瑾不可思議的看著霍握瑜,他是有什麼魔法嗎?
霍握瑜搖搖頭,不敢居功:“這不是我寫的,而是你的祖父母。”
卡片上是蘇懷瑾熟悉的祖父母的筆跡,他們一筆一劃寫下了對蘇懷瑾的鼓勵,期望,以及對未來的祝福與期許。
“他們本來想把這些作為你十八歲的生日禮物送給你的。”霍握瑜緩聲對蘇懷瑾道。
蘇懷瑾終於再也堅持不住的放聲大哭了起來。
“我們懷瑾啊,不比任何人差。”
“怎麼會沒有人和懷瑾當朋友呢?爺爺就是懷瑾最好的朋友啊。”
“懷瑾……”
“懷瑾……”
“懷瑾是奶奶的寶貝,你都不知道今天奶奶出門和朋友喝茶,有多驕傲,她們所有人的孫子都不如奶奶的懷瑾,那個羨慕喲。”
因為經曆過現實的冷暖,所以才會明白祖父母的這份真心有多麼難得。因為失去了,才會明白要是他們還在他身邊該有多好。因為過的太苦了,才會更加刻骨的銘記生命裡難得的甜。
蘇懷瑾的祖父母在他的生命裡的重要意義,遠遠超越了他不負責任的父母,他們成就了如今他。
霍握瑜給蘇懷瑾遞上了他祖父母一起寫給十八歲蘇懷瑾的寄語,那封信霍握瑜特意找人重新熨平了,儘可能的修複的像嶄新的一樣,送到了蘇懷瑾的眼前。仿佛連那信上的味道,都像極了蘇懷瑾記憶力祖父母會擁有的令人安心的氣息。
他緩緩展開了信封,看到了上麵清新雋永的文字。
“不要在意陌生人說了什麼,因為他們和他們的閒言碎語並不重要,我們知道你是怎麼樣一個孩子。
“我們最喜歡懷瑾了。
“喜歡懷瑾的善良,喜歡懷瑾的認真,喜歡懷瑾永遠記住的是彆人的好。”
“雖然你長大之後,肯定會遇到了這樣那樣的麻煩。但是,請相信,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沒有什麼是能夠將你打敗的,除了你自己。
“還記得那年你小學一年級,還會哭著跑回來嗎?你問我們為什麼你的爸爸和彆人的爸爸不一樣,他不會親你,不會抱你,不會出席你的任何一個活動。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因為我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會擁有一個這樣與彆人都不一樣的兒子。
“但是並不需要我們想好答案,你在第二天就自己找到了。
“你在作文裡說,雖然我沒有一個儘職儘責的父親,但命運補償給了我更多更美好的人,我的祖父母,我的老師,我最好的朋友。”
“希望你能永遠記住這些話,因為它們是如此溫暖,又有力量。”
“你和你的父親永遠不一樣。”
蘇懷瑾哭的不能自已,當他被霍握瑜抱住的時候,仍在顫抖個不停。淚水打濕了霍握瑜的襯衣,暈染了卡片上的字跡,卻沒有辦法模糊了蘇懷瑾記憶中的祖父母。
他們永遠留在了蘇懷瑾還沒有來得及在長大的十七歲。
他們永遠在他的記憶裡閃閃發光。
“你送這樣的禮物,簡直就是犯規。”蘇懷瑾哽咽著對霍握瑜道。他現在對自己送禮物的水平開始有點不那麼自信了,因為沒有什麼能夠超越霍握瑜這一刻送給他的感動。
如果沒有霍握瑜,這些東西一輩子都不會重見天日。
蘇懷瑾也就再沒有了見到他們的機會。
他甚至不會知道它們存在過。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蘇懷瑾以前很不能理解這首泰戈爾的詩,直至今天,看到祖父母寫給他的話。這首詩不是教人如何成為一個聖母,而是在傳達一種生活的態度。
麵對苦難,你可以選擇就此沉溺,也可以選擇自我救贖。
記住那些回憶長河裡值得感激、幸運、甜美的部分,就是一場救贖。順著河流乘船而下,誰也不知道下一站會有什麼驚喜等在那裡。
幸好,蘇懷瑾的堅守,讓最終等到了命運送給他的最大驚喜。
霍握瑜。
霍霸總輕柔又憐惜的吻在了他愛人的額頭上,輕聲說:“我喜歡你,不,我愛你,我們真的在一起吧,懷瑾。”
他比美好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