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正一籌莫展聽到沈見晚的這話不由眼前一亮,董宇文更是想也沒想就點頭,“沈案首謙虛了,有什麼想法你但說無妨。”
“是這樣的,關於堆肥之法的步驟學生這裡有非常詳細的手劄,隻要讓人把這手劄抄寫下來分派到各個村子去,相信他們的村長定是識字的,到時候讓這些村長給村民們講解一番定然就能讓村民們大體掌握這法子了。
另外我們村有好幾十人去年都是親自實踐過這堆肥之法的,縣令大人如果想讓百姓們更準確的掌握這堆肥做到更高效的利用也可以讓這些人到各個村子去給百姓們普及。”
聽到這裡董宇文不由眼前大亮,“沈案首還為這堆肥之法寫了詳細的手劄?不知道能否借本官一觀。”
“自然,縣令大人請稍等。”
沈見晚說著便去她的房中取來了堆肥之法的手劄,董宇文接過一看瞬間驚呆了。
因為他發現沈見晚書寫的內容非常的白話,完全沒有他們平時寫文章的那些知乎者也咬文嚼字一類的字眼,一眼看過去全是口語化的文字讓人一看就立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可以說她這種近乎於說話語氣的記述,隻要是能看懂文字的人都能理解呢。
而這上麵甚至還配上了非常直觀的插圖更是讓人看了一目了然。
此時董宇文終於明白,沈見晚前麵為什麼那麼自信有這手劄百姓們就能學會這堆肥之法了。
看著足足十幾頁字跡清晰工整的手劄把堆肥之法的全過程寫的極為詳細和清楚,甚至還配上了精美的插圖,董宇文隻一看就知道寫這手劄的人有多麼的耐心了。
見之董宇文不由對沈見晚又多了一分肅然起敬,“沈案首有心了,你這如此口語化的文字本官還是第一次看到呢。不過用這樣通俗易懂的文字記錄堆肥之法,果然比我們往日裡用的那一套咬文嚼字的要更容易明白得多了。
最難能可貴的是你還為之準備了插圖,如此文字和圖相結合相信看到這手劄的百姓們隻要有識字的肯定能把之掌握得八九不離十。”
董宇文誇了一通沈見晚記錄堆肥之法用的她從係統那學的白話文後,接著又皺起了眉,“隻是如果這每個村子都需要一本這樣的手冊,這手冊的內容不少還有插圖,我們一時間也抄寫不出來呢。”
沒錯,如果要做到平陽縣的每個村子都有一本這樣的手劄,那麼就需要六七百本之多。
而這時候她們大和朝的書籍除了抄寫,就隻有雕版印刷了。
但現在離農作物要追肥的時間極緊,堆肥的過程更是需要許多時間,所以這根本就來不及刻雕版生產,甚至就是抄寫這六七百本的量也需要不少時間呢。
然而對此沈見晚卻也早就有了想法,聞言不由拱手道:“縣令大人謬讚,這手劄就是學生平時為了省力氣也為了更能讓人看懂隨意記錄的,並沒有什麼值得誇讚。”
【更新提前了呢~求票票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