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英翠絲汀(1 / 2)

重回80當大佬 浙東匹夫 7362 字 7個月前

韓婷微微歎了口氣,平靜地對剩下的考生解釋:

“其實,我們外交部也不希望把委培班放在北二外的。希望大家不要被學校的招牌所迷惑,進而懷疑辦學實力。

我今天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有中央文件作證的。大家簽了保密承諾之後,我都可以給你們看。”

說罷,韓婷拿出幾張紅頭文件的影印件,讓考生們傳閱。

顧驁也看了,幾分鐘後,大家都大致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個提前批的特招,本來是外交部的需求。

從50年代起,國內原先有一所外交部直管的專業人才培養學校,叫外交學院。

但因為十年不可描述期間的摧殘,外交學院被廢校了,國家的專業外事人才斷檔非常嚴重。

而且國家在浩劫之前培養的那些外交人才,根本沒有跟主流西方資本注意國家打交道的經驗——72年與美國建交以前,國內的外交人員都是跟社會注意陣營,或者最多跟中立的法國人乃至其他不結盟勢力打交道。

現在國家要轉變策略,跟西方進行經濟技術交流,建立正常貿易關係,就發現徹底沒人可用。哪怕是一些已經乾了多年的外交官,本身都有些力不從心。

外交部有關人員在今年7月,聽說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正在召開,就向鄧公上書請求複校。

鄧公不好親自管事,批複了“請**同誌考慮。”(**當時事實上分管國wu院工作)。

批示的落款時間是去年11月4號。

翻篇過來,到今年1月,也就是前兩天,國wu院正式發文決定:恢複外交學院

但是要把一所徹底廢校的學校重新組織起來,沒一兩年時間肯定是不可能的。

外交部又想儘快從恢複高考的優秀考生中立刻選拔人才培養,一番折衷就有了掛在北二外名下的委培班,而負責這幾個委培班的35名教職人員,其實是從原來廢校的外交學院原班人馬借調過來的,所以教學質量絕對有保障。

本來麼,如果為了名聲好聽一點,哪怕掛在北外名下,也不至於讓剛才那兩個退場的考生如此抵觸。

隻可惜,外交部也有外交部的難處:北外是教育部直屬的大學,不歸外交口管。隻有北二外是外交部下屬的,想怎麼嫁接就怎麼嫁接。

所有考生了解了這裡麵的彎彎繞之後,抵觸和懷疑情緒也稍稍放鬆了些。

雖然學校招牌貌似比較辣雞,但背後的衙門還是不錯的。

而且按照招生章程,競爭貌似會非常激烈:全國範圍內,隻招收4個班級,而且是15個人的小班,還嚴格按照每個班9男6女的比例招。大部分省份,無論人口多少,都是2個名額。

如果放到後世的21世紀,外交學院每年的高考分數,固然會比清華北大至少低30幾分。但這絕對不能代表80年代外交學院的實力——因為90年代起,外交學院就不再包分配了,所以分數才顯得不值錢。

而在“包進外交部”的80年代,說外交學院錄取分遠高於清華北大,也是毫不誇張的。隻是因為整個學校一年才招60個人,規模太小(每個省每年一般隻招1男1女,或者2男),所以公眾沒怎麼注意到這個大學的存在。

(後世哪怕到了21世紀初,有幾所“xx海關專科學院”,按說是第四批,大專,但分數線都能比浙大高,僅僅比清北低四五十分。靠的就是“100%包分配進海關”。)

韓婷見士氣可用,繼續拋出誘餌:“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擔心前途。你們隻是在外交學院正式複校之前,暫時借用北二外的招牌。你們在校期間的師資力量,也都是從原外交學院調撥來的。

你們畢業之後的分配去向,隻要在校期間不犯錯誤不挨處分,將100%進入外交部工作。以目前部裡的人才空缺,剛畢業就能派駐外使領館,一年二秘一年一秘兩年參讚,都是可以期待的。

即使國家對你們有彆的需求,最差的接收單位,也是外經貿相關部委,或者各大中央直屬的進出口總公司。”

這話說完,所有人的眼神都紅了起來。

除了顧驁。

“哇!畢業了100%進外交部?”

“大使館的秘書和參讚是多大的官?我不懂啊!”

“我也不懂,反正應該很厲害吧,能每天跟外國人打交道的。”

“聽說資本注意國家已經比我們發達很多了,真想看看。”

一群人竊竊私語,當然最後一句話是非常輕的,不敢讓人聽到。

韓婷很滿意這個效果。

“現在,請大家按順序一個個到隔壁麵試。”

……

麵試已經過半,顧驁還沒被喊到。

他的內心卻早已在盤算。

他還是挺傾向於要一塊牛逼點兒的大學招牌的,北二外這個名字,比起頂級名校當然是挺丟人的,說不定要跟他一輩子。

而且所謂的包分配進外交部,對其他人或許很有吸引力,對顧驁卻沒什麼用。

他又不想當官。

靠公務員這種無法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穩妥路線,怎麼可能做得了大佬。

對穿越者來說,無論是從商,還是搞科學研究、傳媒藝術,都是比做官快得多的發達捷徑。

“要是81年畢業的時候,國家還不允許大學生自己擇業,非得給我塞進外交部,以那時候體製的閉塞程度,應該連辭職都辭不掉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