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他鄉遇故知(2 / 2)

重回80當大佬 浙東匹夫 5616 字 7個月前

或許是來“應聘”的人太少,加上顧驁也算體係內的人了,不太保密的信息都能聽。包處長閒得發慌,居然就擺龍門陣、賣弄起當年的見聞來:

“當時,兩彈中的核彈,是二機部專管,跟我們沒關係。導彈本身的製造,有兵器工業部,所以咱一機部就剩下給彈道導彈做配套。

那時候國家沒有彈道導彈核潛艇,所有核導彈都靠地下發射井。核戰備的地下基地,就要配備戰時的製氧設備。國家要求上六萬方級彆的大製氧,但當時國內隻能造到三萬方級的。

咱現在的局長,十年前還是熱工所所長,就帶我一起去錢氧,連考察帶找外援帶攻關,住了好久。最後還是邵工有辦法,不愧也是交大的高材生,搞熱工機就是有一手!幾個月都沒怎麼睡覺,硬是把六萬方的圖紙整出來了——這種為國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專家,怎麼能……”

包處長歎息了幾聲,已經說不下去了。

他的例子,顧驁大致上能聽懂。

大製氧設備這玩意兒,就跟一般工業文上看到的大化工案例差不多道理——40萬噸大乙烯肯定是比20萬噸的要產率高、單位能耗低;80萬噸大乙烯又比40萬噸牛。

分離空氣的設備,也是6萬方製氧機單位產出的耗電量遠低於3萬方;12萬方、15萬方進一步牛逼。

而在冷戰時期,備戰核大戰時,為了確保地下核基地存活能力,配套大製氧是必須的。

因為水和食物容易戰略儲備,而氧氣不可能全部靠鋼瓶灌裝儲備,那完全是杯水車薪。一旦地表大氣被核打擊汙染了,沒有大製氧設備的地下基地根本撐不住。

(當時的地下核戰基地都有配小型反應堆發電,靠核電驅動大型製氧機,理論上可以撐很久。當然實戰時有多大效果就沒人知道了,因為沒發生過核戰爭。)

這也是為什麼顧驁父親所在的廠子,以及邵科長本人,在十年不可描述期間,一直撐過了前七八年,都沒怎麼被運動波及——當時跟蘇聯人在珍寶島打仗,與核威懾力量稍微沾點邊的工業單位,是沒人敢去騷擾的。

隻可惜,到兩彈一星結項後三四年,跟美國也建交了,國內各個核彈井基地的製氧機訂單也供貨得差不多了,外部威脅大減,邵科長才終於沒能免難。

不過這個例子,也給顧驁暫時吃了一顆定心丸:不管國家政策怎麼變,一般來說,一個參加過一號工程的技術人員,隻要有貢獻,哪怕激進一點,至少能保他完工後三四年內沒事。

(氫彈成功後前三四年,兩彈元勳鄧院士也沒事。周-總-理一直力排眾議保護他。)

他顧驁如今都參加了膜式製氦機項目,功勞也都被曆史記載下來了,所以他也有三年的護身符,在此期間可以讓宵小之輩退避,不敢構陷他。

凡是發生在他身上、可對可錯的事情,基本上都會放著觀察觀察,暫時算他對。

至於三年期滿後,顧驁還想做時代的探路者,就需要其他的力量來當護身符了。

不過那時候國內局勢風向也差不多明朗了,82年著名的整肅經濟犯罪也過去了。至於再往後的“yd”,那是對付惡性刑事犯罪的,不是針對經濟問題的。

……

包處長跟顧驁聊了這麼多往事,都聊出點交情來了,麵試自然也沒必要認真進行下去。

說了些希望顧驁到了外事局後、為國內的技術/裝備出口做貢獻的勉勵言語,包處長就把接收意向函和彆的文件都蓋了。

習慣了後世上市公司、外企縝密hr麵試製度的人,或許會對如今的作風感到瞠目結舌。

但在包分配的計劃時代,產業類的機關以及大型央企、國企,就是這麼用人的。

哪來的什麼一麵二麵三麵,看你順眼是自己人,直接就用了。

何況顧驁隻是來當實習生的,又不是轉檔案拿編製。

“這就可以了?”流程走完後,顧驁自己都覺得太順利了。

“你是來乾活的,又不是來爭待遇的。我們歡迎都來不及呢。”包處長顯然心情不錯,什麼話都跟顧驁說,

“要是給我們塞個在東歐當過大使的人,來按待遇養老,那才叫苦呢。你們外交部的級彆,出了名的高配。大使級彆比我們局長還高,這不是請人來乾活了,是請個老爺回來供著了。”

顧驁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還是高端廉價勞動力呢,工資都不用發,最多給點外勤津貼。各部門不歡迎才見鬼了。

也怪一大早的茶話會級彆太高,看到的都是大人物,害自己白擔心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