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威廉.佩裡暫時一點口風都不想鬆口。
他公事公辦地說:“交流生這種模式,斯坦福當然是有先例的。但我們要確保學生質量,而且,這種事情不適合雙方談吧,應該是三方合作——你提到的中方大學,是哪幾所?他們為什麼沒有派人來?”
顧驁:“那我說得再直接一點吧,我先無條件捐獻給斯坦福大學200萬美元,我希望你們跟浙大合作,每年接收兩名電子工程和數學係的本科畢業生讀研。每年每人次的開支我們再另算。
如果他們在學校時,導師願意進行一些不那麼基礎的、可以轉化為商業技術成果的研究,天鯤娛樂還可以讚助科研經費。”
威廉.佩裡斟酌了一下,敏銳地反駁:“浙大……我不了解,或許我可以問一下邱,這個問題暫時擱置。
不過你提到的‘讚助科研經費’,應該是貴公司最終想占有科研成果的吧,這算什麼讚助。要讚助,至少也要1比1額外讚助基礎性研究,否則免談。”
威廉.佩裡口中提到的“邱”,當然是他的同事邱成桐教授了。
邱教授如今還在斯坦福數學係教書,正是眼下最炙手可熱的年輕數學家,曆史上明年就會拿到四年一屆的人類數學界最高獎項菲爾茲獎。另一個時空,後來浙大到90年代時,也拿到了一些斯坦福的交流名額,靠的就是邱成桐教授的關係斡旋,加上最早幾批試點的留學生爭氣,後來就形成慣例了。
不過,就在邱教授拿獎前後這段時間,也涉及到他本人的跳槽問題——邱教授似乎是最終選擇被挖到普林斯頓,才拿到了菲爾茲獎。可見歐美學閥風氣還是很厲害的,有時候你不去普林斯頓或者巴黎,似乎就沒資格算人類頂級數學家。
同時,威廉.佩裡談條件時的敏銳程度,也是一點都不含糊,絲毫沒有被“大資本家”忽悠的可能性。
對顧驁承諾的所謂“讚助”,他一句話就戳穿了。
一看就是在osrd那些年養成的老辣。
偏偏他在這方麵很有話事權,顧驁想找個彆人談、繞過去,都不可能。
“好吧,我承諾,如果讚助,一定按照1比1的定向經費和非定向經費混搭——也就是有一半的錢,你們可以任意拿去做任何基礎性研究,哪怕成果無法商業化。”
基調定好之後,雙方總算能稍微愉快一些地開始討價還價。
佩裡教授也不會親自開口應承給研究生名額,顯然要拉幾個同夥分擔一下風險,並且分贓。
同時,顧驁也知道怎麼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比如在佩裡教授的同事麵前時,提出來的總條件,肯定跟單獨跟威廉佩裡一個人私房話時有點差價。
任何國家,談事情都是要給各個決策者之間設置回扣差價的麼。
具體過程過於陰險,容易引起不適,玷汙神聖的學術,就略過了。
佩裡方麵最後開出的苛刻條件,大致是這樣的:
“一次性捐款300萬美元,我們就把這項學術交流作為半固定的製度、約定俗成下來。以後每年給斯坦福數學院60萬美元、電子工程學院60萬美元。數學係和電子工程係會分彆招收兩名浙大來的優秀本科畢業生。
不過,我們要自己組織準入考試。如果不合格的話,我們會自行向其他中國頂級大學的數學和電氣專業發出邀請,填補缺額。”
顧驁算了算,這就是每送一個人來讀研,公司需要給30萬美元的讚助。這筆錢算是該生三年的開支、給學校的好處、以及這三年裡跟導師做基礎項目的科研經費。
要知道,如今正常考進來的斯坦福工科研究生,讀三年研,總共才平均8萬多美元開支。(當然對於1981年的中國人來說已經是天文數字了,自費是根本留不起學的。)
如果顧驁還想占有研究生在校期間的商業化研究成果,最多還要再讚助30萬美元科研經費。由那部分錢做出來的成果,才是知識產權完全歸屬於天鯤傳媒的。
當然這30萬花了之後,還可以占用一些導師的才智和精力,這才是真正值錢和吸引人的地方。畢竟斯坦福的教授們隨便點撥你幾下,都是很值錢的。
想在矽穀搞頂級科研,成本真是貴啊。
但是,隨著雅達利的崩潰,碼農和電路設計是們單打獨鬥就能應付的時代,很快就會過去了。哪怕是應用電子產品領域的科研,很快也會走上成本巨高的時代。
顧驁暫時沒有選擇。
斯坦福之於矽穀,正如矽穀之於美國,正如美國之於世界。
幸好他錢多,暫時先忍一忍。等他兩年後乾掉雅達利,徹底證明了自己的牛逼後,就輪到矽穀的學界反過來求他給前沿機會和項目方向了。
正如後世隨便一個互聯網小公司,要想招到通用人才,付出的成本肯定比阿狸巴巴招同一個人花費更多——因為在阿狸巴巴人家還有招牌和前途,資曆寫進履曆漂亮。要扭轉這種差距,就隻有在錢上多補償人家。
天鯤娛樂要是沒有之前炒作起來的“雅達利唯一指定敵人”的頭銜,拿著錢人家都懶得理你。
顧驁想明白之後,接受道:“謝謝,合作愉快。這樣吧,我再出10萬美元,希望可以請台爾曼老校長露了臉,到時候出席一下雙方的合作儀式,你看怎麼樣?”
台爾曼老校長今年已經81歲,早就退休了,而且身體一直不好,長期臥床(曆史上明年就死了)
但他是威廉.佩裡的授業恩師,在斯坦福的威望又無人能比。
10萬美元買他一起出席某個場合拍張照,也算合理價位。
……
大致敲定了合作意向之後,顧驁就得趕著回國了。
國航沒有從舊金山起飛的航班,他為了省事兒不想再繞遠路,就搭日航(ja)的航班,先飛東京,再轉機回國。半路上說不定還會跟任天堂的山內溥談點兒技術收購和轉讓,為即將組建起來的全職研發團隊做些儲備——不過顧驁肯定不會是針對任天堂的前沿核心技術下手,所以不會被山內溥警覺的。
臨走之際,他吩咐手下:“舒爾霍夫,如果佩裡教授這邊後續還有疑問,你隨時聯係我。錢的方麵如果有些小波動,都是可以接受的,這不是大問題。
你處理完之後,就儘快飛一趟錢塘,記得先找教育主管的有關部門預約,然後再當麵跟我指定的大學聯係,談學術交流的邀請和讚助——注意,千萬彆說你是受雇於我的,你要偽裝成100%矽穀血統的科研型公司。最好再把自己偽裝成一個向往和諧社會的國際主義戰士。”
“我知道怎麼做的。”舒爾霍夫是個比較能適應亞洲文化的高管,所以一點撥就明白了。
曆史上,他可是少數能在索尼善終的美籍高管,所以讓他必要地戲精一下,並沒有什麼難度。
顧驁交代完一切,就登機起飛了。
——
ps:上麵已經五千多字了,下麵不算錢。
今天就兩更吧,但總字數不會少大家的。主要是換地圖的過渡章節,有些瑣碎一口氣過掉。再斷章節奏就有些崩了。
我也知道,有些次要角色如果拿事件展開水、烘托一下,形象會更鮮明。但一來我不想水,二來相信絕大多數人對美國企業家、學者的人設不會太關心,所以我直接報曆史事件了,大家知道是怎麼個人就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