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會議,主要是討論y-box投產後,後續產品的立項驗證。有些準備工作已經初步規劃過了,諸位對情況的了解進度也不一樣。所以一會兒討論的時候,對可行性有疑問的,也可以一並提出來。”
顧驁清了清嗓子,親自為會議定了基調。
y-box的研發5月份就完成了,楊自豪為代表的軟件組,那時候就已經開始騰出手來為後續項目準備了。
魯運達等電子工程師,倒是稍微麻煩一點,他們當時還要臨時客串一把產線和工藝的工程師,跟跟線,確保最後的試流和正式投產——搞過電子的人都知道,硬件肯定是最後關頭最忙的,尤其是小公司沒有專人跟線、而是讓硬件工程師直接參與調線。
所以,他們這些人和埃裡克森教授,基本上是6月下旬才空下來。
顧驁當時也沒逼得太急,畢竟忙完了這麼大一個項目,休假半個月之類的福利是必須的。
當時他大筆一揮,無論是硬件組還是軟件組,統統格林納達兩周遊,馬殺雞和其他保健養身服務全部公司報銷,至於普通吃喝玩樂就更不用說了。
嗯,顧驁對他們唯一的要求是必須注意個人衛生,如果不衛生的話不但沒得報銷,還可能有彆的下場。
1981年6月5日,世界上第一例被學術界記錄的艾某已經在非洲黑叔叔部落裡被發現了。82年是這玩意兒傳入歐洲和美國的元年。民間幾乎還沒有人重視這種東西,但顧驁交代了公司的監察部門注意紀律建設、開展衛生教育、科普前沿醫學常識。
嗯,扯得有點遠。
除了旅遊和報銷,他還給研發團隊每人包了3萬美元項目紅包,並且承諾從未來半年內的y-box不含稅銷售額中,拿出2%作為技術團隊年終獎,讓他們按比例分配——這裡說的是銷售額,而非純利潤,所以非常可觀了,比5%純利潤還多一點。
如果今年真的達成170萬台銷量,總獎金會有300萬美元。
技術團隊如今正式全職聘了2個斯坦福的教授、還有好幾個這些教授本來帶的美國研究生,以及4個已經讀了一年的中國委培生、4個剛來的新一屆委培生,還二十幾個如今還在中國國內、提供外圍打雜和“研發體力活”的本科畢業、在讀學生。
國內的外圍人員貢獻不大,顧驁當時設計了覺得每人最好不要超過1萬美元,免得嚇死他們,或者反而飄了浪了懈怠——有些時候,錢太多了,花不完,同樣是會迷茫的。
兩屆委培生一共八人、根據貢獻高低,到時候從300萬裡每人分到5~10萬還是比較合理的。至於那些美國人,人家確實是見過大世麵的,雖然做遊戲機年限可能短點,但確實基礎紮實、見識廣,暫時看起來綜合活兒比較好,多給點才能拉得住。
至於那倆教授,每人50萬以上是必須鎮場的——他們會起到千金市骨的示範效應,一旦在圈子裡形成了口碑,矽穀那些自命不凡的人才肯為顧驁所用。
銷售團隊那邊,比如史育朱之類的人,顧驁也都是拿業績提成模式拴住的,隻給總裁舒爾霍夫一個人承諾了2%的稅後純利潤分紅。
畢竟顧驁的公司,至今為止沒有接受過外部投資。他隻能靠直接承諾分紅來拉住團隊和確保核心凝聚力。這次的事兒弄完之後,倒是可以考慮正式稍微分點股份、以及承諾更多的利潤分紅(相當於乾股,也就是核心技術骨乾不占有股份,但可以分紅)
在80年代的矽穀,這樣小而美、利潤率驚人的公司還是不少的。畢竟還沒有到互聯網時代,科技企業的虛擬資產也比較少,不存在“靠用戶數換估值”。
如今的企業價值,都是能拿實打實的固定資產加技術、品牌、渠道來定價的。顧驁出了公司發展所需的全部資金,而且利用上層關係親自為公司產品打牌子、斡旋合作渠道,大夥兒一兩年內也都很服氣這樣的分贓模式。
跟著老板一起狂飆飛奔的時候,矛盾總是能掩蓋下來,總要等雅達利這個大魔頭被搬掉之後,大夥兒才會把心思放到內部的細細梳理上來。
……
大夥兒先跑題聊了一會兒分贓和對公司產品戰略方向的質疑,然後好不容易收回了話題。
楊自豪為代表的軟件組,在顧驁谘詢整體大方向意見時,提了一句“按照老板上個月說的發展跟雅達利一樣的插卡帶家用機,還不如再搞一款彆的爆款集成遊戲掌機、反正老板腦子裡熱賣爆款的好玩遊戲點子一直很多”。
楊自豪說這話時,引起了全場全部七八個核心技術骨乾的一致起哄歡笑,覺得他說得還挺有道理。
因為過去兩年的經驗表明,顧驁腦子裡的金點子確實變態地多,以至於公司研發部至今沒有一個強大的創意團隊,都成了負責技術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