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隻有3人的話,那麼那些30%以下股權的小股東,肯定就沒有代言人了,董事會裡的董事總人數越多,集中投票的門檻就越低。
顧驁承諾未來將按照13人的頂格人數設立董事會、把這一條寫進發起協議和章程裡。
這樣算下來,哪怕隻有7%~8%股權的小股東,隻要使用集中投票,好歹也能確保13人董事裡有一個你的代言人。
不過,以韓婷目前的財力,真能拿出來投資的,估計也就幾千萬美元,如果再多,就要抵押漢樂電子的工廠、設備了。(漢樂電子也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沒法直接簡便地抵押股權,隻能抵押固定資產和技術)
至於郭台名,那就更弱雞了。
張仲謀估計,韓婷和郭台名的資本加起來,最多也就在未來的13席董事會裡,占到2個人。
其中韓婷的實力是1人多一點,郭台名的實力連1個完整的人都占不到,還要指望韓婷那邊溢出的幾張票勻給他,才能勉強有1席。
張仲謀更不能保證,韓婷會不會站在顧驁那邊——聽說那個女強人,原先跟顧驁也有師生關係,怎麼看都有同謀的可能性。
“還有彆的確保雙方誠意互信的措施麼?”張仲謀不滿足地追問。
顧驁隻好再設計。
雙方最後磋商之後,又加入了兩條:
首先,顧驁想要注資的部分,並不直接全部親自注進來,他個人可以注一大部分,總額不要超過公司總股本的50%。
其餘部分,顧驁找了個好幾年沒怎麼用的殼子,當年他那個在哥倫比亞大學念法學博士的表哥、陸光複的“陸氏電子”名義,注資到未來的“香積電”裡。
“陸氏電子”這個殼子,顧驁是當初投資郭台名的時候,用過一用,也是專門為了繞過台資管製的貨色。不過這一次,張仲謀要求全麵改製“陸氏電子”,把陸氏電子的股權結構變成張仲謀一係控製權超過50%。
這樣,就可以通過二級間接持股,在未來的香積電防止顧驁一家獨大了。
不過,張仲謀也要在香積電的直接持股裡拿出一部分等額價值來置換,至少資本層麵上顧驁是不能吃虧的,隻是在經營投票權方麵吃點虧。
這種措施也很好理解,比如你在一家公司有51%的投票權,而這家公司又在另一家公司有51%的投票權,那你就可以控製第二家公司,而實際上你的財產折算下來隻相當於最終公司的26%。
有點兒像“一個美國人隻要能夠在占美國51%選JU人票的州,拿到51%的普XUAN票,他就能當上美國總統”,也就是說隻要配置優化到刀刃上,26%的美國人支持你就能把你送上總統的位置。
顧驁對於一家本來就是借殼的傀儡的控製權也不是非常在意,他也不想乾涉張仲謀經營,所以一番核算後,這一條也就通過了。
有個幾年招牌的、表麵上屬於灣灣資本的公司來代持,也可以進一步淡化顧驁在香積電的公眾形象,降低未來被美國人曰本人管製的風險。
顧驁唯一的要求,是順勢把他表哥拉來做集團的法務和監事,防止張仲謀亂來。這一點張仲謀也同意了。
顧驁已經有兩三年沒怎麼跟讀博的表哥往來了,隻知道他前年就哥大法博畢業了,不過美國律師也不是法博畢業就能拿到執業證和自己開律所的,還有實習拿證的年限,這點跟中國一樣。所以,估計陸光複眼下才剛剛過完實習期,有資格自己當合夥人、跟人開事務所。
能夠本科念哥大金融係、讀博讀法律,這樣的心腹人才用來“監軍”,應該是可以勝任的,灣灣背景也能減少其他美籍華人高管的抵觸。
這一切全部做完之後,顧驁最後還答應引進一家絕對中立的真.外資公司入股,扮演一個比較超然的仲裁者的身份,防止那些中國人拉幫結派營私舞弊——張仲謀的這個要求,大致是相當於引進一家類似於曆史上飛利浦這樣的大股東,畢竟在另一個時空,飛利浦也占了灣積電22%的股份。
這對於國際化和監督透明化是有好處的。
不過顧驁跟飛利浦沒有交情,也不可能去請飛利浦,所以最後權衡再三,表示願意讓他的老朋友索尼投資10%,作為一個比較局外的仲裁和監督人。
80年代半導體工藝的很多技術和工藝設備都掌握在曰本人手上,電子和電腦領域,美國人隻是軟件強,而硬件除了CPU設計之外,其他是大麵積不如曰本人的。
顧驁拉個索尼進來,對於未來突破技術封鎖、減少管製風險的幫助,怎麼也比拉飛利浦強,倒不是顧驁支持日貨。
而且做生意都是有合作慣性的嘛,在前幾個月的CD技術合作上,大把持有標準定義層專利的索尼、飛利浦和寶麗金三大巨頭,顧驁也是選擇了跟索尼合作,這在當時也算是站到了飛利浦的競爭對麵上了。
所以現在往半導體方向轉型,肯定也隻能優先找原先其他生意領域的一貫合作者,不可能找一貫競爭者。
一番明麵上的設計操作之後,TS上顯示顧驁未來在香積電的最終持股,將會降低到48%,已經低於50%的紅線了。其餘四家或傀儡、或監督人身份的主體,會瓜分掉顧驁和張仲謀之間的真空地帶。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