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港/九老城區10個區不夠塞下香江人口的問題,是60年代開始的。
所以當時柏立基爵士任內開始,鐵腕主持了沙田、荃灣這兩個新界靠近九瀧的區,在每區的中心地帶各自建了一個新鎮子。
這倆鎮容納了大約30~50萬新增人口。也把港/九18區的城市化區從10個增加到了12個(城市化的區麵積都很小,但農村的區麵積很大)。從地圖上來看,那倆地依然隻能算是香江正中心略偏南的地帶,而再往北依然還全是農村和山,可見城市化程度之低。
70年代,因為香江每過10年都會自然流入三五十萬新人口,加上70年代後期剛開放前那一波額外增長,當局一口氣把再往西北的屯門、元朗、大浦三個區都開發了。
80年代,覺得元朗、大浦開發密度還不夠,又在這兩個區東北方向的邊界增設了粉嶺、上水兩個鎮,以及其他一些原先沿海離島灘塗的小地塊。
不過,這種“每10年安置50~100萬新增人口”的開發,到曆史上90年代就停止了,90年代隻開發了“東湧”——這是一塊跟如今規劃的燒錢新機場一起、位於大嶼山的地皮,後來成了香江的迪士尼樂園。
換句話說,布列塔尼亞人從此堵上了原先非常合理、也一直在做的“開發北方山區”的口子,隻許你開發燒錢填海的。
香江某些有識之士後來想按照80年代元朗-大浦;粉嶺-上水這個方向,繼續順勢往東北繼續開發,卻被各種語焉不詳的因素阻礙了論證,論證了快20年一片新鎮子都沒開發出來。
不過,這些都隻是另一個時空的曆史。顧驁卻是不擔心這些掣肘的。
他覺得,直接把後世那些有識之士規劃了20年、已經打磨得精益求精的方案提前拿來用,不僅效果好,還能快刀斬亂麻。隻要內部的利誘和外部的壓力足夠大。
顧驁便對照地圖給韓婷分析了一波後,最後指著地圖上的東北角:
“如果是我,我會沿著如今正在開發中的粉嶺-上水一線,繼續往東北推進,未來5年、直到90年代初,香江應該開發的產業區,是靠近特區的打鼓嶺和沙角。
張仲謀來了之後,相關企業的產業園區,毫無疑問應該設在那裡。打鼓嶺地勢更加崎嶇,可以作為住宅和商業配套為主,沙角地勢平緩,更適合作為工業區。
我覺得買土地不存在問題,那裡目前都是未開發的,要拿下很便宜,也就比河對岸的特區稍微貴幾倍。關鍵就是要擺平各方勢力和某些打著環保旗號暗中添堵的家夥,允許在那裡搞開發。”
韓婷目光深邃地盯著地圖揣摩了一會兒,覺得顧驁的眼光果然不錯。
打鼓嶺和沙頭角這兩塊地皮,加起來總麵積有大約30多平方公裡,占到香江總界域麵積的3%。不過考慮到有很多坡度相對陡峭的山區無法開發、而且也要保留足夠多的綠地,所以滿打滿算能開發的,大約是20平方公裡。
這跟60年代的沙田加荃灣兩個區鎮加起來的麵積也差不多,夠得上香江人10年的新城開發量了。
同時,因為那裡已經是香江和內地的邊界地帶,曆史上布列塔尼亞人也好,或者40年代前期的曰本占領者也好,出於軍事防禦的考慮,從來沒開發過那裡。
所以如今那裡連農民都沒幾個,征地的問題也就簡單了很多,也幾乎沒有釘子戶。
這一優勢,是再往南一些的粉嶺、上水附近其他地塊所不具備的。因為打鼓嶺以南、粉嶺以北之間,都是有農村和田地的。
如果這個區塊全部發展成住宅、寫字樓和商業配套,可以住上50萬人口。如果要拿出一部分來搞實業、辦工廠,那麼也能住20~30萬人,剩下的沿海沿河穀平地可以成為工業區。
香積電開辦在這裡,再把配套產業園區和生活配套都算上,絕對是夠的。
畢竟河對岸特區的“沙角開發區”,麵積才這邊的打鼓嶺+沙頭角的四分之一呢,都已經塞下漢樂電子和富士康了。
(注:‘沙角’其實就是深市河的某條支流入海的沙洲三角洲。所以在特區和香江,河口兩岸分彆都有這個地名。南岸香江部分的‘沙角’,麵積比北岸特區‘沙角’的還大一點。)
那些住宅和商業地產,顧驁是不能染指的,他要是吃相太難看,肯定會被各方勢力搞。一個好漢三個幫嘛。